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朝廷的军队都已经开始腐朽,连阵亡将士的抚恤金都敢贪墨; 他们长了几颗脑袋。” 朱樉摸了摸小男孩的脑袋,问道: “孩子你叫什么名字,今年几岁了?” “叔叔好,我叫李尽忠,今年十二岁了,这是我父亲给我起的名字; 他离开家之前告诉我,如果他万一回不来了。” “就让我接替父亲为陛下尽忠。” “我们大明朝年满十六岁就可以报名参军了,再有四年,我也要报名参军为陛下尽忠。” 朱樉听到这里潸然泪下,朝廷的恩养俸禄没有发到这些遗属家中; 这些前线老兵的下一代,还要毅然决然的选择参军。 这个时候,小姑娘李小丫喃喃的说道: “哥哥放心,等你......” “哥哥放心,等去参军的时候,丫丫也十五岁了,到时候妹妹在家里照顾爷爷奶奶; 我们在家等你归来。” 朱厚照听到这里,眼睛也湿润了,连忙把自己身上的两锭银子拿出来; 交给李老汉,沉声说道: “没想到老人家家里,竟然是阵亡军士的家属; 我朱寿这辈子,最佩服的就是精忠报国的将士们。” “老人家,你放心我们朱家虽然没落了,在京城还是有不少人脉关系的; 托人帮你查查你儿子的事情。” “一定会给你家一个交代。” 李老汉带着全家连忙向朱厚照磕头。 这顿饭,两个孩子吃的很香,因为他们奶奶竟然破天荒炒了三个鸡蛋。 朱厚照破天荒的没有去吃鸡蛋,拿着黑乎乎的窝窝头吃了起来; 虽然有点难以下咽,还是吃了下去。 仿佛在啃那些贪官污吏的血肉。 等他们回到屋里后,李老汉连忙抱过来三床被子,郑重的说道: “几位贵人,这李家村也没有杂货店,这些旧被褥你们先用着; 等老汉明天去京城买几床回来。” 朱樉浪忙说道: “不用了,这几床被子也抱回去吧,刚才我看到你们那屋里也就这么多铺盖; 总不能让孩子们连被子都没得盖吧。” “如果方便的话,给我们烧点热水就行,我们泡泡脚就睡了。” 李老汉无奈,只好把几床被子抱了回去。 当天晚上,大明皇帝朱厚照失眠了,他喃喃的问道: “老祖宗,我们大明的百姓都生活的这么难吗?” 朱樉听到朱厚照的问话,叹息一声说道: “这里的百姓靠近京城,生活还好一点,要是偏远山区的百姓恐怕会更难; 他们晚上最起码有土豆吃,有窝头吃。” 这个时候,内阁首辅杨廷和插话道: “陛下,我们大明军中没有失踪士卒这个说法,一场大战下来; 会有不少无法辨认尸体的士卒。” “他们都是为国尽忠,因此军中因大战而失踪的军士,统一按阵亡将士处理。” “内阁和户部,还有兵部每年都有对账; 这是有人把朝廷的恩典贪墨了。” “什么?” 朱厚照低声怒吼道: “杨阁老,李尽忠一家是被贪官污吏给坑了。” “还间接导致,朕也睡上了稻草炕。” 杨廷和苦笑一声说道: “陛下,怕的不是李尽忠一家,镇守九边的将士们,其余地方数十年已经没有战争; 只有辽东和朝鲜方向不时就会有战事。” “每年都有上千人的伤亡,要是他们阵亡以后都被上官这么处理了; 恐怕就要出大事了。” 朱厚照听到这里,脸色顿时阴沉起来,怒声道: “他们要是真敢这么干,朝廷的刀也该启封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