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枝没有急着回答,而是沉吟道: “明天恐怕不行,阿姨有事情要办,后天怎么样?” 庆希失望地垮着小脸儿: “可是后天我要去幼儿园呀。” “幼儿园?” 这三个字,唤醒了南枝的某些记忆。 对了! 南意还没上幼儿园! 按照常理来说,小孩子3岁就应该送去幼儿园了。 可南意都4岁半了! 此前霸占了南枝身体的攻略者,能养着南意不饿着就算良心未泯,又哪里会送他去什么幼儿园? 而南枝归来,也就才1个月多点的事情。 异世没有幼儿园,再加上回来后种种事情太忙了,又是拍摄又是赚钱又是回乡扫墓以及给攻略者留下的烂摊子扫尾…… 南枝到现在才想起来,顿时懊恼不已。 她对这块不太熟悉,心想都快4月了,开学季已过,要想插队进幼儿园恐怕没那么容易。 于是,她问起傅朝相关的事。 傅朝也觉得纳闷。 但他认定了南枝不是那种放任孩子不管的人,这背后肯定有其他原因。 便也没有多问,而是语气轻松而笃定地保证: “这件事交给我吧,到时候我把一一安排去小希的幼儿园,这样他们又能一起快乐玩耍了!” 庆希只明白了后面半句,当场欢呼起来! 南意倒是听懂了全部。 他的第一反应是紧紧攥着南枝的衣角,脸上流露出小小的慌乱: “我不要去幼儿园!我不要离开妈妈!” 南意巴不得24小时都和南枝黏在一起。 事实也的确如此。 现在陡然告诉他,要去上幼儿园,要离开妈妈…… 南意哪里能接受? 他好像快要被抛弃了,小脸儿惶恐,只无助地望着南枝。 好像妈妈一言就能决定他的生死。 南枝心都要碎了。 不过,她知道南意需要社交。 尤其是这次拍摄时发现的种种问题,都说明了南意缺乏和同龄人的交流,对于长久而言肯定不利。 但她没有轻易忽视南意的情绪,而是蹲下来,耐心安抚着他。 花费时间有些长。 好不容易让南意从尚未到来的分离焦虑里抽离,其他人提前到齐了。 南枝只得暂时摁下幼儿园的事,给傅朝丢了个眼神: “拍完再聊。” 傅朝点点头。 谢屿的视线不经意而至。 南枝对此毫无察觉。 她牵着格外安静的南意,寻了位置坐下。 其他人也跟她一样。 大家的状态都很松弛,坐在自家小饭馆里,像是朋友闲聊般,迎来了第二期的最后一次拍摄。 许霖首先宣布了任务结算。 虽说他们是联合起来开的小饭馆,但每个人的任务有各自细微的不同—— 首先是南枝。 她是破产小店老板,任务是将小店扭亏为盈,还清拖欠的房租3000元。 现在的任务进度,别说扭亏为盈了,那简直是点石成金! 不仅在第一天就轻松达到,她赚到的钱更是3000元的数倍! 任务轻轻松松完成! 然后是傅朝。 他抽中的身份是房产中介,不过现在已经转行,当起了饭馆的大堂经理。 目前看来做得不错,任务目标的“存钱给母亲买手机”,靠着南家小馆的分红轻松完成。 其次是戚佩儿。 她本该是甜品店的店主,现在甜品店合并成了南家小馆,从某种意义来说,也算是继续开着。 而她的任务是找出自家孩子的烦恼,她早早就利用了开店的业余时间完成了,仅仅排在南枝之后! 最后是谢屿。 他作为早餐摊老板,现在进阶成爆火网红餐厅的二厨,无论怎么看都算是高升。 他的任务就更简单了,“和孩子一起度过愉快时间”,光看谢安安成天笑嘻嘻的样子,就知道这任务完成得十分优秀! ……如此算来,4名嘉宾全部顺利完成任务! 摄像机后的许霖象征地拍了两下手掌,才郑重道: “根据直播间人气、观众投票、直播投票和任务完成度等多维度计算,我宣布本期最后的获胜者是——南枝!” 哗啦! 所有人都跟着鼓掌! 除了傅朝等嘉宾,还有镜头后的一应工作人员! 大家真心实意地为南枝南意道贺,对这个结果再认可不过! 南家小馆因南枝而存在。 除了她,还有谁更有资格当第一? 此时,许霖宣布了奖励: “接下来节目组会以南枝和南意的名义,向贫困山区捐赠一所希望小学!” 这下所有人都很吃惊。 包括南枝在内! 南意等崽崽们是不懂希望小学的意义,所以听得迷迷糊糊的。 只有傅朝惊呼出声: “看来咱们节目赚得不少啊!” 上期获胜的是他,光论奖励的金额那就不是一个水准! 不过傅朝没觉得不平衡,反而挺为南枝南意高兴。 他怕后期会引来争议,便特意多解释了句: “这是好事!反正获益的是山区孩子们!” 这话谁来说都不合适,只有傅朝来说最有用。 果然,在后期节目播出时,这句话让很多想骂节目组偏心的人选择了闭麦。 南意本来沉浸情绪里。 突然被大家祝贺了,他也没有反应过来,傻乎乎地问妈妈是什么意思。 “就是节目组的叔叔阿姨们以我们的名义做了好事。等一一以后有能力了,也要记得多做好事,好吗?” 南意听得似懂非懂。 但这不妨碍他的用力点头。 大家看到南意可爱的反应,纷纷露出善意的哄笑。 庆希更是高高举起手: “我也要!我也要和一一弟弟一起!” 傅朝嫌弃又好笑地扶额: “你这小家伙听明白了南枝阿姨说的什么吗?” 庆希诚实摇头: “没听懂。” 傅朝很想把自家小侄子塞回家里去。 而其他人都哈哈哈大笑得欢快。 小小的戚章同样没听懂。 但他不管那么多,反正拿出了好兄弟的义气,拍着胸口: “我也一起!安安,你也一起吧!” 谢安安抿着笑,细声细气地应道: “好呀。” 于是大家笑得更厉害了。 在欢乐的气氛里,节目录制接近尾声。 “第二期的拍摄就到这里!我们半个月后再见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