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能教会让我大明的铁矿产量,增加数百倍吗?” “能让粮食增产十倍吗?” “能让大明的铁甲战舰诞生吗?” “圣人的四书五经不能,宋濂老师虽然是大儒但也做不到! 大明是礼仪之邦,这些科甲正途的学子们,最多也就可以把礼部撑起来!” 太子朱标饱读圣人书,这会也被朱樉的话给惊呆了! “那个二弟,大哥也是读圣人书长大的,现在不照样帮父皇处理朝政吗?” “大哥,你的治国才能是父皇手把手教的,那些圣人书只教会了你识字而已。” “徳、义、礼、志、信!” 这些圣人书,只教会了我们这五个字而已! 朱元璋做梦都没想到,朱樉今天竟然这么猛,公然指责几百年来的科举制度; 质疑圣人学说! 老朱头看着朱樉无奈的说道: “学会这五个字,还不够吗?” “父皇,学会这五个字做人足够了,甚至都能成为一代儒学大家; 如果能悟出文道精髓,再出现一尊圣人都不是没可能!” “然而,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读书人,拿来做官可是差远了。” “没有断过一次案,去当县令能做的好吗?” “派去河道当官,对治理河道一无所知,真的不会出现人为灾祸吗?” “不懂的制造、冶炼技术的书生,真能做的了工部的官员吗?” “不懂的术算,只会德义理志信,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家伙,真能干的了户部的活吗?” “恐怕连一个饭馆掌柜的,都不如吧!” “父皇,大哥,这些事情你们都想过吗?” 朱樉的一席话说的老朱头和朱标脸色一阵难看: “父皇,如果像老二说的这样,我们科举取试选拔的这些学子; 除了干礼部的一些活,啥都干不了了!”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吐槽,脸色更是一黑! “都是废物,一群读死书的烂渣渣!” 朝廷要是派这种废物去干地方官,咱大明的子民可要遭殃了! “父皇,从隋唐到如今数百年都是如此,我大明就算看到了这些弊端,又能怎么办?” 太子朱标无奈的说道! “老二,你捅出来这么大一个烂摊子,总得想想办法吧!” 老朱头彻底被朱樉的一番话逼急眼了,恶狠狠的说道。 “那个父皇,要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就要弄明白官员职责的问题; 四书五经要考,但不能是作为官员考核的全部!” 比如说我大明一个基层县令! “他得会断案、懂农时、懂经济建设,这样才能带领全县百姓过上好日子!” “意味着这个县令除了考核四书五经之外,至少要懂得法家、农家,还要懂得商道; 如果遇到县内有大河,还需要懂得治河!” 所以说,半部论语治天下,都他娘的是鬼话! “这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,只是那个时间节点的需要; 可怜各朝统治者,竟然让它延续了千余年,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!” 朱樉这话,让朱元璋心里一阵寒冷,手中的腰带再也抽不下了! “那个老二,爹承认你说的话有一定的道理,不过此事太大了; 比历代的变法都可怕!” “你这是在动摇天下九成以上官员的利益,也在动儒门的根基啊!” 朱樉这时的脸色,也颇为严肃: “父皇,上元县县令孙良,就是之乎者也读的太多了,对于这诸子百家; 天地自然了解太少,让朝廷每年损失了五百万两银子的收入!” “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,不要杀他,要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