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可尼获得诺奖后的几天,伦敦突然来了很多人。 不仅有物理学术圈的,还有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人,以及企业界的老板和工程师等。 但无论是谁,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。 那就是关注第一届布鲁斯会议,并从中得到各自想要的。 物理学家们希望在大牛云集的伦敦,多参加几次研讨会,和同行交流经验。 因为本次会议只持续3天,讨论的都是物理大方向,所以细节问题不会太过深入。 而会议结束后,全世界物理学家汇聚在伦敦,大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好机会。 伦琴、居里夫人、卢瑟福等都可以组织各自专业领域的小型会议,讨论最前沿的进展。 李奇维已经放出话来,凡是想举办专业会议的,费用他都出了。 此举一出,立刻吸引更多的物理学术人员来伦敦了。 而其它自然科学方向的人,就没这个待遇了。 他们都是来学习经验的。 如今物理学的知名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化学、数学等其他学科。 普通人不管教育程度如何,一定能扯上几句相对论。 但是从没听过有谁讨论复变函数的。 所以这些领域的大佬们都想学习李奇维,提高本领域的话语权。 其中化学走的最远。 原来索尔维知道李奇维举办了这么高端的会议后,当即从比利时赶来了伦敦。 对着李奇维就是一阵软磨硬泡。 六七十岁的人了,对科学还有这么强烈的热爱。 手里的钱怎么都花不出去。 李奇维直接建议他可以举办化学会议。 真实历史上,索尔维会议是分为物理和化学两部分的。 如今物理被李奇维单独截出来了,索尔维还能组织化学会议。 李奇维把第四届化学诺奖得主拉姆齐(第187章)介绍给了索尔维认识。 让他们筹备化学的高端会议。 因为接下来化学即将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,爆发出属于它的独特魅力。 除了学术圈的人在关注本次会议,产业界的人也在关注。 不过他们关注的点不是物理本身,而是它附带的各种价值。 自从李奇维提出“科技公司”的概念后,这个词语彻底火了。 它和传统的经营烟草、酒水、粮食、陶瓷等公司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 科技公司的特点就是垄断、高利润、技术密集。 酒水生意谁都能做,但无线电产品就不一样了。 没有深厚的技术底蕴,想都不要想这种东西。 而现在全世界最聪明的脑袋,都集中在伦敦了。 这些嗅觉敏锐的企业家们,自然觉察到了机会。 一定要和这些科学家们打好关系,保持友谊,万一哪天对方就能发表一个价值千金的专利。 所以,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让这些天的伦敦,成为了世界的科学中心。 这里有最前沿的科学理论,有最先进的科技产品。 最重要的是世界上有最聪明的人! 1909年10月29日,伦敦最豪华的酒店,朗廷酒店。 这家开业于1865年的酒店是全欧洲第一家豪华酒店。 英国皇室的某位王子,曾亲自主持该酒店的揭幕仪式,酒店背景可见一斑。 朗廷酒店历时一年零三个月,耗资高达30万英镑,是欧洲第一家有10层楼高的超级豪华酒店。 酒店使用的是意大利的工艺和设计,天花板和地面都有白金和宝石点缀。 酒店的公共区域铺设了巨大的挂毯和墙纸,使用大理石和丝绸装饰其上。 在1890年时,酒店就安装了电话,并且还配了20多条专线,保证线路畅通。 不仅如此,酒店还配备了电梯。 每个房间内都有抽水马桶、空调、电灯等设施。 要知道,这可不是后世啊,而是在19世纪末的维多利亚时代。 因此,朗廷酒店是此时英国上流社会的人最喜欢下榻的地方。 所以,当普朗克等一行人走进酒店后,还是被李奇维的手笔震惊了。 虽然以在场人的身份和地位,不会被酒店的豪华吓到。 但只是开个会议而已,这些老前辈们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浪费。 他们的学术成就不会因为酒店的高端与否而改变。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,这也表明了李奇维对他们的尊重,和对本次会议的重视。 因此,大家也都欣然接受了。 不过,普朗克还是忍不住劝诫了李奇维一下。 “布鲁斯,这里是不是有点过于豪华了。” “费用肯定不低吧。” “你完全不需要这样。” 老师果然第一时间为学生考虑。 普朗克虽然是大学教授,但是以他的工资,恐怕也只够在这里住十几天的。 对他而言,这里不重要,但确实很奢侈。 李奇维笑道:“教授,这都无所谓。” “你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批人。” “那些不要脸皮的政客们,都能经常来这里,我们就更应该来了。” 李奇维的回答让普朗克顿时语塞,哭笑不得。 这个弟子果然和传闻一样,率性洒脱,对政治有一种本能的厌恶。 于是,他也不再矫情。 说白了,就是一个酒店而已,以他们的身份地位,就是皇宫也轻易去得。 但爱因斯坦、郎之万等人就不一样了。 他们现在还没有功成名就,到了这里免不了稀奇一番。 李奇维把各位大佬聚在一起,让大家互相认识。 这里的人几乎全都是熟悉面孔,很快氛围就热烈了起来。 说来奇怪,自从李奇维回国后,物理学界好像就很少组织会议了。 尤其是这种高端专业的会议,更是一次没有。 仿佛只有李奇维才能把大家聚在一起。 他的身上有一种魔力,让人无条件地信任他。 在场的人都庆幸,物理学界出了李奇维这样一个天才和妖孽。 不然现在的物理学还只停留在熟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上。 真实历史上,情况就是如此。 所以索尔维会议才显得意义非凡。 真理和知识永远是在交流中不断完善的。 像牛顿那样的人,闷头咣咣一通操作,创造各种伟大成就,只是历史中的特例,几千年难出一个。 众人一边交流闲谈,一边享受着下午茶,朗廷酒店也是英式下午茶服务的发源地。 这时,莫里斯·德布罗意走了过来,手里拿着一杯红酒。 “布鲁斯教授,你好,我是莫里斯·德布罗意。” 李奇维闻言和他轻轻碰杯。 “你好,公爵大人,欢迎你的到来。” 莫里斯·德布罗意笑道:“布鲁斯教授,还是叫我莫里斯吧。” “在这个充满学术气息的地方,我的公爵身份反而显得无足轻重了。” 李奇维笑道:“莫里斯,你的家族为法国立下了汗马功劳。” “如今,你又在科学界大放异彩,德布罗意家族真是让人羡慕啊。” 果然,商业互吹就是能让人心情愉悦。 还是吹的对象还是如日中天的布鲁斯教授。 莫里斯很开心,以李奇维的身份,完全没有必要对他阿谀奉承。 他私下里曾借用家族的力量,调查过李奇维。 不查不知道,一查吓一跳。 人家在国内是皇帝的老师,还是清国的教育大臣兼国家直属大学校长。 换算到英国这边,大概就是教育部长,兼牛津大学校长。 这身份就有点太高了。 以德布罗意的家族情况,也不得不礼遇。 所以,莫里斯没有倨傲,而是摆低姿态。 “布鲁斯教授,你说笑了。” “哎,我的头脑太笨了,虽然我很喜欢物理学,但是它太难了。” “我最近在研究X射线,发现要想证明它是电磁波,实在太难了。” 李奇维笑道:“慢慢来,也许未来德布罗意家族会出现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。” 莫里斯闻言笑道:“要是论聪明,我的弟弟路易·德布罗意超过我很多。” “我本来今天是要把他带来的,即便不能参加会议,感受一下气氛也好。” “谁知道那小子现在沉迷文学,竟然对物理学一点也不感兴趣。” “文学这种无病呻吟的玩意有什么用。” “我们德布罗意家族以军功起家,靠的是纯粹的力量。” “如今科学才是最强大的力量。” “谁不学习科学,谁就会被淘汰。” 李奇维笑着附和几句,“我相信你弟弟一定会改变的。” 看来这个莫里斯公爵果然心思单纯,怪不得会沉迷科学。 不过这年头,所谓贵族也只剩下头衔和荣誉了。 法国人可是杀了不少贵族。 很快,众人在交流完毕后,就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了。 他们要养精蓄锐,为明天的会议做好准备。 ----------------- 1909年10月30日上午9点,第一届布鲁斯会议在伦敦朗廷酒店正式召开。 会议主持人是第二届物理诺奖得主洛伦兹,记录员是玻尔和莫里斯·德布罗意。 三人相互微微点头,他们是这次会议的“保障者”。 按照会议流程,首先由李奇维发表题为“经典物理学与现代物理学”的主题演讲。 接着,会议将以专题的形式,依次讨论当今物理学最前沿的几个方向。 这些方向,在昨晚的讨论中,大家已经基本确定了下来。 也许会有一些细节方面的修改。 最后,由主持人洛伦兹进行总结。 会议的所有内容,都将对外公开,给所有同行对未来物理学的发展提供参考。 虽然朗廷酒店内,此刻只有十几位物理学家。 但伦敦境内来自世界各地的物理学者们,都把目光牢牢地看向这里。 这家豪华的酒店内,或许将见证和诞生更璀璨的物理学。 不少人甚至心中期待,那个最喜欢发表预言的布鲁斯,这一次,会不会发表更加惊世骇俗的预言。 会议开始!举世瞩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