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20章(1 / 1)

甚至连他自己也是一样。 在刘盈跟刘如意之间,也同样纠结了很久。 好似每个开国皇帝,在选择继承人这件事上都得经历这么一遭。 度不过去,便如秦皇一般,二世而亡。 “所以谁能明白,这到底是因为什么?” 李二也是不解。 刘邦总结的是对的,但他想不明白为何会这般。 “要么对自己继承之人的要求太高,如秦皇跟你唐宗,要么是游离不定难以下定决心,如宋祖,要么便是太过重视亲情,以至于宁愿选庶孙也不愿选嫡子。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毛病。 哪怕活的如刘邦这么透彻,在储君的抉择上,也会纠结。 若硬要解释的话,大概就是他们能够一手打下江山,本就是人中龙凤,自然希望自己的继承者同样优秀。 当然嬴政除外,毕竟他心中清楚的知晓,一旦继承人不够优秀,那别说延续大秦千秋万代,估摸着两代都够呛。 “这么看的话,我爹选了个朱允炆倒也算不得什么毛病了。” 不过是犯了每一代开国皇帝都会犯的错罢了。 更何况…… 朱棣想了想,老朱似乎从一开始便给他留了后手。 奉天靖难! 真要细想起来,这岂不就是明晃晃给他留下的尚方宝剑呢么! 无论朱允炆削藩与否,但凡他做错了,奉天靖难这把剑便能派上用场! 这样一想,似乎也没那么气了。 “也是有些问题的,宁愿扶正侧妃也要立庶子为储君,多少也是有点毛病。” “等他挑战成功之后,朕倒是真想问问他,到底是抱着怎样的精神状态决定了储君的人选。” 虽然赵匡胤也同样承认老朱的功绩,但好不容易能抓到个嘲讽的机会,那是断然不会放弃的! “说实话,赵黑子,寡人觉得你是最没资格嘲讽的。” 刘邦多少有些无语。 人家好歹是五十步笑百步,没听说过百步去笑五十步的。 老朱再糊涂,他也定下了个储君人选。 你呢? 赵匡胤:“……” 好气! 偏偏他说的又好有道理! “算了,确实么没什么好嘲讽的,大伙也看到了,这江山都是老朱亲手打下来的,自然是他想给谁就给谁。” 李二这话刚出,天幕中老朱登基的画面陡然消散,转而变成了字迹。 【洪武元年,朱元璋于南京称帝,后大封诸将为公侯,部分功劳极大且阵亡者追封为王。 同年七月,明军攻占通州,直逼元大都。 得知消息后,元顺帝慌忙之下,带着自己的三宫妃子以及皇太子等人打开健德门逃出大都,北出边关,直奔元上都而去。 随着他的溃逃,也宣告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结束。 明军一鼓作气乘胜追击,顺势将长城以内的所有城池尽数收复,其中也包括自北宋而来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!】 “好!” 虽然从之前刘基的话中不难听出,老朱最后的目标定然是收复所有丢失的土地。 但真正从盘点的字幕中看到这一切,还是更加激动人心的! 赵匡胤猛的一巴掌拍在身前的案上。 “告诉朕,燕云十六州真就那么难收复吗?” “看到没有?人老朱在驱逐鞑虏的同时,顺手便将失地给尽数收复了。” “你们呢?朕给了你们多长时间去筹备?如今朕再问,你们还是说准备不够周全,没有完全的把握。” “屡次以同样的理由推脱,是想表达朕是废物,还是你们都是废物?” 激动人心之后,赵匡胤心中接下来的便是愤怒。 准确来说是羞怒。 若老朱经历了场场恶战,这才勉强收复失地,夺回燕云十六州的话,他还能狡辩,为自己找些借口。 可事实呢? 别说恶战,甚至仙人都懒得详细表述这其中的过程。 顺势将长城以内的所有城池尽数收复,仅用这一句话便尽数带过。 这般的轻松,他拿什么再去给自己找理由? 见下面无一人敢吱声,赵匡胤深吸两口气,心中情绪才勉强平静了几分。 但冷静下来,不意味着下面的人能好过。 “朕记得上次给过你们最后通牒,但后来你们联起手来搪塞朕,让朕大局为重。” “加上朕也想等秋收之后,国库充盈,把握最大的时候出兵,所以让你们搪塞过去了。” “如今秋去冬走,即将开春,朕知道你们多半要用开春耕田播种来推脱。” “但这一次,入夏之前若是没有出兵,爱卿们也不用再绞尽脑汁推脱责任,朕将话放在这,六部尚书皆杀,满门流放!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