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奇维的论文,就好像往平静的水面,扔下一块巨石。 物理学界瞬间动荡起来。 所有人都知道,那个曾经的盛世又回来了。 劳厄、钱五师、布拉格、索迪、玻尔...... 他们都是在上个十年崛起的。 而现在,新的时代正在朝众人招手。 又有谁可以一鸣惊人,成为弄潮儿。 美国,芝加哥大学。 康普顿震撼地看着手中的论文。 没有任何人可以形容此刻他的心情。 宛如火山爆发,海啸滔天。 他的灵魂都在嘶吼。 那是兴奋到极致的表现。 他的语气忍不住颤抖。 “吴,你看见了吗,看见了吗?” “布鲁斯教授从理论上给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解释。” “我们的方向没有错!” “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。” 吴有训由衷地为康普顿感到开心。 作为物理领域的天才,他很清楚康普顿背负着什么样的压力。 在美国目前物理水平下,康普顿的选择无疑是让人不可理解的。 很多人觉得他有点傻,专门找不容易出成果的课题。 只有密立根这样的大佬,才能发现他的坚持和才华。 但是对方也只能给出鼓励,给不了实际的指导和建议。 因为太难了! 然而现在,他们俩终于发现了一丝曙光。 吴有训也有点失态了。 这篇论文的发表,他比康普顿更加地激动。 因为这很有可能会改变他的命运。 “康普顿,我看见了。” “我们的实验终于能有方向了。” “现在只要通过实验,验证光具有动量就可以。” “如果通过计算,发现它满足公式,那么就能证明光确实有粒子性。” “而且,关于实验,我已经有了一个想法。” 康普顿听到这个消息,瞪大了双眼,满脸不可思议。 他连震惊都忘了。 “上帝啊,这也太天才了吧。” “刚看完论文就有灵感了?” “这就是物理奥赛个人金牌得主的天赋吗?” “恐怖如斯!” 康普顿期待地问道: “吴,你有什么想法。” 吴有训看着论文,眼中好似有精光乍现。 上面的公式仿佛蠕动了起来,飘荡在他的思维之海中。 “如果想要验证光的动量,那最好是做碰撞实验。” “布鲁斯教授曾说过一句话:现代物理学的一半发现,都是通过撞击得到的。” “比经典的α粒子撞击金箔,从而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。” “所以,我们的实验也应该是从撞击角度切入。” “而且为了保证能够检测到光的动量,那么它的能量就必须要大。” “根据E=hv,光量子的频率越大,则它的能量就越大。” “而现在,正好有种现成的光可以选择。” 哗! 康普顿眼睛一亮,他立刻就想到了,脱口而出: “X射线?” 吴有训右手用力一挥。 “没错,就是X射线。” “它的频率足够高,所以光量子的能量就足够大。” “如果它真的具有动量,那么就有可能被检测到。” “至少比可见光要容易无数倍。” “现在物理学界对于X射线已经研究的十分清楚了。” “而且也有了很多碰撞实验可以参考。” “使用X射线做实验绝对可以事半功倍,而且更有说服力。” “正好康普顿你最近不是在研究X射线吗,现在可以派上用场了。” 忽然,康普顿仿佛呆滞了一般。 口中喃喃道:“不可思议,不可思议。” 吴有训有点懵逼,心道康哥你别激动傻了啊。 我还要靠你帮我一起完成实验呢。 “怎么了,康普顿,我的方案有什么问题吗?” 康普顿猛然醒悟过来,脑海中依然残留着震撼。 “哦,抱歉,吴,刚刚我走神了。” “因为研究X射线这个事情,是布鲁斯教授建议我的。” “当时在婆罗洲,布鲁斯教授给了很多人单独讨论的机会。” “其中我的问题就和光的波粒二象性有关。” “然后他就建议我先从学习X射线开始。” “现在想来,难道他当时就预测到了今天?” “那也太骇人听闻了。” 吴有训听完后,同样觉得很不可思议。 但是他却觉得不可能。 “哈哈,布鲁斯教授虽然伟大,但他毕竟不是神,怎么可能预知未来。” “可能那时他已经有了完善的光的动量概念了。” “所以才会想到X射线。” “看来我的想法和教授是一样的。” 康普顿一想,还真有可能是这么回事,于是就不在意了。 现在,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验证了。 “吴,那我们赶紧开始吧。” 吴有训笑道:“正有此意。” “现在就开始研究X射线与物质的碰撞作用吧。” “具体的实验可以这样考虑......” 很快,康普顿和吴有训二人就全身心投入到实验中了。 这让实验室里的其他人既羡慕又嫉妒。 “上帝啊,那个华夏的留学生吴也太夸张了。” “每天第一个到实验室,却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,这是要卷死我们啊。” “我发现最近密立根教授看我们的眼神都不对劲了,不会是嫌弃我们到点就走吧。” “看吴和康普顿博士兴奋的样子,好像是有什么重大的发现。” “上帝啊,吴才刚刚大学毕业,连研究生学位都没有,应该不可能做出什么重大的成果吧。” “应该吧......” 这一刻,吴有训完全没有在意其他人的看法。 他的目标只有一个:证明光的波粒二象性! ----------------- 李奇维在发表完论文后,又一次成为了物理学界的话题中心。 虽然他这次回归欧洲,本意主要是研究量子论。 但是他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,每天的拜访和请求简直是络绎不绝。 量子研究所的存在,让格林尼治这座世外桃源的小镇,变得热闹起来。 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大人物来此。 而今天,又有两人联袂来访,他们还都是李奇维的熟人。 二楼所长办公室内,一道豪爽的声音响起: “哈哈,布鲁斯教授,请原谅我的无礼。” “明明我们距离这么近,我直到今天才来拜访你,真是抱歉啊。” 声音的主人正是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台长戴森。 格林尼治天文台距离量子研究所,只有大约一公里。 所以戴森才说离的很近。 今年51岁的他依然精力旺盛,声音如洪钟大吕。 妥妥的硬汉形象。 当初爱丁顿等人被德国军方扣押时,这位大佬态度强硬无比。 李奇维笑着说道: “戴森台长,你真是太客气了。” “你是科学界的前辈,按理说,我应该主动见你才对。” 戴森听后非常开心,但他还是笑道: “布鲁斯教授,你们华夏有句话叫: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” “年龄对于我们科学家而言,可没什么用。” “论学识能力,你才是我的前辈啊。” 李奇维被戴森的豪放不羁逗笑了。 人老心不老在对方的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。 同时,他没想到戴森对华夏的文化了解的如此之深。 李奇维不知道的是,自从他成为科学第一人后,很多人都开始对华夏感兴趣了。 他们很想研究,到底什么样的文化土壤,才能孕育出布鲁斯教授这样的惊天之才。 所以,不少人偶尔来几句华夏的古诗或者文章,也就不稀奇了。 这时,一旁的爱丁顿解释道: “布鲁斯教授,戴森台长他此前一直在出差。” “所以,量子研究所的揭幕仪式,他没有时间赶过来。” “但是他特意让我留意您的动向,以便等他回来后,再来拜访您。” “我们有重要的事情,想与您商量。” 今年37岁的爱丁顿,因为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星光弯曲,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。 他不仅被任命为剑桥大学的天文台台长,而且成功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。 但是面对李奇维和戴森,他却非常谦卑。 李奇维就不用说了,任何人见到都要谦卑。 而戴森则是爱丁顿的伯乐和引路人。 没有当初戴森的赏识和器重,爱丁顿也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。 恐怕会成为格林尼治天文台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职员,每天对着星空发呆。 所以,即便爱丁顿现在的名气远远超越了戴森,但他依然很尊敬对方。 听完爱丁顿的解释,李奇维说道: “原来如此。” “来,坐下说吧。” “戴森台长,不知你所说的重要事情是什么?” 戴森和爱丁顿坐下,相视一眼后,前者笑着说道: “布鲁斯教授,这和我的这次出差有关。” “自从你发表广义相对论,爱丁顿证明了第一预言后,我们天文学家们就达成了共识。” “那就是,天文学的转折点就要来了。” “未来的天文学一定是更加璀璨的。” “恒星、星系、宇宙......” “有太多的天文学秘密等待着发现和解决。” “但是天文学和物理学却有一点不同。” “一个物理学家无论他身处哪里,他都可以思考整个物理学的问题。” “相互之间交流也完全没有障碍。” “换句话说,地域因素完全不影响物理学的发展。” “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天文台,可以看到整片星空。” “也没有任何一个天文学家,可以持续地观测诸如恒星等天体的变化活动。” “比如爱丁顿在验证星光弯曲时,就得前往俄国的地域。” “因为在英国看不到日全食。” “所以,天文学家们必须联合起来。” “只有这样,才能推动天文学的蓬勃发展。” “我这次出差,就是和各国的天文学家们相互交流,解决这个问题。” “我们准备成立国际天文学联合会。” “全世界以国家为单位,每个国家的天文学会都可以成为会员。” “各国共享天文观测数据,让天文学家们有更详尽的资料研究。” 戴森慷慨激昂的话语,让李奇维为之一震。 好大的气魄! 真实历史上,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1919年7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成立。 但是从1922起,才开始确立三年一次的全体会议制度。 戴森和爱丁顿都先后担任过联合会的主席。 现在的戴森不仅是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台长,同时他也是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会长。 所以由他出面,与各国的天文大佬们组织和协商,也在情理之中。 但是,这件事和他李某人有啥关系。 “戴森台长,不得不说,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。” “人类生活在同一片星空之下,共有的观测研究对象是天文学的基本特征。” “无论哪个人、哪个国家、哪个民族,都不可能垄断星空。” “全世界的天文台确实需要联合起来。” “只是,这应该是天文学家们的事情吧。” “不知你找我是为了......” 戴森闻言,朗声笑道: “布鲁斯教授,据我所知,你们华夏在去年成立了华夏天文学会。” 李奇维点点头。 以华夏科学社为核心,社员们各自成立了很多的专业学会。 华夏天文学会就是其中之一,由华夏的天文学者们聚在一起组织而成。 戴森继续道: “此次,我也拜访了华夏天文学会,他们也有意加入这个联合会。” “所以,我认为布鲁斯教授你应该支持这项事业。” 真实历史上,华夏于1935年加入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。 然而直到2012年,第28届全体会议才在华夏首都举办。 这就是实力不足的原因。 明明幅员辽阔百万里,但是在国际天文学领域却占不到一席之地。 而在未来,天文学尤其重要。 华夏甚至宣布开展地外生命探寻,其中蕴含的意义细思极恐。 但是现在,一切都变了。 因为李奇维的存在,华夏的天文学会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。 眼看背景铺垫的差不多了,戴森也就直言了。 他笑着说道: “布鲁斯教授,你曾经公开说过,要进军天文学领域,我们可都没有忘记哦。” “而现在,正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。” “我这次来,就是希望邀请你担任第一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主席。” “我也不瞒你了。” “美国在天文学领域的影响力独树一帜。” “我本来想毛遂自荐的,但是那些美国佬太狂妄了。” “他们说,第一届联合会的主席必须由能服众的人担任。” “言外之意就是我不行。” “否则,美国天文学会就不会加入。” “思来想去,这个世界上也只有布鲁斯教授你有这个资格了。” “你的广义相对论对于天文学而言,不亚于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。” “你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论,更是成为天文学的最前沿研究课题。” “只要你开口同意,那些美国佬肯定就闭嘴了。” 说到这里,戴森忽然换了口吻,笑道: “布鲁斯,你可要帮帮这个忙啊。” “不然天文学永远是一盘散沙,得不到跨越式的发展。” “而且你放心,这不会耽误你的物理研究。” 此刻,李奇维终于明白了戴森和爱丁顿的来意。 原来是想依靠他,把联合会成立起来。 这其实就和布鲁斯会议一样。 换做另外一个人,那就根本不可能办起来。 科学领域,把唯实力论表现到了极致。 同时,他对戴森的坦白和自嘲感到敬佩。 对方为了整个天文学的发展,根本不在乎美国人对他的轻视。 李奇维不禁感慨,不知不觉,他的影响力已经如此恐怖如斯了。 而且他还真不好拒绝。 戴森特意提到了华夏天文学会,就是为了把李奇维绑在了天文学的战车上。 此外,哈勃、爱丁顿、史瓦西等人,都是他在天文领域的熟人。 于情于理,李奇维都得答应。 最重要的是,他确实会在接下来开始天文学领域的装逼之旅。 于是,在二人期盼的目光中,李奇维笑着说道: “戴森台长,我感觉我要是不答应,以后都没办法在格林尼治小镇立足了。” “你们天文台的望远镜恐怕会一直瞄准我这里,监视我的一举一动。” 戴森和爱丁顿闻言放声大笑。 布鲁斯教授的幽默感果然一点都没变。 接下来,三人进行了亲切而友好的交流。 李奇维表示,等到会议确定召开的那一天,通知他即可。 反正他这个主席只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,不可能要他去组织各种会议。 而戴森则要带着爱丁顿一起,把布鲁斯教授担任联合会主席的事公布于众,彻底说服各国。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成立,必然会大大加速天文学的发展。 华夏也可以借此搭上快车道,提高自身在天文学领域的影响力。 而未来的卫星、空间站、探月、火星殖民等航天事业,都与天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 这一世,第一个踏上月球,蟾宫折桂之人,必然会是华夏人。 戴森走后,接下来的日子,又有很多大佬来访。 而其中一个人的到来,对李奇维乃至整个世界,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 这也是李奇维唯一一次,动容了,震撼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