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过眼下最重要的,还是得看高祖的后手究竟是什么。” “他能坚守京师到现在,更多的原因不在于他多能打,而是司马师不愿付出太大的代价。” “再拖延时间也是有限度的,一旦司马师耐心耗尽,那不管有没有攻城器械,数十倍的兵力不计代价的压过去,怎么着城也破了。” 赵匡胤这番话,倒真是说出了每个人心中的困惑。 正面战场上挡不住司马师大军,那怎样的计谋也都是白搭! 巧妇尚且难为无米之炊,张良的算无遗策,也得建立在实力差距不大的前提下。 疑兵之计虽然让司马师有些投鼠忌器,但也仅仅如此了。 天幕之内。 刘邦在宫中跟张良对坐,焦伯等人统统被支开。 “子房,乃公开诚布公的最后问你一次。” “你的谋划,现在有几分把握能成?” 张良倒是没想到,这么凝重的气氛下,刘邦就问出了这么个问题。 他还当出了什么事。 “先前我回答陛下说是八分,那现在就应该是九分了。” “那一分人心,我们已经赌赢了,剩下的一分交给天意。” “天意?怎样的天意?” 刘邦追问。 “万一如光武皇帝那般,天上落陨石的话,无论怎样的谋划也成功不了。” “亦或者是如大明太宗皇帝靖难之时一般,怪风吹断军中大纛,那自然也是不行。” “只要没有诸如类似的情况发生,就是十分。” 事情进行到这一步,刘邦在京中的操作近乎完美,他离京的那段时间也同样做足了准备。 莫说区区司马师,纵使他爹司马懿在此,也得乖乖按照剧本一步步的走向败亡! “子房,你说的乃公越来越好奇了,既没有与姜维说好,又说十足把握。” “那乃公倒是要拭目以待了。” 张良口中的八分把握变成九分,刘邦也彻底放心了下来。 旁的不说,从前的张良就没有料错过任何事,如今自然也是一样。 “大概什么时候?乃公到时候好好准备准备,看好戏!” “不出意外的话,司马师狗急跳墙的时候。” “……你的意思是,文鸯能带着千余人,烧毁五万兵马护送的辎重?” 刘邦愣了一瞬就明白了过来。 “等等,这小子,好像还真是有些信心的样子。” 他回忆起了,文鸯领旨之时,眼中的傲气。 好像,那小子还真有不小的把握? “这样的话,那时间节点可越来越近了。” “你确定那边会忍不住?” “包的陛下,只差一把火!” “诸位爱卿,怎么从你们脸上,看不到多少对朕的尊重啊。” “在谈及其他的事前,朕想问问,为何?” 文鸯率军离开京师后,刘邦在次日第一次召集文武百官,上了一次早朝。 肉眼可见的,他能感觉到,百官看他的眼神多少有些轻视。 明明他已经展现过自己的能力了,可依旧没能得到他们的尊重。 是因为太过年轻了吗? 见此情形,刘邦也不急着说其他事了。 他就这么静静的坐着,目光冷淡的扫视着所有人。 “是司马家受到的教训还不够大,还是说,诸位都有取司马师而代之的想法?” “若是前者,那朕只能说,尔等都是记吃不记打的贱骨头!” “可若是后者,那乃公倒是能称你们一句枭雄。” 话说到这里,他能看到,绝大部分人脸色都变了。 尤其是站在最前,以郑冲为首,昔日亲近司马家的官员们,个个脸色都极为难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