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没有小冰河期,但依旧是一副快要亡国的德行。 税收不上来是一大问题,而另一大问题就是土地兼并了。 至于这个有多严重吗……你只要知道朝堂上号称清流领袖的礼部尚书徐阶,他家的土地整整兼并了二十四万亩,而他们家族在江南一带都不算最富的! 地狱一点的说法,清流比起严党这样的官确实称得上是‘清官’——毕竟他们贪污与兼并土地,多少还是要点脸,暗地里下手的吗。 贪污成性,卖官卖爵,土地兼并,收不上税,光是这十六个字就能让朱元璋的血压完全爆表。 更何况这还没结束,远远没有! “他奶奶的,我朱元璋的子孙居然如此不堪?我大明的军队居然如此糜烂了?” 翻开第二页的朱元璋气得一巴掌拍碎了眼前的桌子,大声咆哮 他的大明可不光是内部问题,还有大把大把的外部威胁与军队全体烂完了的问题。 河套被蒙古拿走,不仅收不回来嘉靖还说过‘再言收河套者斩’这样的话,而军队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糜烂,对外胜率之低也是可以想象。 有一说一,辱骂明朝文人很对,但是你要吹嘘明后期的武将有多悲壮多无奈那还是算了吧。 说一个笑话,你以为朱祁镇这种瓦剌俘虏就够丢人了?其实我万寿帝君还有丢人程度与其不相上下的事迹呢! 甚至还因为丢人对象的关系——显得更加他妈的好笑了! 那就是有名的嘉靖倭乱! 就在嘉靖朝发生过一起极度滑稽的入侵事件,嘉靖三十四年,来自萨摩藩的百余名的浪人突然在绍兴虞县登岸入侵。这股倭寇成分很单一,全部是由日本浪人组成,可以说是标准的纯血倭寇了。 然后就是撑死了两百多个浪人,在浙、皖、苏三省进行了一次不可思议的大奔袭,他们先是攻击会稽县城,和闻讯而来的明军正面硬刚,阵斩明御史钱鲸,拿着他的人头耀武扬威。 然后就这么一伙倭寇,他们绕过杭州向西,攻击西兴县、昌化县、淳安县,然后又转向南直隶,大战徽州、绩溪、旌德.....反正就是一路打,一路赢。 在连番和明军的死磕中,明军大部分部队,人数几十倍于倭寇,武器也比他们先进,但还是被打得溃不成军,可以说是做到了望风而降的结果。 “诸军相顾愕贻,遂俱溃。”——就这两百多个浪人不仅暴打了三省的明军,还一路打到了南京,剩下53个人还敢攻城的结果,甚至这都不是流言,而是实打实的记录在了官方和各地县志里铁一般的事实。 然后你以为接下来发展是南京守军暴打倭寇? 不不不,他们不仅没有出城去爆杀这么撑死了一村子的人,南京守将甚至缩头不出,而倭寇方面则更是极度嚣张,寇首身穿红衣,骑着高头大马,撑着黄罗伞盖公然在南京城下挑战,羞辱明军。被打怕了的明军居然抓一些平民登上城楼充人头,试图就这么吓走倭寇。 当时的文人归有光在南京完整地经历了这个事件,在自己的《震川先生集·上总制书》中痛骂明军腐朽不堪,“徒令市井贫民,裹粮登陴……则平昔养军,果为何耶?”而另外一个也在南京翰林的文人何俊良更是倍感丢人,说“暴客叩门,即张皇如此,宁不大为朝廷之辱耶?” 然后吗,这几十个倭寇死是死了,但死得整个大明更加丢脸了。 知耻的明朝调集数省兵力,穷追不舍,然后在苏州浒墅关前筋疲力尽、被向导引入歧途的倭寇围歼——是的,几个省份的兵力,被几十个倭寇‘围歼’了。 这话说出去都不是丢脸,而是魔幻了。亦或者说,到这里再迟钝的人多少也能嗅到不对劲的味道了。 最后在为期80多天的战斗中,这股倭寇“经行数千里,杀戮及战伤无虑四五千人。凡杀一御史、一县丞、二指挥、二把总,入二县...”反正硬是暴杀明国八十天,最后才突然没了。 而在《明史记事本末》中,这些文人难得的愿意给武将挽尊,毕竟这事儿实在太过丢脸,所以他们对这股倭寇疯吹彩虹屁,评价他们是“勇而戆,不甚别死生。每战辄赤体,提三尺刀舞而前,无能捍者。” 大概意思就是形容这是两百多个虎痴,两百多个温侯吕布,全部都是天神下凡,不是我大明不给力,而是敌人太强啊! 啧啧啧,和这个比起来,朱祁镇丢的脸都不算什么了——人家好歹是输给有几万人的瓦剌部,你嘉靖朝直接给两百个倭寇给侮辱了。 当然你要是非说这是背后有隐情,是有内鬼参与其中玩平账那一套倒也说得通,毕竟这事儿他们也不是没干过——同样是在嘉靖朝,他们老早就做过北方大同府直接放俺答汗进中原,一路通关直达顺天府附近,就为了逼皇帝解职大将朱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