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3章 最可爱的人 “援朝,今天一共运送了3800头生猪幼崽,鸡鸭鹅羊的幼崽,各送了100只。” 王援朝揉了揉脑门的太阳穴,说道: “按照这个进度,还需要四天时间,省电机厂才能把所有的生禽幼崽送过来是吗?” “是的,听电机厂的大车司机说,现在省电机厂把给我们送生禽幼崽的任务,当做头等大事在做, 会第一时间,把我们需要的生禽幼崽送过来。” “好,看来去年让省电机厂尝到了甜头真是的好事啊,我们这边生禽养殖基地的优先级,明显在省电机厂那边提高了很多的。” “是的,现在省电机厂那边确实重视我们这个生禽养殖基地。” “好的,嫂子,你先下工回家吧,我在忙一会就回去了。” “好的,援朝,你也早点下工回家。” “好。” 王援朝等王华汇报完养殖场一天的工作情况后,走出了办公室,在养殖区域巡查了一圈,然后下了工回家。 走进一家院门后,突然发现自己家里来客了, 进去一看,原来是林老二带着王华和三个妮子来了。 “嗨,豪哥,啥时候回家的?这次有几天假?” 林老二哈哈大笑的迎着王援朝走过来,伸手和王援朝的手握成一个拳头后,说道: “我是今天刚到家的,援朝,这一年我媳妇在家过的非常好,回来后特意带着你嫂子,过来感谢你啊。” “嗨,咱哥俩谁跟谁呢,搞这么客气干嘛, 我也就在力所能及之下,帮衬了一下嫂子,没你讲的这么夸张。” “哈哈,好小子,你呀,好,咱们兄弟之间不说二话, 对了,我这次终于从南边调到黑省来了,现在部队在漠河那一线驻扎,现在我回家看媳妇方便了。” “啊,豪哥,你是申请的个人调动吗?” “不是,是军团调动,现在北方那边不老实,和我们国家的摩擦很大, 为了应付随时有可能的战争,全国范围内,调遣了不少部队北山, 我们军团就是其一。” 王援朝自然知道现在咱们和北方老大哥的摩擦在加剧, 不久的将来,双方在珍岛附近的战役就要爆发了,到时候盒战争一触即发, 北方老大哥高层经过沙盘推演,也验证了这项战术的可行性, 如果国人真的全部冲进北方国家的话,以他们的实力是绝对无法应付的,所以最终无奈放弃了动用盒武的计划。 只是王援朝前世并不知道,国家早就已经提前暗中往边境开始调兵遣将了。 “唉,现在局势这么紧张,战争一触即发,豪哥你可要保护好自己呀,嫂子一家四口还在家等着你呢。” 林老二显然不认可王援朝刚才说的话: “援朝,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,奉献、牺牲是军人的本份, 家是我心灵的港湾,硝烟弥漫的战场是我向往的归宿,狭路相逢勇者胜,我必将一往无前。” 王援朝看着眼前一脸刚毅的林老二,叹了口气问道: “如果一去不回呢?” “那就一去不回。” “行吧,今天弟弟亲自下厨,做两菜,咱们哥俩好好喝一场。” “好,今天咱们两兄弟,不醉不归。” 一顿酒,两兄弟,王援朝目送王华撑着林老二出门后,心里感叹道: “唉,男儿到死心如铁。看试手,补天裂。” “唉,援朝,咱们国家军人真的很伟大啊,你去世的老丈人以前也是这样的。” “是呀,咱们国家正是因为有我父母,我老丈人,豪哥这样一群又一群,为了国家,不怕流血牺牲的军人, 才让咱们国家,在这一片废墟之中骄傲的挺直了腰杆, 正是他们才让这片土地跪了几千年的人民,真正站立了起来。 是他们让我们这个民族屹立在在世界民族之林,是他们让我们的人民充满了自信, 要不然咱们的国家,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啊,都是有他们在负重前行。” “是呀,咱们国家的军人,真是一群伟大的人。” “是啊,他们是伟大的人,也是一群最可爱的人。” 自从在医院检查完之后,杜寡妇又睡回了王援朝两口子的炕上,日夜不停的照顾着张媛媛。 而王援朝这一次被赶出了被窝,自己一个人盖一个杯子睡。 王援朝一晚上没有去知青点上政治课,知青点的知青们还有点不习惯。 第二天王援朝从生禽养殖基地下工,回来吃完饭,来到知青点的时候, 刘倩倩率先问道: “点长,昨晚上你没有过来,是有什么事吗?” “嗯,一点私事耽误了,没有来得及过来通知你们,非常抱歉啊。” “嗨,没事,我们大家只是担心你。” “嗯,我没事呢,对了刘知青,你的宅基地批下来了吗?” “谢谢点长的关心,已经批下来了,就在你家的隔壁, 只是以后你出门后的马路,要变成走巷子了,哈哈,到时候点长可别不习惯呀。” 王援朝懵了一下,脑子里面瞬间冒出一句:爱你孤身走暗巷,爱你不跪的模样,爱你对持过绝望,不肯哭一场?? “那不会,小路也好,巷子也罢,不都是人走的嘛,有什么不习惯的。” “嘿嘿,就是,谁让你不和我们建在一起,点长的房子急村子还是太远了,太偏僻了一点, 我们两个的房子虽然建在村口,但是那里热闹,生活也更方便一些。” “何知青,陈知青,你们的房子动工了吗?” “嗯,动工了。” “还是决定两个人的房子建在一个院子里吗?” “没有,没有,考虑到将来我们可能也要在这里结婚生子,最终咱们一人建了一个院子, 也是为了方便将来的生活。” “那挺好的,对了,后天红旗大队的春耕就要开始了,带来都知道了吧?” “知道了。” “春耕,秋收,交公粮,是农村里面最重要的三个时间段, 村里除了16岁以下,60岁以上的人,所有人都必须要参加,大家必须要注意了。” “点长,你现在负责生禽养殖基地的管理,你也要参加吗?” “哦,忘记这点了,现在在生禽养殖基地上工的人不需要参加春耕。” “哦,总之不是下地,就是养猪,所有人都必须参加劳动,是吧?” “对的,所有人都必须参加劳动。” 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