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私盐贩子朕倒是能理解,毕竟不管是在什么时代,能够贩卖私盐的,多少家中都有些底蕴。” “除此之外,其他两人若非亲眼所见,朕是怎么都不会信的。” “谁能想到,元末之际,竟然会是这样的状况?” 虽然早已经知晓了老朱的出身,李二却还是忍不住的感慨。 三分天下倒是不足为奇,但这三人的出身,着实是让人有些难以接受。 “私盐贩子也理解不了好吗?贩卖私盐者,或许家中都有些底蕴,但真要是去跟世家望族比,说云泥之别都算委婉了!” “说实话,我真的越看越迷惑了,总不能是元末之际,世家望族都死绝了吧?否则怎么能让这样出身的三个人走到这一步?” 赵匡胤是越想越难以接受。 若只有老朱一人也就罢了,可这三人皆是如此。 除非有人告诉他,世家望族都死干净了! “若真要论的话,也只有我爹是凭自己的能力走到这一步的。” “陈友谅先杀倪文俊,借他之兵掌控兵权,后杀徐寿辉,将其天完红巾军彻底纳入自己麾下,算是借他人的心血来实现自己野心。” “真要依着自己的能力,估摸着等我爹快光复中原,他都未必能冒头。” “至于张士诚,蛇鼠两端,见元朝势大便归顺,见自身不敌韩宋便叛元而将自己归为义军。” 朱棣承认,昔日跟老朱争天下的几人都是顶尖的枭雄。 但细算起来,还真只有老朱是凭借自身能力走到那一步的。 毕竟即便是投奔郭子兴之后,老朱也没拿过他一兵一卒,反而是自己几度招募来的兵马都给了他。 “那也不该,世家望族又不是呆子。” 赵匡胤还是皱眉。 最为浅显的例子便是汉末,黄巾之乱。 张角所率领的黄巾军有席卷天下之能,但他出身道教,只是为了让百姓能够翻身。 这件事与名门望族的利益相悖,所以黄巾之乱被平息了。 而后他们借黄巾了解到了大汉的孱弱与弊病,于是自董卓起,绝大部分人都升起了取汉而代之的心思。 前者没能颠覆大汉,甚至算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被平息。 后者则是彻底为那数百年的王朝画下了句号。 两者之间唯一的差距就是,前者无世家望族参与,而后者则几乎完全由世家所推动。 由此可见,真的泥腿子出身想走到这一步,除非名门都死光了。 “这你还真说对了,世家望族还真是随着大宋的灭亡而元气大伤,蒙元又不与士大夫共天下,曾经的望族,经过了元朝的百年之后,绝大部分都已成冢中枯骨。” 朱棣不屑的笑笑。 望族? 只能说赵匡胤还活在他的时代。 世家,士大夫这种东西,经历过蒙元的洗礼之后,便再也没了从前的实力。 “望族……” 在元末便已经不存在了? 赵匡胤愣了愣。 “所以宋太祖,没什么好奇怪的,可以说明末就是最公平的竞争,所谓的世家早已不复存在,而地主豪绅也没那么大影响力,只能纯粹的拼自身实力,自然是能力强者上位。” 这也同样算得上是天时之一。 “放在汉末,放在唐末,我爹都未必能翻身。” 唯独在元末…… “瞧不起谁呢?” “多的不说少的不唠,你先瞅瞅你爹在始皇帝这场挑战中的表现,再说说,他真的翻不了身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