“要给我们护航?” “感觉应该回去了…” “没错,如果护航舰队愿意出动,我们肯定要回去…” “可是回去要8-10天,来回就要半个多月、将近一个月了…” “是啊…这都七月底了,要是再跑一个来回,渔季就快结束了…” “这可怎么办?应不应该回去?” “各位!回不回去的事,根本不用考虑。”就在这时,尼尔突然站出来: “对于我们荷兰人来说,什么是最重要的?我敢说,一定是家人!” “没错,家人是最重要的!” “…”德?勒伊特一脸古怪的看着尼尔:他也好意思说“我们荷兰人”?!! “如果我的妻子给我来信,说我的父母、兄弟姐妹病重、马上就要死了,我会回去; 如果我的妻子给我来信,说我的儿子、女儿即将结婚,或者她刚刚为我又生了个儿子,我会回去。 除此之外,我一定会留在这儿,继续挣钱! 我希望我在家的时候,锅里有肉,妻子、女儿换上新衣服,儿子在上学,每个人的脸上挂满笑容!” “他说的好像有点道理?”大家开始议论纷纷。 “可是我们不回去,我们怎么知道,家里发生了什么呢?” “说的也是,我们现在收不到信,我们肯定得回去…” “今年与往年不同,今年的光景特别差,每个人都知道,今年能不能过上一个肥年,就全靠这个渔季了。”尼尔再次大声喊道: “今年来的渔船特别多,但鱼,并不比去年多上很多,这也意味着,有些人打到很多鱼,更多的人,打的鱼变少了; 但是,机会就在这儿,我们在费尔岛建设了补给站,大家可以补充更多的补给,可以留在这儿打更多的鱼! 以前,大家是花半个多月时间往返,花小半个月时间打鱼;6个月的渔季里,真正打鱼的时间,只有两个多月; 可现在不一样,大家已经在这儿打了20天的鱼了,有一半的人即将满仓,剩下的人,也有半仓的鱼; 如果大家把渔船装满再回去,那么,今年大家打鱼的时间,就会超过三个月,最多达到四个月。 这意味着什么?这意味着,哪怕今年的鱼没有多上很多,但打鱼的时间多了50%、70%;那么,大家的收入,也会提高40%甚至60%。” 尼尔这么一分析,大家就开始心动了! 正如尼尔说的那样,以前他们一次打鱼,都是十天打鱼、二十天在路上,一个渔季下来,就只有60-70天时间打鱼; 现在呢?他们第一次打鱼,就打了20天,如果他们接下来都是20天打鱼、20天在路上,一个渔季下来,就有90-100天在打鱼; 那如果…他们等到装满鱼仓再回去?那他们可能是30天打鱼、20天在路上,一个渔季下来,就有110-120天时间是在打鱼。 算下来,他们打鱼的时间近乎翻倍,那收入又提高多少呢? 首先是他们每天卖出的大鱼,这些鱼如果放在船舱里,几天就会坏掉,只能晒成鱼干销售;但卖给法国人,就是卖鱼干的3、4倍利润! 再说补给品,法国人提供的补给品并不便宜,但可以用鱼获交换,对渔民来说,依旧很划算; 而海盐,则是从尼德兰送过来的,尼德兰的海盐比荷兰的海盐还好,且一样能用鱼获交换,这就更划算了! 如此一来,他们可以及时的将鲜鱼卖个好价钱,又可以不花钱的买入补给品跟海盐,又不影响他们继续腌制鲱鱼屯积在鱼仓里;这利润,肯定比往年还要高! 如此算下来,他们要是把打鱼的时间延长,收入也会跟着大大提高,最终可能是往年的两倍甚至更多! “他说的也有道理啊?” “可他是法国佬啊,法国人的话,能信?” “可是…法兰西的女人,很热情喔…” “胡说,明明是英吉利的女人更热情…” “…” “咳咳…大家好好讨论一下,认真的讨论,这几天给我一个答复,我这边好看情况、安排一支护航舰队,为各位护航。” 德?勒伊特咳嗽一声,连忙把话题拉了回来。 “讨论嘛,我们下去,找他们充分的讨论一下!”尼尔眼珠子一转,就拉着班宁?柯克走下甲板,凑近那些渔船船长,开始忽悠起来… “米歇尔,这什么情况?”艾弗森拄着拐杖,一瘸一拐的走过来,皱着眉头问道。 “是大议长先生来信了。”德?勒伊特摇摇头:“他没有看到我们的渔船,担心我们是出了事,就给我写信,让我在确保渔场安全的情况下,护送渔船舰队回去。” “说的屁话,我们现在都不安全,还怎么分一支护航舰队,护送渔船回去?”艾弗森好没气道。 这渔场外面的海盗船,没有五百也有三百条,其中的海盗,没有一万也有八千; 这些人始终包围着渔场,固然没有船可以进来,可同样也没有船能出去… 如果护航舰队派的少了,这前面离开渔场,后脚就能被那群海盗一网打尽;如果护航舰队派的多了,那护航舰队一走,渔场这些人就会完蛋! “你说的,我又怎么不知道?”德?勒伊特摇了摇头:“我现在就希望,所有人都同意回去,然后带着大舰队直接返航。” “那你就不应该让这法国佬过来!”艾弗森骂骂咧咧道:“这群狗屎,只要被忽悠住,肯定不会急着回去。” “我不让他来,他们动手的概率更大。”德?勒伊特叹了一口气:“他们的船往返很快,谁知道,他们是不是找援军了。” “这…”艾弗森顿时眉头一皱! 他知道,前段时间,尼尔来过这儿一次后,就再也没来过,甚至连去费尔岛的人,都没遇上他;很显然,尼尔是回了一趟加莱。 虽说大半个月时间,也足够尼尔来回一趟,可法国人的船快,这是毋庸置疑的;尼尔却拖了这么久,还真有可能、是在等新的援军! “先等等看吧,只有大部分人都觉得,跟着我们一起走是最安全的,我们再去动员其他人,才是最合适的。” 作为一个充分理解“民主”的将军,德?勒伊特很懂得如何利用人的从众性。 就像上次,尼尔想方设法吃住他,可他只需撒手不管,这群船长就教尼尔做人了;现在,他要做的一样是撒手不管,等这群船长教尼尔做人… 然而,这一次,他恐怕失算了… “大家不信任我们的银行?没关系啊,就算不去银行存钱,我们也一样免费代送家信!”尼尔拍着胸膛。 “免费?你…确定?” “确定!免费送到家,还免费带回家信!”尼尔大包大揽起来: “我们的船很快,十天,最多不超过半个月,泽兰、荷兰跟弗里斯兰的渔民,就能收到回信; 格罗宁根跟其他地方会远一点,但也能一个月内,把他们的家信送回费尔岛。” “那…我们的信…必须去费尔岛寄出?”一个船长踟蹰起来,他从没去过费尔岛。 “当然!这是当然,我们需要确认地址,最好是寄信人本人去费尔岛,我们要登记三个地址,确保送出去的信,总能送到寄信人的亲人手里。” 尼尔回道:“假如第一个地址的收信人不在家、或者搬家了,我们就会送到第二个地址去; 如果第二个地址也收不到,就会送第三个地址;还是没收到,就会把信退回来。” “听起来…很可靠?” “话说,你们还帮忙把人送回去?”又一个船长问道:“我能不能乘你们的船回荷兰?” “当然可以,我们会把人送到加莱去,你们可以选择在加莱乘船回家,也可以坐我们的船,去海牙后,再转船回家。”尼尔回道。 “必须去加莱?”那船长依旧担心。 “是的,我们只有这一条航线,不过它很快,非常快,四天就能到加莱,如果乘坐我们的船去海牙,半天就能到。” 尼尔又道:“回程也是一样的,我们每天都有船从海牙回加莱,也每天都有船从加莱到费尔岛。” “每天?每天都有?”众人大吃一惊:这可太方便了! “没错,每天都有,大家什么时候遇上麻烦事,当天就可以乘船回家!”尼尔嘿嘿一笑: “路费一点也不贵,从费尔岛去加莱,5荷盾\/人、还包吃包住;去海牙只有半天,我们不会提供吃的,所以只要1荷盾\/人。” 五荷盾就是一担鱼了…不过,比起等着自己的船回港,乘坐法国人的渔船,显然更划算… “如果护航舰队愿意护送我们的船,回去肯定更划算吧?”又一个船长踟蹰起来。 “可谁知道…护航舰队有几条船呢?”旁边一个船长反驳道。 “大家都是成年人,何必做什么选择呢?我们有两全其美的办法!”尼尔眼珠子一转: “有兴趣的船长,今晚可以到我们费尔岛上来,我想,不会让大家失望的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