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316、淋尖踢斛(1 / 1)

到五月末,弘治皇帝下了一条政令去辽东,大明皇帝念女真三部对马市贸易需求之旺盛,特在辽东开马市贸易,每月订十四、十五、十六为马市开放日,各有司、辽东都督需协同确保马市贸易的安全畅通。 明廷的这条政令让辽东三部欣喜若狂,唯独爱新觉罗家族此时才后知后觉察觉到大明皇帝心思之细腻。 如此一来,辽东三部的女真人,感激的只能是明朝皇帝,而不是他们爱新觉罗家族。 陈策答应过朱厚照,等今年夏粮征收便带他来看官府征税。 当朱厚照在郊外看到官府衙门收税的人不断踢着装稻米的斛,看到稻米洒落一地百姓却不敢捡的情况,不由愤怒万分。 “这群官府胥吏太过分了!” 陈策笑了一下,对朱厚照解释道:“他们要不这么做,地方衙门用什么来维持他们的俸禄开支?” 一个官府衙门,真正能领取朝廷俸禄的只有两三个人,而朝廷也没考虑过县衙编外的胥吏等人俸禄开支。 换言之,除了吏部备案造册的县衙官吏之外,这些编外的人员俸禄全部都需要县衙供给,县衙自然要想办法弄点额外收入,以便于给这些人开俸。 朱厚照听完陈策的解释后,不解的道:“那为什么朝廷不给这些人发放俸禄?” 陈策耸耸肩,道:“户部收入不够啊,还能因为什么。” 就目前大明每年的收入,供给全国官吏开支都捉襟见肘,再供奉天下数十万胥吏的俸禄开支,户部的财政能出现巨大的赤字,直接让财政崩塌。 “或许有一天国家非常富有了,才能实现你口中说的这样吧。” 朱厚照道:“那个时候胥吏就不会如此欺辱农民了吗?” 陈策摇头道:“依旧不会,但可能不会如此明目张胆了吧。” 郊外的稻田中有许多赤膊孩童奔波,脸上洋溢着笑容,朱厚照好奇的道:“他们为什么不去启蒙?” 陈策道:“没钱,大明真正能启蒙的孩子极少,整个大明百姓读书识字也少之又少。” 朱厚照接触的人群非富即贵,哪里知道大明底层的情况。 在他身边,这么大孩子都是启蒙教学的最好时光,比如英国公张懋的孙子,比如新宁伯谭佑的孙子。 那些权贵的孩子自然能享受顶级教育资源。 可农民的孩子这么大却只能在民间嬉闹奔跑,是他们的父母不想让他们读书识字么? 不是,因为贫穷。 一个村落能出一两名读书人已是幸事,为什么大明总会出现那么多贪腐的情况? 识相有些偏僻的村落,一个村落供一名孩子读书,当这名孩子高中后,他能不顾及自己宗亲,不带着他们发家致业么? 朱厚照若有所思,他坐在田埂上,歪头问陈策道:“怎么才能让他们都读上书呢?” “千百年来,好像读书识字的仅仅只有一小部分人。” 陈策道:“是啊,只有一小部分人,要让人人都读书认字,那就需要国家再富一点。” “怎么才能富强?” 陈策抬眸看着远处农忙的老农们,自言自语道:“我在帮你做这些事。” 朱厚照:“啊?” 陈策笑着道:“靠种地不行。” “农商两手抓吧。” 朱厚照又问道:“发展商业?可这很难诶。” 陈策道:“虽然难,但不能不去做,一个国家,总有人需要做这些事的。” “那他一定会很伟大!”朱厚照道。 陈策摇摇头道:“他只是在用超越这个时代的目光给这个时代查缺补漏,也许会失败。成功了固然会伟大,失败了依旧会被万人唾弃。” “那他为什么还要做?”朱厚照不理解。 陈策看着朱厚照道:“小朱公子,你记着,人不能怕失败,只要伱认为是对的事,总该要去试一试的,男人要有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!” “比如……当年的三宝太监?” 陈策想了想,道:“对。” 朱厚照:“可他不是男人啊。” 陈策:“抬杠啊你!” 朱厚照嘿嘿笑了笑,起身去摘了两片大大的荷叶,一顶带在自己头上遮阳,一顶送给陈策。 陈策拒绝:“我就不带了,这顶绿帽子我戴不得。” “为啥?” 陈策道:“没为什么,你自己戴吧,挺好看的。” 朱厚照指着不远处的庄稼老农,对陈策道:“小老弟,他们都在用代耕架了,那些没有牛的家庭,现在也能高效耕地了。” “这都是你对大明的功劳。” “可他们感激的却是大明朝廷,不是你,你不觉得不公平么?” 陈策摇摇头道:“没觉得。” 不远处,张家两兄弟戴着两顶荷叶大帽子亲自督促家奴收取佃农的税。 他们还不忘对周围的百姓炫耀道:“多交一点粮食咋了?你家以前这么穷,要不是咱们两兄弟发明了代耕架,你们家不累死几个男人?” “还不感激我们两兄弟?!” 朱厚照一脸无语,再问陈策道:“现在呢,还不觉得不公平么?” 陈策道:“有点了。” 他是真没想到这两兄弟居然能用这办法鞭策农民。 合着代耕架是你发明的,就能多问人家收粮食啊? 朱厚照嘿嘿道:“我来去会会他们!” “走!” 陈策跟着朱厚照来到田埂上对百姓作威作福的张家两位国舅面前。 啊?太子? 啊?陈策? 这两家伙竟也在这里,保没好事,张家兄弟一脸警惕。 朱厚照拱手道:“两位侯爷为国发明代耕架,佩服佩服。” 张家兄弟:“好说。” 这大外甥,啥意思?帮我们扬名的吗? 朱厚照道:“不知两位侯爷当时如何想到代耕架的?” 张鹤龄背着手,淡淡的望着天空,一脸忧国忧民道:“我这个人,最看不得百姓吃苦,所以才绞尽脑汁。” 朱厚照噢了一声,道:“两位侯爷发明了代耕架,一定会耕种吧?想看。” 张延龄虎着脸:“看什么?” 朱厚照道:“当然看你们亲自示范耕种,不然看什么?这玩意是你们发明的利国利民神器,你们该不会……不会用吧?” 张家两兄弟:“……” 这个大外甥,简直不是东西啊!这分明没安好心!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