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04章 六王返京(1 / 1)

腊月。 替天子以巡天下的六王先后返京。 他们自从去年中秋回京休息了一个月,如今已经在外一年多。 宇文衍特地召他们回京过年。 诸王在外巡视,为小皇帝收集了大量地方上的一手资料。 对大周基层百姓的生活有了更为明确的认知。 朝廷策令的执行情况也得以据实了解。 宇文衍暂时还没想好怎么安排这些王爷。 或许未来几年内,他们都得当作小皇帝的眼睛,替其巡视天下。 在这过程中。 诸王表现都挺好,没有出现为非作歹的情况。 确实是以皇室亲王的身份,在为朝廷诏令的推行保驾护航。 同时。 给小皇帝提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方略。 大多被政事堂的几位大佬采纳,作为一项朝廷策令全国推行。 这样的皇室宗亲才是小皇帝乐意看到的。 而不是一天到晚正事不干,成天琢磨着怎么争权夺利,血脉相残。 如果这些王爷是这样的心思,宇文衍也绝不会心慈手软。 “诸位皇叔公,皇叔,这一年多来,你们在外辛苦了……” 小皇帝在上善殿接见了六位王爷。 “陛下,作为皇室宗亲,这都是臣等应该做的。” 老九宇文纯放下手中茶盏,摆了摆手说道。 其他五王也是点头称是。 “臣这两年来走遍蜀地,西南牂州,宁州等地也曾去过。” “那些少数民族聚居地,生活原始,交通不便,生产落后,有些偏远山区还是刀耕火种的状态。” “爨(cuàn)氏自治,朝廷政令难以通达,是为一患也!” 陈王宇文纯负责西南各州,有些担忧道。 小皇帝一听,心中颇为意外。 西南那片广袤的土地是个什么样子,他心里清楚得很。 不要说当下。 哪怕一千多年后,那也是贫困落后的地区。 直到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,通路通水通电,大力发展旅游业。 这才摆脱几千年来的落后局面。 成为风景秀美,民族文化多样,人民安居乐业的乐土。 当下,想要进行开发的话,难度太大。 没想到陈王竟然亲自跑到那种穷山恶水的地方。 不过,这也足以说明他把巡视之事放在了心上。 使得宇文衍对其高看了几分。 “西南之地发展,不是一朝一夕之事。” “大周应当以诸葛丞相七擒七纵孟获之怀柔之策待之。” “徐徐图之,暂时保证朝廷正统名份即可。” 宇文衍对于西南却是没有多少担忧。 除去后来出了个南诏政权,大多数时候,自治首领都是以中原王朝属官的名义管理一方。 比如当下一家独大的爨氏。 其子弟都是以大周刺史、太守、县令之职,行使行政管辖权。 只不过高度自治罢了。 如今的爨氏,对外是臣,关起门那就是西南地区的土皇帝。 但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和朝廷硬刚。 暂时造成不了威胁,也脱离不了中原王朝的统辖。 诸王对于西南显然也是有所了解的。 对于小皇帝所说也表示赞同。 “陛下所言甚是,臣认为朝廷可以调拨一批耕牛、农具,免费发放给那里的百姓使用。” “同时加强与爨氏及其下面首领、头人的交流,鼓励他们组织商队前往蜀地,中原进行贸易。” 陈王随即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。 “九皇叔公,此法可行,你以书面的形式上奏,由政事堂决议后执行。” 宇文衍听罢,笑着回道。 贸易往来,是最行之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。 陈王宇文纯能意识这一点,说明他肚子里有点东西。 “陛下,说到贸易,看河西走廊就知道了,那繁华程度实在令人大开眼界。” 越王宇文盛负责巡视西北各州。 亲眼看到丝绸之路繁盛起来,心中感慨不已。 “十皇叔公,这才哪到哪啊,以后只会更为繁华……” 说到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,小皇帝也是眉开眼笑的。 “对了,前往吐谷浑的商路如何?” 之前。 宇文衍和朝中几位大佬针对吐谷浑制定了一系列的安排。 为以后一举拔掉西部这颗钉子做好相关准备。 吐谷浑位于陇右西部,祈连山南面。 从关中平原长安城出发,向西经关陇古道,便可到达陇右地区。 从长安城到陇右金城郡(兰州),两地相距1200多里。 陇右因地处陇山以西而得名,又称陇西。 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。 此处东接关中,北去河西走廊,西临青藏高原,南抵蜀地。 往南经松藩古道,便能到达成都平原。 “得陇望蜀”这个成语,本意说的正是陇西的战略地位。 从金城郡渡过黄河,沿庄浪河谷北进,经古浪河谷翻越乌鞘岭。 便可到达河西走廊的武威郡。 而在金城郡黄河段西面,就是吐谷浑的势力范围。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 从这里向西进入湟水谷地,借助一些河谷通道,能够抵达祈连山脚下。 这里有一条比较广阔的山间河谷,跨越横亘东西的祈连山脉。 河谷尽头,有一个着名的山口——扁都口。 是吐谷浑进入河西走廊的一处天然地理通道。 过了扁都口。 就到了河西走廊中段焉支山下的大草原。 这里是当下大周朝廷最为重要的军马养殖基地。 这条通道也是丝绸之路去往河西走廊的一条支路。 只不过这条路需要进入青藏高原地带。 地形,气候都是不确定因素。 除了吐谷浑的商人,中原商队一般很少走这条线路。 当初。 小皇帝和众臣商议后,派出使臣与吐谷浑王交涉。 双方达成了口头上的协定,开展贸易活动。 大周也允许吐谷浑的商队借助河西走廊,前往西域。 “回陛下,前往伏俟(si)城的商队络绎不绝……” 宇文盛当即把大周和吐谷浑商贸往来的情况,作了详细汇报。 伏俟城。 是吐谷浑王慕容夸吕于540年建立的王城。 位于青海湖西岸十三里,一处风景秀丽之所。 伏俟城东连西平(西宁)、金城(兰州),南下可达益州(成都),西通鄯善(婼羌)。 五胡十六国,南北朝前期。 中原动乱,河西割据,东西交通受阻。 伏俟城就成了这条临时丝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。 不过。 这段临时丝路,也随着吐谷浑与中原政权之间,时好时坏的关系变化无常。 随着北齐被大周所灭,原本与齐交好的吐谷浑一下子老实了许多。 这个建国近270年的鲜卑政权,也怕落一个灭国的下场。 第一时间便派出使者,进贡方物,向周武帝表示归附。 但武帝英年早逝,宣帝宇文赟又似乎有些不靠谱。 吐谷浑王慕容夸吕心里又蠢蠢欲动起来,开始与突厥眉来眼去。 经常纵兵冒充马匪前往河西走廊,抢掠过往的商队。 宇文衍派遣裴矩经营河西后,强势打击沿线“马匪”,保护丝路安全。 吐谷浑又收敛了一些。 等到大周使者找上门去,夸吕权衡之下,聪明地放弃了暴力的获利方式。 双方展开了和平贸易,互惠互利。 暂时。 两国关系谈不上密切,但也缓和了许多。 喜欢北周崛起: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