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臣绝对没有可能活下来的。” 朱标这个时候反而笑了起来: “允炆你忘了,如今你二叔那本史书可以带着我们踏破光阴,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回来; 你四叔不可能害你,也不敢害你。” 朱允炆听到这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,良久之后才说道: “父王,你不让我继续做皇帝,恐怕是因为我是个无能皇帝,和昏君差不多吧; 并且这件事情已经宣扬了出来。” “如果儿臣不退位,百官、诸王都会对我的政令阳奉阴违,就算以后有心实行仁政; 政令也无法传出京城,毕竟我在史书上就不是一个好皇帝。” “如果我举起屠刀,强行推行国策,也会被满朝臣工扣上一个昏君的帽子; 奉天靖难、清君侧一类事情的又开始出现。” “到那个时候,这满朝文武和儿臣不一条心,恐怕儿臣连三年都挡不住; 这一次恐怕连做和尚偷生的机会都没有,只能被乱军砍杀。” 朱标这个时候看着朱允炆道: “允炆,你终于看透现在这朝局了; 你要是早点看明白,也不会出现这种两难的局面了,可惜这一切都太晚了。” “未来,好好做一个逍遥王爷吧; 爹来这一趟,能改变你当半辈子和尚的命运,已经很满足了。” “你自己也要满足,懂得知足常乐!” 吕氏听完这些话,也明白了,感叹道: “原来如今的朝局已经崩坏的如此地步,看来大势不可违啊!” “太子殿下,你们是不是快回去了?” 吕氏再次问道。 朱标听到吕氏这么问,叹了一口气说道: “不错,等到老四回京,安排好皇权的过渡,我们就要回洪武七年了!” “未来,你就搬去允炆的王府,和他一起过吧!” “孤相信,四弟肯定会好好待你们的!” 这时,被朱标特意带进来的吴王朱允樋,轻声说道: “父王,下次你来看我们,可以带着母妃和大哥来吗? 我想我娘和大哥了!“ 吴王朱允樋这个时候哭了起来: “父王,自我出生母亲就没了,我想我娘了!” 朱标看着自己这个三儿子感慨不易,还是老二提醒自己,才知道自己在建文朝; 还有一个小儿子,他叫朱允樋,被册封为吴王。 “允樋,你就放心吧; 等你母妃临产结束,父王就带着你母妃还有大哥来看你。” 朱允樋听到这里脸色狂变,急切的说道: “父王,你可知道母妃,就是在洪武十一年诞下儿臣之后去世的,母妃不会......” 朱标听到这里,从怀里拿出一本古书对着朱允樋说道: “允樋,你就放心吧; 这本史书父王早就看完了,但是过去的时光出现了岔道。” “大明的过去,不会沿着这本史书前行; 并且你五叔周王已经主持医学院,有他在,你母妃不会有事的。” 朱允樋听到这里,才流露出了开心的笑容。 朱标这个时候再次看向吕氏道: “你我夫妻数十年,有句话孤一直不敢问,担心看到孤不愿意看到的结果; 但是孤马上要回去了,有些事情总要问明白。” 在洪武六年末,二弟曾经来到东宫陪着孤一起用膳,席间他曾对你说: “只要未来孤、太子妃、雄鹰,只要有一个人出事; 他就灭了吕氏全族,你能告诉孤这是为什么吗?” 朱标说完,翻开史书念道: “洪武十一年,太子妃常氏因难产而死; 这几天我问了御医,他们告诉我,女人生二胎的一半不会难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