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棣并没有挨个逼问,甚至他方才的话似乎也不是问句。 他没有等在座的将领回答,而是继续自顾自的说道。 “我并不是什么百战百胜的天之骄子,未言胜先言败的道理我懂,我也希望诸位能懂。” “每一次出征,我都会做好战死的准备。” “若此战胜,我希望诸位能与我马踏敌营,若此战败,也希望诸位能与我一同,战死沙场!” 这是就是朱棣给他们最后的交代。 接下来的战场,所谓的指挥并不重要,比的就是双方的士气! 兵力差距不大,装备差距不大的情况下,唯一战胜敌人的方法,就是击溃敌人的士气以及保持己方阵亡率增加的情况下,士气不能崩溃! 若是镇压叛军,朱棣或许会多说几句。 但眼下是鞑子攻入山海关,他再多说也是废话。 连张献忠都能死战到底,难道他们比叛军头子还差? “此战,必胜!” 随着主帅帐中传出震天的嘶吼声,整个明军大营尽数疯狂起来! 此战必胜! 然而就在此时,帐外忽然有探子来报。 “永乐陛下,多尔衮趁着我等扎营之时,挥军杀了过来!” 瞬间帐中所有人皆大惊失色。 帐中没有怯战之人! 若是寻常对敌,敌军这般冲杀过来,他们定会立即指挥下面的将士列阵! 硬碰硬的时候,谁先退了,谁的士气便要低上一头! 清兵这是要借着破关的士气,一鼓作气将大明最后的反抗力量剿灭! 多尔衮的手段的确非凡,他算死了明军眼下不敢硬碰! 因为朱棣还在这大营之中! “还请永乐陛下移驾,暂避清军锋芒!” 暂避锋芒? 天幕外,无数人皱眉看着这一幕。 但凡领军者都能看出来,临阵退缩乃兵家大忌! 面对清兵,还未正面接触便先撤兵,这一撤,士气可就崩溃了! 乃至于这场战争结束,都难以挽救这崩溃的士气! “不能撤!” 李世民忍不住道。 “不撤难不成等死?在这场挑战中,死了可就真的没了,留得青山在啊!” 刘邦反驳道。 想当初,他被项羽打的多惨? 就是依靠着留得青山在的道理,最后不还是他得了天下? “卑鄙小人,不懂别瞎逼逼,清兵统帅也同样是不得了的人物,这一退,就再无还手的余地!” 项羽再度回怼。 “的确不能撤,但危难之际保命是人的本能,若是他撤了,寡人也不觉得意外。” 嬴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 撤,还是不撤?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,朱棣缓缓起身。 “我先避他锋芒?” “众将,你们不觉得这话可笑吗?” “我是谁?我是朱棣!” “当年随同我爹北伐之时,我没怕过,靖难之时,我也同样身先士卒!” “现在你们告诉我,面对清兵,让我先避他锋芒?” “取刀!” 朱棣眼神无比凶狠,仿佛要择人而噬。 “永乐陛下,不可!” 有人还要阻止,在朱棣的眼神下却将后面的话给咽了下去。 在这样的眼神下,没有人能说出哪怕半句退缩的话来! “今日我在此,只有两个结果。” “要么带着多尔衮的人头回去,要么战死沙场!” “我将带头冲锋,若是你们见到我落下马来,不必悲伤, 也不用停下脚步,此番冲锋,至死方休!” 朱棣抽出横刀,率先走出营帐翻身上马。 跟着他的脚步,其他将领再没有丝毫犹豫。 在战场上,没有什么比将领带头冲锋更能提升士气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