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书屋小说网>其他类型>大明汉王> 第442章 朱高燧归心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42章 朱高燧归心(1 / 1)

“这这这” 突如其来的质问言语。 直接把朱高燧给整的愣在了当场,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。 虽未直接回答这个问题,不过其逐渐变的凝重的面色,却是已然表露出了他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。 他迟疑了。 是啊! 老头子可能顾忌同室操戈,对于两人的离开,很大可能性不会出手阻拦。 但朝堂上可不是老头子的一言堂啊! 朱高燧看似傻乎乎的,但能够游刃有余的周旋于朱高煦和朱高炽两人中间,于两边下注撩拨两边的人,又怎么可能够简单?怎么可能不是人精一般的人物? 其实对于这段时间以来,朱高煦和朱高炽两人暗中的交手,以及对于一些事情上态度的变化,他心中跟明镜似地。 朝中的势力,可是有着很大一部分是太子爷的人。 就算而后朱高煦推行新学说,将新政各方面给推行了下去。 将太子爷之前的一些势力给拔除,但新进来的人呢?难道就不会成为太子爷的手下吗? 水往低处流,人往高处走。 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,太子朱高炽、太孙朱瞻基,这两人不出意外的话,成为大明后世之君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。 那些初入官场的人,进入官场的人,为了什么? 还不就是为了利益吗? 整个大明朝堂,谁能够给那些人足够的利益和权力? 毫无疑问只有后世之君。 所以. 某些人自然而然权衡利弊,都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来,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倒向太子爷。 为此,就算新学、新政推广,可能看似起初削弱了太子爷手中的力量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对于朱高炽这个太子爷来说,压根就没什么影响。 别看朱高炽对于他推行新学、新政,没有丝毫反驳,几乎是举双手认同,真以为是他良心发现,真以为他真的那么好说话,真的是为了天下百姓着想? 只不过是太子爷将一切事情看的比任何人都透澈,知道不管朱高煦怎样跳,不管他怎么闹,只要不动其头上的太子爷和朱瞻基皇太孙,这两个头衔,就不会损害到他的利益,对其构不成真正意义上的威胁。 也正是如此。 这才是朱高炽在新学说、在新政推广上面,没有任何意见的真正原因所在。 如若不然的话,朱高炽要是能够真的同意了才有鬼,当然就算是同意,也绝对不会那么干脆,肯定要于背后使阴招、使坏。 说白了。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。 只是以往不知朱高煦,有着这样的打算,企图为彼此谋求这样的好处,所以哪怕能够看明白很多问题,知晓中间所蕴含的深意,一直以来他都不曾有过表态。 一直将自己扮作一个吃瓜群众,两头下注坐山观虎斗。 可今时不同往日了。 这中间可是牵扯属于他极大的利益在里面,此事上由不得他不郑重,自然而然也没了看戏、坐山观虎斗的心思,毕竟他又不是没有野望、野心,建国称帝开创历史先河。 如此大的诱惑,他真乃坐不住了。 短暂的沉吟了片刻,朱高燧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思绪,压下心中躁动的情绪,缓缓抬起头半眯着双眸瞥了其一眼,沉声道: “老二” “你就直说吧。” “你究竟想怎么办。” “此地无任何外人在,咱们两兄弟就不必要藏着掖着了。” “我不相信.” “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,你没有想过可能会出现的阻碍,以及会出现的变故。” 朱高煦闻言,瞳孔中的双眸缩了缩,也跟着郑重了起来,并未第一时间回答这个问题,转而反问道: “老三” “再说后面问题的时候,咱先问你个事情。” “如若老大或者大侄子真的起了方才我说的那个心思,企图阻拦我们如此情况下,你当如何?” 听闻这话,朱高燧的双目骤然间变的冷厉了起来,脸上阴翳森然杀意浮现,沉声道: “老二……” “你这话什么意思?” “该如何做,会怎么做,还需要我再给你说说嘛?” “别告诉我,你自己心里不清楚!!” 说到这里,他顿了顿,看向朱高煦的目光开始变的不善,继续道: “怎么的?” “还不信任我?” “认为我还跟老大一头的?” “故意拿这话,前来试探我吗?” “嗯?” “有意思吗?” “不过……” “既然你话也说这里了,那我也不怕把话撂在这,你老二心中所想的,就是我心中所想的。” “只要你敢干,我就敢不要命跟你这来。” “特娘的!我们都一再退让了,别人还不知好歹,还非要搁这里闹得大家不愉快。” “断人财路,如杀人父母。” “更何况是面对至高无上的权利,凭什么只可他们一家人乐呵,却不允许别人乐呵?” “这世上哪有这般的道理。” “既然别人不要脸,那咱就直接掀桌子,掀了这天。” “如此回答,老二可还满意吗?” “可对咱还有异议?” 这话说的。 斩钉截铁的态度。 着实让朱高煦都微微有些侧目惊讶。 真没想到,一向喜欢藏着掖着,喜欢背后玩阴招的赵王爷,居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。 不过想想也能够理解,毕竟这般大的利益摆在眼前。 都是彼此最想得到的利益,以往没的选择,现在有选择了。 自然而然做不到无动于衷。 朱高煦见状缓缓从软榻上站了起来,面色中挂着淡淡笑意,伸手轻轻拍了拍其肩膀,道: “哎哎哎……” “行了,行了。” “不生气,不生气,咋动不动还急眼了呢!” “不至于,不至于哈。” “这不是咱要把丑话说在前面吗?” “毕竟你也知道,此事可是事关重大啊!” “稍有不慎,极有可能就是跌入万劫不复之地。” “换谁都不得不慎重。” “不过……” 说到这里。 朱高煦停顿了下来,骤然间像是想到了什么,面色中闪过一丝耐人寻味之意,随即出言问道: “老三……” “那如果老大或者大侄子,给你许诺。” “你可离开大明国境,我必须留下呢?” “且需要你协助他们,将我给铲除之后,你才能够离开?” “老三……” “如此,你又该做出怎么样的选择呢?” “配合,还是不配合?” 朱高燧听闻这话,没好气的额狠狠瞪了其一眼,也是瞬间怒了,喝问道: “老二” “你什么意思?” “我是那样的人吗?见利忘义?” “再说了,老大和大侄子两人,既然敢做出这样的事情,说出这样的话来,这明摆着就是故意想要借机分化我们两人。” “他们想的美,我又不是傻子。” “将我们两人中,势力最强的你给铲除了,然后他们两人还真的能够好心的放我离开,这话怕不是忽悠鬼呢?” “可能吗?” “能够对你卸磨杀驴、背信弃义,我难道还能够指望他们两人,对我能够信守承诺不成?” “真要那样搞,真要那样选择,一旦帮助他们取得成功,而后我怕是就直接成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,任人宰割了。” “还出去?还放我离开?” “啊呸,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,真以为我那么好忽悠,届时别说能不能够离开了,我一家老小能不能够活着,还不是全凭别人心情和天意。” “当然.我相信老大,自然干不出手足相残的事情来。” “但朱瞻基这个狼崽子,此事还就真的说不准了。” “他俩要是真的那样搞,说出那样的话,老二咱们两兄弟啥也不说,直接联手起义,重走老头子走过的老路,我还就不信,我们两个联手还干不过他们两父子不成。” “届时打下江山,大明疆土归你,你来做大明皇帝,我离开” 朱高煦不禁愣了一下,神色惊诧的扫了他一眼,忍不住笑问道:“你就不怕我坐上那个位置,也对你这想要于海外就藩的藩王动手吗?” “毕竟老大和大侄子都能够做的出来,我难道就做不出来?” 对此。 “呵”赵王朱高燧一声轻笑,半眯着双眸直直的看了过去,问道: “你会吗?” “别人我不敢说大话,但对于老二你来说的话,我还真不信你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,要说咱们三兄弟中,谁说的话许诺的承诺最有效,毫无疑问是你。” “再说了” “届时大明内战,消耗了那么多,就算是咱们胜利也势必是惨胜,老二你这家伙可是比猴都精明的人,绝对干不出那样不理智的事情来。” “为此,我又有何惧之有?” 不得不承认。 别看赵王朱高燧平时大大咧咧一副铁憨憨的模样,这一切不过是其故意借机迷惑别人的假象而已。 这不看待问题,不是如此的清晰明白透彻吗? 当然也不可否认,这中间肯定是有着他算计和利益在里面,但这个重要吗? 没有利益,别人凭什么跟着你这样搞? 至于算计,诸王外派就藩海外,此政策和想法,乃是朱高煦所想,所提出的问题,并已经准备以倭国之地,进行一些有效的实验。 对此。 相较于两方势力来说,只要不是傻子,都知道该如何选择。 海外就藩提出的时候,毫无疑问两人之间的关系,就已彼此成了彼此利益共同体。 短暂的沉吟了片刻,朱高煦亦是忍不住"哈哈"大笑了起来,伸手指了指与之近在咫尺的赵王,摆了摆手道: “老三啊!老三!” “你啊,你啊!” “够爽直,够爽快,好好好我喜欢。” “哈哈哈” “那就这般说定了,有你这般回答,我心中也算是有谱了。” 随即,朱高煦也不想就此事,与他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,道: “行了。” “咱们两兄弟此时此刻,也算是把所有问题,所有事情都说开了。” “剩下也没什么事情了,如若没事的话,就今天所发生的事情,咱们都好生的静一静,好生的想一想,好生的休息休息一番吧!!!” 见此情形。 朱高燧倒也没有再逗留的意思。 就像朱高煦所言的一样,今日所发生的事情,不可谓不多。 他也确实需要回去好生的想一想,好生的消化一番才行。 短暂的沉默了片刻,朱高燧笑呵呵的冲其摆了摆手,道:“行吧!老二你也早些休息,咱就先告辞了。” 言罢。 他大步流星的往门外而去。 见着消失于门口的身影,朱高煦良久才从愣神中回过神来,而后瞳孔中的目光不由的缩了缩,露出一丝耐人寻味的神色,环顾了一圈四周,最后眺望向东宫位置停下,嘴角微微上扬: “老大啊!老大!” “今日所发生的事情,怕是也是出乎你的预料吧!” “就这般事情,今日你的东宫府邸,怕也不那么平静吧!” “不过对于你们两父子的选择,我倒是真的不免好奇了起来。” “究竟是被利益蒙蔽双眼,还是说.能够清晰的认知中间的利害关系。” “毕竟以往骑墙的老三,此时此刻可是不会再选择骑墙,静观咱们两人相互斗争了,有了属于他的利益,你以往的许诺怕是难以能够满足他的胃口了。” “哈哈哈” 与此同时。 应天府城门口。 一道身着飞鱼服饰的锦衣卫,连夜急匆匆的骑着战马,急冲冲的奔着北方而去,其背上怀中还藏着一个用黑色布条紧紧包裹着的锦盒。 至于锦盒中的内容。 如若不出意外的话,则应该就是今日太子、汉王、赵王,待朝罢之后,于太和殿内三人所言的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语咯。 想来待远在漠北的远征大将军永乐大帝,在看到锦衣卫快马加鞭所送的信件内容,怕是要被直接惊掉下巴。 万万都想不到。 自己明明正前线打的热闹。 一转眼不留神,自己的三个混蛋玩意,背着他都开始讨论分家的事情了。(本章完) (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!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