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书屋小说网>穿越历史>北齐怪谈> 第74章 铁证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4章 铁证(1 / 1)

“不可。” 张吏摇着头,他认真的看着刘桃子,“刘公,此无用之举!” “且不说他们有多难杀,便是真能杀了他们,又有什么用呢?” “慕容增不过是他们的老家奴,慕容广也并非是什么重要人物。” “他们死了,局势不会有任何的改变。” “这样的敌人,是不能通过杀来解决的,若是要通过杀来解决,就得将整个慕容家全部杀掉,一个不留,如此才能解决。” 姚雄瞪圆了双眼,他不可置信的说道:“平日里看着张公颇为和善,不曾想,这一开口居然就想要杀人满门,这慕容家算上奴仆门客之类的,也得有个三千人吧?岂能都杀完?” “不止。” “那如何能杀的干净呢?” “一個灭族的罪行就可以解决了。” “这般规模的大族,朋友固然多,但敌人也绝对不会少。” 刘桃子坐在上位,听着麾下爪牙们的商议,眉头紧皱,他是初次碰到有点难杀的敌人。 可张吏这么一说,他似乎又是有了想法。 “好,雄,你送张公回去休息。” “子礼,你继续坐镇游徼府,事无大小,不可耽误游徼差事。” “寇,你就勿要再去盯他们府了,明日陪我外出巡视。” “唯!!” 众人行礼称是。 ............. 夜色已经很深了。 而县丞之屋却是灯火通明,在深夜里,这种光芒有为刺眼。 路去病肃穆的坐在案前,正在埋头书写。 高长恭刚刚到来的时候,就曾下令要核实城内外的户口,路去病正在认真的比对着结果,大量的空缺令人触目惊心,在短短四年的时日里,成安的户籍数呈现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锐减。 当下大齐施行均田制。 这是前朝魏孝文皇帝改革时定下的,主要内容就是一个字,给田。 百姓到了十五岁,庙堂便授予四十亩露田,女的授二十亩,这耕地不允许买卖,不能变多,不能变少,等老了不能耕作了或者死了就得退给庙堂。 而家传的耕地,叫桑业,死了可以留给儿子,但是最高限额二十亩,多的庙堂就给你收了,少的庙堂会给你补。 而大齐继承了前朝的该项制度,因此大齐的耕地数量以及户籍都是非常明朗的,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挂钩的。 可是这些年里,这项制度被破坏的愈发明显,大量的国有耕地落在百姓手里,最后又回到了地主的手里,他们用各种办法将自耕农变成佃户,就给与自耕农的授田变成自己的耕地..... 路去病只是略微对比,就已经发现了账面上的不对等,这些年里,成安的人口在锐减,可是庙堂手里的公田,也就是拿来授给百姓们的耕地并没有增加,反而也跟着减少。 这公田不在百姓手里,也不在官衙手里,那他妈的是在谁的手里呢? 路去病如此忙到了天亮,天刚刚亮,他便派人去召集诸吏,前来协助自己进行彻查。 得先查明消失的人口,然后查清当初授予他们的耕地位置,再收回那些无主的授田,紧接着赦免亡人,由县衙出面重新进行授田。 路去病脑海里已经有了一套清晰的流程。 他绝对不会向什么恶人低头。 他热血沸腾。 ........ 律学室。 “诸位,再见!” 学子们彼此行礼,笑着道别。 尽管在律学室求学的日子还算开心,可他们也很怀念自己的家里人。 律学室内干净整齐,摆放着许多的案,还有些榻,是可以坐下来进行辩论的,挨着院墙种下了些树,只是都很娇小,不知能否长大。 张二郎背起了包裹,跟众人行了礼,转身离开了此处。 县学里的道路平坦且整齐,他家乡是没有这种路的,偶尔遇到几个排场阔气的经学生,张二郎也匆忙躲开。 这些经学生虽然不敢明着欺负他们,可碰到了,终究是少不了几句嘲讽和争执。 还是躲开最好。 一路走到了门口,守门的老吏开了门,便到了城里。 城里时不时能看到些低头赶路的人,有些食肆开了门,有小厮站在门口,左右搜寻着外来之人,本地人是不会去食肆吃饭的。 有人牵着牛,那牛一动不动,气的那人直跳脚。 有几个脚夫打扮的人,拉着车,沿路低声吆喝,“收粪喽~~” “收粪喽~~” 这路上的人似是多了些,可这跟张二郎却没什么关系,他一路来到城门口,出示了过所,那小吏再三比对,终于点头放行。 张二郎快步走在城外,格外的谨慎,独自出行,总是危险的。 直到他来到了熟悉的通往村落的小路上,他方才松了口气。 刚走了几步,便看到了一个同村的老翁,背着锄头,看到张二郎,那人一愣,赶忙热情的打招呼。 “二郎,这是刚从城里回来?桃哥儿呢?” “他应当还在忙。” “好,好,吃饭了吗?” “还不曾呢....” “稍后来我家里吧,姑家的老三打了些肉,一起吃啊!” 张二郎赶忙道谢,“好嘞,我先回趟家,稍后就去。” “那可别忘了啊!” 老翁缓缓消失在远处,张二郎笑了起来,尽管破旧,还是自家的故乡。 刚走了几步,张二郎反应过来,一个哆嗦,惊吓的看向了后方,老翁却已经离开了。 不对啊,姑家的老三不是他妈的死在徭役里了吗?? 他何时打的肉?? 张二郎摇了摇头,这小老头也是多少有些不清醒了。 他就这么走到了家门口,漳水边的一处小屋子。 他家距离村落较远,平日里打渔为生,走到这里,张二郎的内心却涌出一抹失落来,这房子还在,可他的家人却不在了。 “吱~~” 忽有人打开了门。 一个老汉走出来,将盆里的水倒在了门外,抬起头,看到了二郎,有些惊诧。 张二郎皱起了眉头,“你是谁?!” “我....我是张大行。” “放屁.....伱他妈的....” 张二郎还没说完,就又看到一个半大小子从他身后走出来,怯生生的看着自己。 “我是张大郎。” 张二郎瞪圆了双眼,这张大行乃是他父亲的名字,而张大郎是他大哥。 可这两人,他根本就不认识。 他警惕的后退了几步,正要往村里冲,却是碰到了什么,一个踉跄,吓得大叫起来。 他赶忙回头,却是看到刘桃子正站在自己的面前。 他一个哆嗦,急忙躲在了刘桃子的身边,指着面前那两个人说道:“桃子哥,这两人冒充我阿爷,我兄长!在这吓唬我呢!” 刘桃子没有说话,示意他跟上自己,便离开了此处。 张二郎跟在他的身后,两人朝着桃林走去。 “他们都是城外的亡民,我让他们借用了下村里人的身份。” “为何啊?” “村子需要人,他们需要身份。” 刘桃子又看了他一眼,“若是你不愿意,我可以让他们换别的身份。” 张二郎苦笑着,摇摇头。 “算了,用便用吧,反正也回不来了。” 他跟在刘桃子的身后,一路来到了桃林。 “桃子哥,我们这是.....” 他刚要发问,就看到两个人从桃林里走了出来。 一人乃是村北的张老翁,另一个是个留着奇怪胡须的胡人,他看着有些眼熟。 桃子看向了老翁,“劳烦您继续在这周围看着,不要让外人靠近。” “好!” 桃子便领着其余两人走进了桃林之中。 “桃子哥....这是要做什么?” 那胡人将一把锹捡起来,递给了张二郎。 “不做什么,挖就是了,这边都是挖过的,你从那边开始.....” 张二郎抱着锹,一脸懵逼。 “挖什么?” “挖甲胄,武器,战马。” “啊???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