似乎也不丢人,毕竟这是霸王项羽,李二用的还是刘邦那半截入土的身体。 但除此之外,其他的事情都是那般的合乎情理。 最后为大秦站出来的,仍旧是章邯。 号称秦末的最后一位名将成了大秦的遮羞布。 这也是此番挑战中,大秦做出的唯一一次算得上抵抗的主动出击。 二十万骊山囚徒倾巢而出,这一战也的确给李二造成了些许麻烦。 当然也仅仅只是麻烦罢了。 毕竟章邯出兵之时,李二早已经坚壁清野,背靠城池迎战,加上双方兵力相差不大,有麻烦,但没有悬念。 滑稽的是,章邯还未败,李二便收到了赵高的请降书。 上书他可以用胡亥的人头作为投名状,只希望能够在李二身边混个一官半职。 “李二的行动确实太快了,且是又稳又快,赵高反应过来的时候,事态便早已经无可挽回了。” “周边被蚕食殆尽,只差击溃章邯军,便能够长驱直入,兵锋直指咸阳,没有人能挡住,哪怕赵佗回援,哪怕将边关秦军抽调回来,多半也来不及。” “赵高这东西,虽然其他能力都不行,但审时度势这件事,做的还是不错的。” 哪怕是以嬴政的眼光来看,事态一旦发展到这个地步,那大秦便已经无药可救,也无人可救了。 “可他以为自己送出了请降书便能够高枕无忧了?还想混个一官半职?” “咱只能说,在白日做梦这一点上,他干的倒是也不错。” 老朱嗤笑道。 任凭谁都能看出,挑战中的大秦已经走到了末路。 赵高试图以胡亥的脑袋作为投名状的举动,更是可笑。 需要你的投名状吗? 打下咸阳,不仅能拥有胡亥的脑袋,同样也能拥有你赵高的脑袋!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? 你想用我的东西,来买你的命? 想的真美! “到目前为止,李二做的堪称完美,可若是他想毕其功于一役,那真正难的地方还没到。” 赵匡胤下意识的说道。 然而他的话刚出,刘邦却直接开口反驳。 “你错了。” “最难的地方,李二已经解决了。” 两人的意见相左,但绝大部分人却都支持刘邦的说法。 包括嬴政! “他借兵给项梁,同时也交好了大部分六国的勋贵,你不会觉得他是在做善事吧?” “他能不知道,这些六国勋贵的目的是为了复国?” “他虽身处局中,可看的却比任何人都明白。” “他就是要帮六国勋贵恢复故国,以六国旧臣治理各地,再以某种手段来将那些土地重新收回来。” “这种手段,汉武帝已经用过了,只要再稍加修改……” 天幕之中。 所有事情的进展都是那般顺利,如同顺理成章。 李二挥师攻下关中,攻取咸阳之后,迁都长安,于长安称帝,定国号为唐。 他表现的很是大方。 诸侯国被一一分封下去,六国勋贵心满意足的上交了大部分兵权,并且领走了属于自己的故土。 可惜李二并没准备让他们高兴多久。 各地接受了大唐的法度,并且百姓恢复了正常的耕作之后,推恩令便颁布了出来。 在常规版的推恩令之外,李二还刻意增加了一条。 各诸侯国所圈养私兵总数不得超过一万,违者以谋逆罪论处。 地处边关的几大诸侯国由朝廷派兵驻扎。 于是包括张良、项羽在内的各诸侯国臣子、诸侯王瞬间傻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