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说这些话,不像是在炫耀,更像是想得到一个肯定。 “皇爷爷,我知道的,我都知道的。” “哪怕所有人都不认同,但在我眼中,你就是大明的英雄,你拯救了大明,拯救了边关无数被鞑靼,被瓦剌部落掳去的百姓。” “哪怕是太爷爷活着,他也一定会认同你的!” 看着朱棣那激动的神情,朱瞻基连忙道。 听到这些话,朱棣的神情总算是放松了几分。 “别安慰我了,在我爹眼中,抢了朱允炆那混账的皇位恐怕就是百死莫赎的罪行了。” “不管我做什么,我爹都不会原谅我的。” “我做这些,也不是为了他的原谅,而是在九泉之下再见到他,能够站在他的面前,理直气壮的告诉他,在这皇位上,我比朱允炆那小子做的要好的多!” “哪怕将来史笔如铁,人人皆骂我是窃国之贼,但我至少问心无愧了。” 说出这番话之后,朱棣的神情逐渐坦然。 他回首自己这一生,登基之后几十年过的战战兢兢,没有过一天舒心日子。 眼下,反倒是有种要解脱的意味了。 “皇爷爷,你别这么说,你没有罪在当代,只有功在千秋!” “你一定不会有事的,我们回宫,回宫你一定会好起来的!” 朱瞻基早已双目含泪。 朱棣这般霸气之人,竟然也露出这般软弱的一面,试问谁看了能说自己没有半分心疼? “小崽子,我大抵回不去了,你代我回去。” “你知道的,我立你爹为皇太子,让你爹继位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你。” “你是我的好圣孙,大明的将来是你的,所以今日有一桩事我要与你说明白了。” “我迁都顺天,你知道是为了什么吗?” 说到这里,朱棣强打起精神,神情忽然认真了几分。 “爷爷你与我说过,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!” “没错!” “我要你立誓,终我大明一朝,不得割地赔款,不得和亲纳贡!” “大明可亡,脊梁不可弯!” 朱棣死死捏着朱瞻基的手,直将他双手都捏的生疼。 朱瞻基浑身冷汗直冒,连忙点头。 “立誓!” 朱棣却是没有松手,仍旧紧紧的捏着他的双手。 “孙儿立誓!” 天幕之外,无数人为之动容。 刘彻双目微微眯起。 “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,说得好!” “只恨不能与这朱棣生在一个时代,否则寡人定要与他把酒言欢!” “对于关外的那些草寇,就该将他们打怕,打疼,打服!” “凭什么只有他们敢屡次进犯,凭什么他们在关外就能高枕无忧!” “从今往后,攻守易型了!” 他觉得自己找到知音了! 赵匡胤:“……” 他觉得自己跟这些人有代沟了。 攻守易型? 对他而言,好像也是这么个情况,但显然跟这帮人说的,不是一个意思。 现在的辽人,以及不久后的金人。 他倒是还有反攻的念头,但往后的大宋,似乎就连防守都很够呛。 更别说不割地赔款,不和亲纳贡。 仙人盘点中,那岁币交的,脸都不要了! 你们若当真要讨论这个话题,那我可要断开连接了! “赵黑子,看着脸红不?咱儿子都有这么高的觉悟,你们赵宋呢?” “但凡那徽钦二帝有一半的觉悟,也不该有靖康这样的耻辱发生吧?” 老朱还特意扎了两句心。 赵匡胤表示自己已经断开连接。 好在此时的老朱并没有多少调侃的心思。 他更多的心思,还是在天幕的画面中。 那迁都顺天,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的老四,似乎真的已经走到英雄末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