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书屋小说网>穿越历史>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> 第358章 这不是物理竞赛,这是国与国的科学战争!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58章 这不是物理竞赛,这是国与国的科学战争!(1 / 1)

樱花国,东京帝国大学。 长冈半太郎自从英国回来后,逐渐将重心放在了培养年轻后辈上。 第二届布鲁斯会议,让他见识到了什么是当世物理第一人的风采。 李奇维那霸天绝地的恐怖实力,让长冈骇然无比。 从此,他再也没了和李奇维争雄的心思,二者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存在。 甚至于,连李奇维培养出来的学生:玻尔、钱五师等人,都是他不能望其项背的大佬。 而且回来后,仁科芳雄也变得更加内敛了,没有了以前的那种锋芒毕露。 可见这个年轻人被打击的不轻。 “希望他能知耻后勇,全心为帝国物理事业奋斗。” 长冈半太郎心中微微叹息一声,随即不再去想追赶李奇维的事情了。 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李奇维回亚洲,建立科学之城一事。 这件事就是当前亚洲科学界最受瞩目的工程。 作为那个男人的根基,科学之城的未来会演变成什么样,所有人都非常期待。 看到长冈半太郎叹气的石原纯,笑着问道:“老师,可是在为李教授而苦恼。” 长冈叹道:“我是怕仁科受到打击。” “他之前问李奇维教授的问题,估计会对他产生心灵阴影。” 石原纯点点头。 仁科芳雄应该是目前樱花国的最强物理天才了。 关于他的问题,樱花国物理学界也都很关心。 “李奇维教授根本就是超人的存在。” “别说是我们樱花国,连欧洲那边那么多科学巨擘,也只能被压一头。” “想着超越这样的人,确实有点太难了。” 长冈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,于是问道: “石原,你现在已经是东北帝国大学的教授了,最近有没有发现什么好苗子。” “现在婆罗洲的科学之城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,我估计四五年之内,应该就能建好了。” “到时候,我们樱花国肯定要派人去那里进修。” 今年34岁的石原纯,在长冈的推荐下,担任了物理学教授。 他如今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热血上头的年轻人了,开始变得成熟稳重。 他知道自己的天赋属于二流,因此和老师一样,石原纯现在把精力主要放在培养学生和翻译著作上。 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论文原文,就是他一字一句翻译后,引进樱花国内的。 如今已经成为了研究生部的教学和研究资料。 因此,长冈现在对待这个学生,也变得更加平等和尊重。 石原纯说道: “要说好苗子,确实有一些,但是距离真正的天才,还是差一点。” “不过,我想他们应该都会成为帝国科学事业的中坚者。” “再伟大的领袖,也需要一批追随者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。” 长冈半太郎点点头。 他也只是随口一问。 物理天才何其难得。 华夏四万万人口,也才出了一个李奇维而已。 能发现一个仁科芳雄,已经很难得了。 他不敢奢求更多。 这时,石原纯继续说道:“老师,您知道印度的泰戈尔带队访问科学之城的事情吗?” 长冈道:“我知道。” “怎么了?” 石原纯道:“听说李教授对于泰戈尔带去的两个人赞不绝口。” “一个叫玻色,一个叫拉曼。” 长冈半笑着说道:“印度那个国家不足为虑。” “一个连独立主权都没有的国家,你以为他们的科学能发展到什么程度。” 甚至他开玩笑地说道:“要是亚洲能举办一场科学类比赛,谁强谁弱就一目了然了。” 石原纯笑道:“这倒是是个好主意。” 长冈又说道:“我已经写信给李奇维教授了,准备过段时间去科学之城拜访他,并且邀请他来樱花国讲学。” “如今欧洲爆发战争,正是我们亚洲科学崛起的好机会。” “连美国那么强大的工业国,都被称为科学的盐碱地。” “可见基础科学实力,和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并没有直接的关系。” “所以我们樱花国完全有追赶上甚至超越的机会。” 就在二人交谈时,忽然,仁科芳雄走了进来,他的手里还拿着两份报纸。 仁科芳雄略带激动地说道: “长冈教授,石原教授,你们快看这个消息!” 二人纳闷,仁科很少会有这样的神态。 于是,他们接过报纸,想要看看有什么大新闻。 很快,二人同时发出一阵惊呼。 报纸上赫然写的是第一届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公告。 石原纯惊讶无比,没想到老师竟然一语成谶了。 就在刚刚,他们还谈论到比赛的事情呢。 这也太巧了。 石原纯连忙展开报纸,仔细地浏览比赛的具体事项: 第一届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将于1916年7月份举行,地点在婆罗洲科学之城。 此后,每隔两年举行一届。 这是一项面向全球所有国家的赛事。 参赛队伍以国家为单位,展开物理学的竞赛。 根据规定,每个国家至多可以派出一个代表团,最多由五名参赛者和两名陪同人员组成。 其中参赛者可为中学生或者是大学生,研究生在读及以上学历者,不可参与比赛。 代表团团长则必须是物理学教授或者讲师,能够负责解决比赛中遇到的问题。 报名时间截止为1915年12月31日。 一旦错过,不可再增加。 竞赛分两天举行。 第一天是3道理论计算题,另一天是2道实验题,中间有一天的休息时间。 每题满分是10分,个人总分是50分。 第一届竞赛题目由布鲁斯·李教授亲自出题。 内容主要包括物理学中的四个部分:力学、热力学、光学、电磁学。 将根据比赛成绩,分别授予个人金牌、银牌、铜牌的奖励。 同时,还将根据参赛者平均分计算出团体成绩,评选团体第一名。 这也是各国的名次,体现出该国的青年物理学水平,是巨大的荣耀。 另外,个人第一名还会获得布鲁斯教授准备的神秘大礼。 礼物具体是什么,在颁奖仪式那一天才会正式揭晓。 但无论那是什么,那可是布鲁斯教授的礼物啊。 有谁能不疯狂! “呼!” 当石原纯看完所有的内容后,不禁内心震撼。 “李奇维教授实在是大手笔!” “他这是要模仿奥林匹克运动会,打造属于科学界的狂欢运动!” “要是能在这种比赛上拿到第一名,获奖者的名气得多么大啊。” 石原纯激动了。 虽然他早已过了参赛的年龄,但是他可以带自己的学生去参加啊。 现在的樱花国,也只有他本人和长冈教授有资格带队。 仁科芳雄虽然是天才,但是他的资历太浅了,现在还不能代表国家出战。 要是他辅导的学生能够获奖,乃至于樱花国获得第一名。 那...... 嘶! 石原纯已经开始想入非非了。 长冈半太郎倒是能够保持镇定,虽然他也被震惊的不轻。 这个比赛可以说是开创了科学界的先河。 从来没有任何类似的案例。 国与国之间进行直接进行科学水平的较量? 虽然说大学生的水平,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全部水平。 但是管中窥豹,年轻一代就是未来。 甚至可以说,这个物理奥赛,就是对各国物理学发展潜力的摸底和评价。 绝非普通意义上的比赛。 长冈半太郎感慨道:“李奇维教授总是能做出惊天动的举动。” “这个消息肯定会在科学界引起震荡吧。” 忽然,他面色严肃,对着石原纯说道: “石原君,这一次比赛就要拜托你了。” “我希望由你带领樱花国团体去参加比赛。” “记住,这不是比赛,而是战争!” “是国与国之间,关于科学的战争。” “帝国必须赢!” 作为樱花国物理学界的扛把子,长冈是肯定不会亲自带队的。 毕竟这是大学生之间的比赛,而不是评选最强物理学家。 而且长冈很自信,这次比赛选人的决策权肯定是在自己手里。 因为这是物理学的比赛,还是大名鼎鼎的李奇维教授举办的比赛。 整个樱花国,只有他长冈才是最接近那个男人的人。 决定权非他莫属。 石原纯神色激动,大声吼道:“嗨以,教授,我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!” 这时,仁科芳雄忽然说道:“长冈教授,石原教授,我也想加入其中,辅导学生参赛。” 他此刻内心热血沸腾。 仁科芳雄就喜欢这种纯粹的比赛,不然他也不会妄想挑战李奇维。 一切凭借分数说话,谁牛谁菜一目了然。 长冈半太郎看了他一眼,知道他内心的想法。 于是,他说道:“可以。” “这次比赛的内容范围已经给出,而且还有一些例题。” “你们现在就可以开始训练学生,熟悉这种题目了。” ----------------- 第一届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消息,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世界。 最疯狂的无疑是那些物理专业的大学生们。 他们已经习惯了被那些顶级物理学家们的理论所震撼。 却从来想过自己竟然会成为主角。 在全世界的瞩目下,代表国家,与其他国家的天才们同台竞技。 想想就让人激动的无法自拔。 一旦获奖,那种荣誉足以让任何人颤抖。 虽然此时的欧洲仍然还处于战火之中。 至少在1916年7月之前,大家还看不到有停战的希望。 但是各国的物理学家们仍然感觉到振奋。 他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,说服政府参加这场科学领域浩大的盛世。 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,第一次举办的世界性学术比赛。 它的意义实在太重大了。 德国,爱因斯坦叹息道: “布鲁斯举办的这个比赛,不知道德国能不能参加。” 一旁,劳厄的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,他也不确定。 “我们可以一起去找普朗克教授商量。” “哪怕只派出一名老师一个学生,也是能参赛的。” 虽然他们本人不能参加比赛,但这场比赛的意义十分重大。 或许第一届会举办的比较粗糙,参赛的国家也很少。 但他们都相信,这个比赛在未来一定会成为全球最知名的科学类竞赛。 甚至于以后还会有数学奥赛、化学奥赛等等。 爱因斯坦佯怒道: “等布鲁斯回到欧洲后,我一定要当面问他,是不是故意选择这个时间点。” “就是害怕我们欧洲把金银铜牌给包揽了。” 劳厄笑道:“我感觉布鲁斯教授很有可能做出这种事。” “他恐怕是故意想提高亚洲在科学领域的地位。” 爱因斯坦呵呵一笑。 “我不会让他的奸计得逞。” “最近我发现了几个物理天才。” 美国,芝加哥大学。 如今迈克尔逊教授渐渐退出了学术圈。 现在美国物理学界以密立根为核心。 此刻,他和哈勃正在讨论第一届物理奥赛的事情。 “这一次,我们美国必须参加。” “这正好是我们美国展示实力的机会。” 哈勃笑道:“我很好奇,布鲁斯教授准备的神秘礼物到底是什么。” “难道他要收下第一名当自己的博士生,亲自培养?” “那确实称得上是大礼了。” 密立根笑道:“布鲁斯教授的心思谁都猜不准。” “本来我以为他回到亚洲后,会像之前那样沉寂一段时间。” “没想到,他竟然频频搞出这么大的动静,牵动无数人的神经。” 哈勃羡慕道:“这就是布鲁斯教授,他永远是科学的中心。” 第一届物理奥赛,对于亚洲国家而言,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机遇。 因为在平时,科学界根本不可能有这些国家的声音。 在这个时代,欧洲才是科学的中心,所有的成果都在那里诞生。 然而现在,李奇维却给了一次机会。 虽然仅仅是大学生的物理竞赛,但是也能代表一国的科学底蕴了。 因此,所有国家都在默默准备,想要一鸣惊人,在全球科学界发出自己的声音。 哪怕只能获得一枚铜牌,那也是了不起的荣誉了。 此刻,华夏。 教育部下属科技司的司长,许寿裳,此刻正满面愁容地和周豫才诉苦。 民国初期,政府中还没有科技部。 和科学技术相关的业务,都是归教育部下的科技司管理。 所以,第一届物理奥赛的事情,就落到了许寿裳的头上。 然而,他却遇到了一个难题。 “豫才,你说黄埔理工大学的学生,是属于我们呢,还是属于布鲁克王朝呢?” “呃。”周豫才闻言有点懵逼,这件事还真得说清楚才行。 他仔细想了一会说道: “婆罗洲的三所大学,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是南洋的。” “但是李奇维教授还有少部分学生,他们目前还都是华夏籍。” “严格来说,他们肯定是华夏人。” “寿裳,你可以这样想。” “第一届物理比赛,它的主办方是婆罗洲的布鲁克王朝。” “布鲁克王朝在国际上也是一个单独的国家。” “但是由于特殊的关系,该国委托李奇维教授,全力负责本次赛事。” “也就是说,李奇维教授本人是不能与比赛有任何关联的。” “他不属于任何一方,他甚至都不能指导学生。” “而黄埔理工大学华夏籍的学生们,作为留学生,在婆罗洲留学,自然是能够代表国家比赛的。” 经过了周豫才的梳理,许寿裳果然清楚了很多。 幸好周豫才之前去了一趟古晋,所以才能了解的这么清楚。 “那这么说,我需要赶紧联系一下李奇维教授了。” “和他商量一下参赛者的名单。” 不怪许寿裳着急,而是这件事干系实在太大。 作为教育部的官员,他很清楚现在国内的大学教育情况,甚至还比不上前清时期。 他实在没有把握让华夏的学生参赛。 万一最后拿个倒数第一名,许寿裳觉得自己的仕途可能就到头了。 只有黄埔理工才能带给许寿裳安全感。 周豫才点点头,显得非常睿智。 “嗯,你确实需要和李奇维教授通个气。” “这次的比赛,虽然其本身并非一件特别大的事,但是它代表的意义实在太重要了。” “这是华夏第一次,在科学技术领域,和世界各国公开公平地较量。” “一旦华夏学生获得个人第一名,或者是团体第一名,那简直能极大地提高民族自豪感。” “甚至获奖者都会被当成民族英雄看待。” “说到底,还是这几十年来,我们被压的太惨了,需要一次酣畅淋漓的发泄。” 许寿裳听完周豫才的分析后,也被感染的热血澎湃。 这一次,华夏只能赢,不能输! 他相信以李奇维教授的为人,绝对不会偏袒华夏,肯定会保持公平公正。 换句话说,华夏并不能依靠李奇维教授走所谓的后门。 但是那些在黄埔理工学习的华夏天骄们,一定不会让国家失望。 许寿裳跟何育杰打过几次交道,他深知黄埔理工的水平,简直比国内强了一大截。 那是公认的亚洲第一,连樱花国的大学都比不上。 “华夏的科学腾飞,就从这次比赛开始了!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