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哲在本子上记下,继续说,“鲁大有要多少斤?”
墙角站起一个不起眼的汉子,穿着灰色棉袄,买过两次黄瓜,但李哲对他印象不深,几乎没有说过话。
“李老板,我选12斤。”
其他的档次都选完了,李哲直接说,“李金霞,王建军,两个都是十斤。站起来,让大家认识一下。”
王建军这名大家不知道,但一看这人,嚯,这不是李家人吗?
这家伙妥妥的关系户,李哲虽说给他排了10斤档次,但没人会当真。
在场的人一算账就知道,经销商的进货量多了,但拿货的人数减少,总出货量比之前还要少十来斤,剩下的可能就在王建军手里。
说白了,这就是李哲自留的出货渠道。想要进黄瓜的菜贩子,也会优先选择王建军。
李哲说道,“这六个人就是经销商,大家伙想拿货可以找他们。”
有付出才有收获,不愿意拿保证金,就只能从经销商手里拿高价货。
众人里就属大金牙最高兴,笑的合不拢嘴,露出金晃晃的门牙。
大金牙不是崇文门菜市场的人,他得到的消息也晚,来了两次,总共从李哲手里抢购5斤黄瓜。如今他获得了15斤黄瓜的份额,不用再争抢,心里痛快多了。
至于保证金交出去会不会有风险?草,这也怕那也怕,还挣个毛钱,活该一辈子受穷。
羊汤喝完,热闹劲也过了,摊主们陆续离开。
有的摊主脸上挂着后悔神色,也有的摊主不以为然。
戴狗皮帽子的老头啐了一口,“等着瞧,不出三天,这货准卷钱跑路!什么狗屁经销商,整个一帮冤大头。”
“哈哈……”这番话引来一阵哄笑。
李哲将几个经销商留下,告诉他们苏州胡同的地址,让他们明早带钱取货。
李哲和羊汤馆老板结账后,和表哥王建军一起回家。
客厅里,王建军捅开煤炉子,“哲子,往后我咋干?”
“还跟以前一样,先去全聚德送菜,回来去市场看摊。”
“要是有人从我这拿货,我咋定价?”
“哥,你如今对外的身份是经销商,但又和孙涛他们不同,说白了,你是代表我站在前台,了解市场和行情。”
“哲子,你这样说,我更糊涂了。”
李哲组织了一下语言,“嗯,简单的说,你在顾客面前是经销商,不能以拿货的原价卖给他们。要不然经销商的身份形同虚设,孙涛他们该有意见了。孙涛他们卖多少钱,你也卖多少钱。
另外,在收集市场信息和考虑问题时,你又不仅仅是经销商,你还是一个观察者。
看其他的经销商是否有破坏市场或损害咱们利益的行为,例如,隐瞒市场行情,刻意压低进货价,获取更多的利益。”
王建军若有所思的说,“我明白了。”
李哲将手靠近煤炉烤火,“哥,咱来京城也有段时间了,明天我想去二叔家串门,你要一起去不?”
“我就不去了,等年节再去拜访。”
“那也成。”哥俩围着煤炉烤明火,聊着明天如何给经销商分黄瓜。
聊得差不多了,王建军回客卧休息,他蹲在床沿摸出个饼干盒,里头放着几张皱巴巴的信封。
他颤抖着拿出信封,直勾勾盯着信封地址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