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奇维到了广州后,直接就去了自家老宅。 李家虽然全部搬到了婆罗洲,但是老宅并没有卖掉。 一方面,家族也不缺这点钱。 另一方面,则是李奇维的父母毕竟是传统华夏老人,故乡所在是万万不可丢失的。 等到哪一天国内太平了,也许就再搬回来。 有房子在,就是一个念想。 李宅这里依然还有一个老管家,带着几个小厮,负责房屋的日常维护。 平时李家有人从婆罗洲回来,就能随时入住。 此刻,李奇维坐在太师椅上,享受着难得的安逸。 “孙伯,你再收拾出两间房间,给正阳和秀亭住。” “我在广州估计会待上几天。” 今年六十多岁的孙伯,身体还算硬朗,他为李家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了。 李庭照不忍他一把年纪还来回奔波,于是就让他看守老宅。 “好的,三少爷。” “酒菜我已经让厨房开始做了,半个小时后就能好。” 李奇维点点头,他暂时还不饿。 忽然他看到孙伯有点欲言又止的样子,于是笑着说道: “孙伯,你不是外人,有什么话就说吧。” 孙伯于是不再犹豫,说道: “说出来不怕少爷你笑话。” “我那小孙子知道你回来后,闹着让我求少爷见他一面。” “也不知道他抽了哪根筋,都快毕业了,不想着工作,就想这些有的没的。” 李奇维轻轻一笑。 “这有什么。” “孙伯,你让他过来吧。” 很快,孙伯就带着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进来了。 正是他的孙子,名叫孙海。 孙海穿着这个时代特有风格的学生服,看起来神采奕奕。 旁边的孙伯虽然嘴上严厉,但是眼神中充满着溺爱。 他是从苦日子中过来的,当然知道孙海的日子多么幸福。 而儿孙后辈的幸福,远远比他本身的幸福更重要。 这种观念说不好是对是错,但却是中华民族能够源远流长的底层逻辑。 孙海见到李奇维后,两眼放光,脸色潮红,显得极为激动。 “三少爷,我叫孙海,目前是广东大学大四的学生。” “我明年就要毕业了。” “今天听到王校长说您来广州的消息后,我立刻就赶回来了。” 果然是年轻人,激动起来和连珠炮一样。 把自己的什么信息都交代了。 而孙海口中的王校长,就是王季烈。 当初王季烈对前清官场大失所望,于是在李奇维的邀请下,任职黄埔理工大学的教授。 后来黄埔理工搬走后,王季烈没有跟去,并在李奇维的建议下,进入广东大学任职。 有了李奇维的支持,等到民国后,王季烈就顺利成为了广东大学的校长。 他也终于摆脱了真实历史上,赋闲在家研究昆曲的无聊未来。 如今才43岁的王季烈,可谓是意气风发,前途远大。 之前在广州码头迎接李奇维的人就有他。 并且李奇维已经答应对方,明天就去参观广东大学,这也是来时的计划。 “哦,孙海,没想到你还是广东大学的高材生。” 李奇维一边说,一边朝孙伯笑道:“孙伯,你家里可是出了一个千里驹啊。” 孙伯老脸绽放出骄傲的笑容,但是嘴上却说道: “都是托少爷的福,不然这小子哪有什么资格上广东大学。” “王校长知道孙海是李家的下人后,对孙海很是照顾。” 李奇维点点头,以他和王季烈的关系,这都是小事一桩。 “那也是孙海自己争气。” 说罢,他又面向孙海问道:“孙海,你爷爷说你想见我?” “怎么,是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了吗?” 此刻,孙海还处于兴奋之中。 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见到李奇维,但是那时他还只是个孩子。 他无法理解眼前的三少爷到底是何等存在。 只知道所有人都无比尊崇。 直到他成年后,上了大学,才逐渐感受到三少爷的地位是多么的恐怖。 当周围学生知道孙海和李教授的关系后,全都一阵惊呼和羡慕。 “孙海,你是不是能经常见到李教授啊?” “孙海,你老实说,李教授有没有单独指导过你?” “羡鸡紫,那天我看到校长单独叫了孙海去办公室。” 诸如此类的问题,让孙海既开心又失落。 失落的是,自从他真正懂事后,就再也没见过三少爷了。 今天,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。 而且,他确实有着自己的困惑,不然,他也不敢无事就来打扰李奇维。 “少爷,我今天来,主要是问您关于我毕业出路的事情。” “我自己感觉有点迷茫,想请求您指点指点我。” “哦?”李奇维来了兴趣,他觉得孙海很上进。 本来他还担心这小子是来攀关系的,那他就会大失所望。 虽然碍于孙伯的关系,李奇维不会说什么,但也就到此为止了。 没想到对方竟然是这个问题。 于是,他鼓励着说道:“说说你的困惑。” 孙海从激动中平静下来,组织好语言后,开始说道: “我本科学习的专业是物理学。” “大学期间,我每次的考试成绩都在中等水平。” “明年6月份,我就要毕业了。” “现在的我,有三条路可以选。” “第一条,是王校长建议我的。” “他让我今年不要放松,继续努力功课,争取能读上研究生。” “黄埔理工大学和广东大学合作,在老黄埔那里合办了研究生院。” “明年会是第一次招生,王校长想让我试一试。” 李奇维听后微微点头。 当初黄埔理工大学搬到婆罗洲后,长洲岛上的那些教学楼、实验楼等建筑肯定不会拆除。 所以,原学校一直就被封存着。 等到李奇维去年回国后,黄埔理工大学开始建研究生院了。 何育杰忽然想起了国内的黄埔,于是,他干脆一合计,和王季烈商量,在国内也合办一个研究生院。 这个研究生院也将会成为华夏第一个,现代意义上专门培养研究生的地方。 学校都是现成的,只要稍微改造就行。 所以,研究生院明年就可以开始招生了,并且主要就是招收华夏的大学毕业生。 研究生院目前挂名在广东大学名下。 因此,孙海去读研究生,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。 王季烈所说的试一试,恐怕是另有所指。 李奇维脑海里想着这些,却没有打断孙海,听着他继续说。 “第二条路,是我父亲建议我的。” “他认为我应该早点出来工作,赚钱养家结婚生子才是正道。” “山河集团在国内有不少的分公司和投资公司。” “我之前在其中一家高端钢铁厂实习过。” “那个老总和我说,要是我毕业后愿意过去工作,他可以给我开高于市场价20%的薪水。” “至于最后一条,则是我的同学建议我的。” “他们建议我去美国留学。” “虽然美国的大学不是最好的,但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工业强国。” “在那里,能见识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种工业机器。” “而且那里华夏留学生很多,也有个照应。” 孙海一口气说完三条选择后,眼神真挚地看着李奇维说道: “少爷,您能帮我参谋一下吗?” “我现在很纠结,不知道改选择哪一个。” 李奇维听完孙海的问题,觉得一阵恍惚。 此刻,他才发现,自己离普通人的生活已经太远了。 远到他都忘记了孙海的纠结,他曾经何尝没有过呢。 他回国后见到的人,要么就是立志改变华夏的,比如李乐亭。 要么就是高智商人才,比如竺可桢等。 但是这些都是少数人,都是国内万里挑一的人中龙凤。 而如孙海这样的年轻人,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底色。 诚然,孙海目前拥有的,比那些连学都上不起的穷苦人家孩子要好很多。 至少,他还有很多的选择,而且每一个选择都有光明的未来,至少保证他活的有尊严。 但是,国内的教育、科学、工业等事业,能蓬勃发展的主力,还是孙海这样的人。 他们有科学基础,受过良好的教育,能够操作机器,理解高端工业体系的运作。 他们才是华夏科技崛起的中坚力量。 领袖指明方向,而道路却是由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开辟的。 这时,李奇维问道: “孙海,你当初为什么选择物理学作为专业?” 孙海有点不好意思,挠了挠头,说道: “我是因为少爷你,也就选物理了。” 李奇维会心一笑,这孩子倒是很实诚。 这恐怕才是普通人的真实情况。 没有什么远大的梦想,也没什么兴趣爱好,走一步看一步。 你要说适合干什么,什么都能干点。 但你要问哪个干的好,抱歉,哪个都做不到最顶尖。 但是,这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废物,就是垃圾。 在他们自己的世界,自己的家族,他们永远是顶梁柱。 只有天才组成的世界,恐怕天才们早都饿死了。 此刻,李奇维已经明白孙海的诉求了。 他简单地思考了一下。 以孙海的天赋来看,如果他继续从事科研工作,继续深造意义不大,最多是在履历上镀金。 不管是在广东大学研究生院,还是去美国留学,本质都一样。 而且王季烈没有建议孙海去黄埔读研究生,恐怕就是断定孙海过不了考试那一关。 何育杰对黄埔理工的研究生招生非常谨慎。 不是真正的天才,几乎很难通过。 因为他不想毁了黄埔这块招牌,所以必须严进严出。 而广东大学研究生院就不同了。 在国内,这还属于稀罕事物,连知道的人都不是特别多。 所以,入学难度就小了很多,目前还属于试点阶段。 因此,李奇维说道: “孙海,我给你的建议是,选择第二条路。” “你爷爷年纪大了,你父亲身体也不好。” “这个时候,你就应该站出来,撑起这个家。” 孙海听完低着头,身体微微颤抖。 “我知道,你很羡慕你的某些同龄人。” “他们和你一样大,却已是国内的风云人物。” “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,参与的都是革命这样的惊天动地的事业。” “最不济,也能在报纸上发表犀利的文章,针砭时弊。” “而你自己,却只能到一家钢铁厂当员工。” “你的心中肯定有不甘吧。” 孙海抬起头,眼睛已经开始微微红了。 “你之所以纠结迷茫,不是因为你选不好。” “而是你觉得哪一条路都不能达到你所期望的样子。” “但是。” 李奇维忽然提高了声音。 “认清自己,接受自己,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。” “你没有物理天赋,没必要因此而失落,更不用强行去提高学历。” “你能把自己的家撑起来,让父母放心,让未来的孩子开心快乐。” “这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。” “改变世界的人固然值得羡慕,但你自己永远是自己的救世主。” “而且,即便你真的想做研究,哪里都可以。” “爱因斯坦你知道吧。” “他的很多成果,都是在专利局里当小职员时想出来的。” “所以,认真对待自己做出的选择。” “先有小家,才有大家。” 呼! 李奇维对孙海所说的,全是肺腑之言。 他没有以高高在上的视角,讲什么国家大义,什么每个岗位都是平等的。 因为这完全就是胡扯。 差距就是差距,再美化也是差距。 既然都一样,那为什么不能“我当国家XX,你去扫垃圾呢。” 但是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家。 国家的强盛,不需要普通人怎么怎么样。 只需要他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了,日子过好了,国家自然就强盛了。 今天炼一炉钢,明天织一匹布。 在你赚钱养家的同时,国家就已经在慢慢变强大了。 此刻,孙海终于看清了前方的路。 他郑重地说道: “谢谢三少爷,我明白了。” 一旁的孙伯心疼地看着自己的孙子。 他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。 当然知道年轻人最幻想的是什么。 但是。 “小海啊,这个世界上,天才永远是极少数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