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书屋小说网>玄幻奇幻>1960:南锣鼓巷街霸> 第18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8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(1 / 1)

他偶尔也会像今天这样碰到以前的老朋友。 能和以前的朋友,喝酒吹牛,回忆往昔,畅想未来......也是一件不错的事,至少比一个人躺在家里强。 所以,他很喜欢现在的生活。 在这里,他能感受到尊重,或者说感受不到不尊重。 大家都是自家人,来吃饭的食客三两次也熟悉了规矩,甚至熟络地跟他们聊天打招呼,偶尔有跟着大人来吃饭的小孩子指着他问瘸腿问:“叔叔,你的腿怎么了?” 他也会不在意地笑笑,说:“年轻的时候不小心崴着了,你以后长大了走路可要小心了,别像叔叔一样!” ······ 他一个瘸子到外面工作,受人白眼是常事,但在这里倒是不用担心。 当然也不是没有,只是好多了。 偶尔碰见了他忍一忍也就过去了,反正也习惯了。 倒是有次被人大声喊“瘸子端饭”!还被人开玩笑说:“要么说还是人比东西强,板凳瘸了一条腿儿坐不稳,你这瘸子少了瘸了一条腿,还能端汤不洒!”“瘸子,你说你是不是好东西?” 让他很难受,悲伤愤怒地站在原地,像个动物园的猴子一样被人围观,指指点点。 最后是来吃饭的几个老兄弟看不下去了,帮他解了围,几个后厨冲出来的兄弟,替他出了口气,不过,事情闹大了。 闻讯赶来的三哥负责收的场,三哥很生气,发了很大的火气,先是找jc把闹事的一桌客人轰了出去。 他原以为闹这么大的动静,三哥会为了生意,和气生财劝他离开。 灰溜溜滚回家,虽然有些难受,他其实也能接受这个结果,不是第一次了,已经习惯了,倒是又给三哥添麻烦了。 没想到三哥不但没生气,反倒安慰他说:“双儿,这种人以后你不用惯着,该打打,该轰出去就轰出去,大不了哥几个这饭店以后不开了,大哥不差这仨瓜俩枣的生意。” ······ 曹双来来往往,忙碌奔波于各个房间,一直忙碌到快下班。 “曹双,中午不回去啊?” 曹双看到打招呼的是秦老胡同的方源。 “不回去,家里就我一个人,回去也没啥事,不如在店里待着,看看有什么活?” “你倒是潇洒,一人吃饱,全家不饿。”方源感叹道。 “哈哈哈!” 曹双没在意,笑了笑。 “你这提着东西要干啥啊?”他注意到方源手里的袋子,于是问道。 “哦,这个啊?”“这是昨个剩的一点儿羊杂,嫂子让我带回去给孩子吃。” “你这就要回去了?” “这不是后厨煤气快用完了,我去供应站支应一声,算是提前下班。” “今天孩子他妈有事儿回娘家,早点儿下班正好赶上给孩子做饭。” “哦,那你赶快回去吧,我不耽误你事儿了,回家好好给孩子做顿饭,下午见。” “嗯,下午见。” 方源被人废了根大拇指,起因是当年李肖把人废了,当然最初的导火索是什么已经没多少人能说清,只是最后的结果,却是方源大拇指没了。 方源比曹双幸运,有父母双亲,有姐妹兄弟,前些年家里还帮他张罗了亲事,从乡下娶了个漂亮媳妇,如今儿女双全,家庭美满。 曹双望着方源离去的背影,心中其实有些羡慕。 忙碌的人羡慕清闲人的自由,清闲之人羡慕忙碌中人的幸福与充实。 枯黄的落叶一阵风的时间,便重新铺满院子。 曹双瘸着腿,拿起竖在墙边的扫帚,扫了两下,将落叶扫进门后墙角。 而后拿上放在窗户上的托盘,走进中院后厨,继续忙碌起来。 ······ 以前不出门儿是不知道出去干什么,不知道找谁玩儿。 现在在饭馆上班儿,虽然不比在家里躺着舒服,但从心里讲,他还是更喜欢待在饭馆儿。 累是累了点儿,但更自由。 曹双自己也说不出哪里自由,但就是觉得在这儿上班比在家里躺着舒服。 在这儿有吃有喝,都是熟人,大家聊的来。 每月还有工资,时不时还能从店里带些肉菜,给姐姐,外甥,外甥女送去。 看到外甥、外甥女高兴地喊自己“舅舅”“舅舅”,问自己“什么时候再来我们家啊!”曹双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。 感到如今的生活更有意义。 心里像是没了块儿大石头,一下子轻松了很多。 不论是海哥,老大,还是三哥,或者是肖红嫂子,对他都很关心。 关心他的生活,关心他家里的情况,关心他以后的如何去上老婆,养老问题。 他很感激大哥他们,也真心希望饭馆一直能开下去。 ······ 好在不用他担心,饭馆的生意一直都很好。 大哥真是个有本事的人,干什么什么行,以前开鸽子市,大家都是半大小子,刚混出点儿名堂,听说大哥要开鸽子市,大家心里都没谱,但大哥愣是把鸽子市给开起来了,并且生意比其他的都好。 现在饭馆也是,前几个月报纸上才刊登京城第一个饭馆,这才没几天,饭馆就开起来了,而且比报纸上的还要好,还要大。 饭店的生意 刚开业的时候,前院来吃饭的,多是以前的老兄弟,三三两两隔三差五,大家都是听消息说,三哥他们在这里开了家店,来看看,捧捧场,起初人不多。 渐渐的,随着名声传开了,店里的客人才慢慢变多。 后来的客人们,有的是互相介绍来的,有的是好奇进来吃过一次,觉得饭菜味道不错再来的,也有的是听人讲这里的饭菜不错,慕名而来。 直到现在,随着来吃饭的客人越来越多,构成越来越复杂,已经算是在附近小有名气了。 至少现在东安门这一片儿,乃至于邻近的朝阳门,东单北大街,已经有不少人知道,胡同里有这么一家餐馆儿,饭菜不错,服务好,菜品也丰富,还有泰丰楼的大厨亲自坐镇。 如今饭馆生意是越来越好,仅靠他们几个人都已经有点忙不过来了。 ······ ······ ······ “哟,甩手掌柜回来啦?还记得自己开了家店啊?” 肖红坐在前台,嗑着瓜子,算着账,看见陈泽打门口进来,调侃道,语气里带着小情绪。 “这么晚了还不回去?”陈泽关心地问道,“还在加班?”“自己当老板又没人看着,不用这么累!” 肖红撇了撇嘴,说道:“你说的倒是轻巧?”“你拍拍屁股走了,好几天不见人,把我丢到这儿给你看门儿。” “你以为账是好算的?” “马上就要月底了,这个买菜花了多少钱,打点关系花了多少钱,发多少工资,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,都得算清楚,哪儿有那么轻松?” 陈泽听了肖红的话,转头一想也是,这时候又没有电脑收银系统,没有微芯支付,支付堡,都得自己一笔账一笔账,不像后世一看账单,一月的账目一目了然。 “那倒真是挺麻烦的,辛苦你啦!肖小姐,那我该怎么补偿你呢?”陈泽弯着腰,居高临下,抚摸肖红的脸蛋儿。 认真工作的肖红完全没有get到陈泽的暧昧,不耐烦地把陈泽的大猪蹄子拍开。 ”哎呀!别烦我!我正算账呢,一跟你说话,又算错了,还得重新算。“ “你安静点,别说话,别乱动,等我算完这笔账再说。” ”好好好!我不烦你,不烦你了,我就在旁边看着,不打扰你。“ 陈泽于是真就找了个凳子,在旁边坐着,一言不发。 而肖红也没在意,继续算着手中的账目。 就这样,一人忙碌,一人苦等,两个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。 坐在旁边的陈泽支撑着脑袋,昏昏欲睡,而肖红则还在继续啪啪啪地打着算盘。 “啊——” “可算是算完了!累死我了!” 肖红舒展身体,从凳子上坐了起来,长长地呻吟了一声。 “嗯?算完了?可以回家了吗?”陈泽被声音惊醒,抖了一下,睁开眼问道。 “嗯,算完了,可以回家了,估计奶奶在家都等急了。”肖红这才想起家里奶奶,每天晚上她不到家,奶奶是不会睡的。 这会一看表,都快十一点,肖红顿时急了。 “哎呀!陈泽,别愣了,快点起来,都快十一点了!” “哎呀!你也真是的,你怎么不叫我?” “这么晚了,奶奶一定担心死了。” 陈泽:······是你不让我说话的!······现在又怪我!······ 陈泽感觉这锅扣的莫名其妙,但他也不敢喊冤,只能稳稳接着。 “好啦,是我的错,是我睡着,忘通知你了。” “既然账已经算完了,那咱就走吧。” 说着,陈泽就起身,准备走。 “别急!”肖红却喊着他。 “又怎么啦?” “钱和账本不拿啊?” “哦哦哦!拿拿拿!” 陈泽听话地接过装钱地斜挎包,挎在自己肩上。 简单收拾一下,锁上大小门儿,两人匆匆骑上自行车,离开了。 肖红搂着陈泽的腰,坐在自行车后座,两人裹得是严严实实,密不透风。 七九年的京城已经取消宵禁,不过人们依旧是习惯早睡。 不同于后世十一点夜市开张,夜生活开始,七九年京城十一点的夜晚,街上静悄悄的。 空荡荡的大街,漆黑一片,没有路灯。 寒风瑟瑟,能听见风吹过房洞的呼啸声,如暗夜中萨满巫师的口哨,幽然恐怖。 肖红紧紧抱住陈泽的腰,将头贴在陈泽背上。 陈泽感受到身后隔着棉衣传来的触感,仿佛回到了几年前的那个夜晚,肖红也是这样抱着自己,死活不撒手,然后他被迫委屈求全。 “咱们这个饭馆真的能一直开下去吗?”身后传来肖红的声音。 “怎么说起这个了?”陈泽疑惑道。 “没什么,我就是有些担心。我感觉这两年变化的也太快了,前几年还······现在竟然都能个人开饭馆了。” “这已经算慢了,过两年会更快!”陈泽心说,你还没见过申城速度呢。 “我心里还是有些怕,万一要是再回到以前,咱们这种人可就是......没有回头路了。” 肖红后面的话没说,但陈泽却明白她心中的担忧,无非是担心政策出现反复,担心他会因现在的行为被打为...... 陈泽思考了一会儿,没有立刻回答,反而是问道: “你喜欢现在的生活吗?” 肖红听到这个问题,沉默了一会儿! 口中呢喃着:“现在的生活?”“现在的生活?”...... 肖红回忆过去的几天,和以前在林场没什么区别,都是在忙碌地工作。 真要论轻松,似乎还不如在林场工作时,工作更轻松。 但要是真让她选,她肯定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在饭馆工作。 因为在这里,她是老板娘! 给林场打工,她不论干得再好,每月只能拿五十块钱的工资,退休之后什么都没有了。 而在自家饭馆,饭馆的生意越好,她分到的钱越多,生活不再是一成不变,更加有盼头。 也正因如此,她才会忧心忡忡,害怕回到以前,害怕一切恢复原样,害怕所有的付出最后都打了水漂。 “是不是觉得现在的生活更好?” “嗯。”肖红不知道对不对,但从心底出发,还是点了点头。 “不只是你这样觉得,很多人都这样觉得。” “有能力的人觉得自己被束缚太久,想要挣脱。” “没有能力的人,觉得自己被压抑太久,向往心中的自由。” “吃饱饭的人想要改变,吃的更好!” “吃不饱饭的人想要改变,想要吃饱饭。” “人心就似流水,堵不住,而闸口一旦放开,便如滚滚长江东逝,自上而下,一泻千里。” “以后的变化会越来越快,快到将大多数人淘汰,只有少部分人跟随汹涌的潮水,去往新世纪。” “有的人可能一开始就被抛弃,根本没有机会赶上时代的浪潮。” “而有的人,则可能被时代的浪潮冲得颠沛流离。” “在浪潮之下,只有坐上船,或爬上岸的人,才有可能走得更远,否则就会被时代淹没,无在乎一代,两代的区别......” 对于陈泽的话,肖红听后若有所思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