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气得直跺脚:“好你个欧阳伦!学会拿大道理压咱了?当年你求娶安庆的时候,怎么不说规矩?“他越说越气,突然瞥见案头自己假扮商人时留下的十万两银票匣子,更是怒从心头起,“那这十万两银子怎么说?难不成也是按规矩收的?“
欧阳伦不慌不忙地打开匣子,取出银票在手中轻轻晃动:“这十万两,臣婿打算充作西北军饷。若太上皇执意要办绸缎庄,这银子便可当做商户缴纳的保证金,待查验无误后,自然会如数退还。“他将银票重新放回匣中,推到朱元璋面前,“只是这手续,确实急不得。“
朱标在一旁听得直冒冷汗,生怕父皇又发起脾气。没想到朱元璋盯着银票匣子看了半晌,突然“噗嗤“笑出声来:“好你个小子,算盘打得精!行,就按你说的办!“他一把抓起匣子,又用力拍了拍欧阳伦的肩膀,“但丑话说在前头,要是敢给咱使绊子,小心安庆回去跟你闹!“
欧阳伦连连称是,心中却暗自庆幸。他太了解这位岳父了,看似暴躁固执,实则心思通透。这场“闹剧“既是敲打,也是试探,若自己真的徇私舞弊,恐怕此刻早已人头落地。
待朱元璋一行人离开后,欧阳伦坐在太师椅上,他望着满地狼藉,喃喃自语:“伴君如伴虎,这话果然不假。“
说罢,便唤来小吏收拾厅堂,自己则伏案继续处理公务——毕竟,还有更多的难题,在等着他去应对。
小吏跌跌撞撞跨进门槛时,绣着流云纹的皂靴在青砖上打滑,整个人险些栽倒在满地金银之中。
他哆哆嗦嗦地抬头,目光扫过欧阳伦歪斜的官帽和朱元璋甩袖离去时带起的袍角残影,喉结剧烈滚动,连行礼都忘了:“驸驸马爷,小的刚在外头听着太上皇那声吼,腿肚子到现在还转筋呢!“
欧阳伦慢条斯理地扶正官帽,指尖抚过被朱元璋拍得发颤的案几,忽然轻笑出声。这笑声惊得小吏浑身一抖,差点又要跪下,却见欧阳伦从袖中掏出块温热的玉佩,正是先前被小吏索要的那枚:“起来吧,看看这是什么?“
小吏盯着玉佩上的螭龙纹,瞳孔猛地收缩。方才他仗着驸马威名勒索富商,那玉坠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的模样,此刻还在眼前晃悠。冷汗顺着脊背往下淌,他扑通一声跪得笔直:“小的有眼无珠!求驸马爷饶命!“
“慌什么?“欧阳伦将玉佩轻轻搁在小吏掌心,玉温润的触感让对方僵直的手指微微放松,“方才你收的十万两银票,可都记清了往来账目?“见小吏忙不迭点头,他才靠回太师椅,目光扫过满地狼藉的文书:“去把《商户登记册》拿来,顺便泡壶浓茶——咱们该清清户部这潭浑水了。“
小吏连滚带爬取来账簿,却在递上前时突然顿住。册页边缘还沾着今早刁难富商时溅上的茶渍,此刻在欧阳伦平静的注视下,竟烫得他掌心发疼。“驸、驸马爷,那些勾结倭寇的商户.“他咽了咽唾沫,“小的知道几个人名,都记在.“
“不必说了。“欧阳伦抬手止住他的话,翻开账簿的动作突然一顿。烛光映着他眼底跳动的暗影,似想起朱元璋方才发怒时攥紧玉佩的模样,轻声道:“明日起,所有商户登记须双人核对,你负责查验文书,之后送过来我亲自审核印鉴。“
小吏胸脯拍得震天响:“小的一定把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!但凡有半点猫腻.“话音未落,欧阳伦突然将茶盏重重一搁,瓷盏与案几相撞的脆响惊得他打了个寒颤。
“记住,你只是按照规矩办事,谁来都一样!“
“你之前表现得很好,无需害怕什么!”欧阳伦平静道。
“那要是太上皇再来呢?”小吏吞咽口水,紧张问道。
“当然也是一样!”欧阳伦笑着道:“你刚刚在外面不是也听到了么,太上皇对于我的做法也是认可的,那你还怕什么?”
“是是,小的会严格按照驸马爷的规矩来!”小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渍,然后赶紧退了下去,今天这事都够吹一辈子了,敲太上皇的竹杠,居然一点事没有!
果然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啊!
晨光刺破薄雾,户部衙门前的青石板上再一次排起蜿蜒长龙。
商贾们裹着狐裘挤在朱漆栅栏外,怀中的拜帖被攥得发皱,议论声如沸鼎之水:“听说昨日又有佛郎机人抬着金镶玉来报名!““可不是,咱在这儿冻了三夜,他们倒好,直接被请进后堂吃茶!“
欧阳伦倚在二楼窗前,望着院中信步而入的金发外商。
那人头戴缀满宝石的软帽,随从捧着珊瑚盆景,在众目睽睽下被小吏恭恭敬敬领向侧门。
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案头的《招商新策》,墨香中混着昨夜未散的硝烟味——西北急报,鞑靼骑兵又在河套一带出没。
“驸马爷,东市商会的人闹起来了!“小吏撞开房门,官服前襟还沾着茶渍,“说咱们坏了规矩,放番邦人插队!“话音未落,楼下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,欧阳伦探身望去,只见几个头戴瓜皮帽的富商正掀翻报名桌,黄纸文书如雪花般漫天飞舞。
他转身抓起官袍,腰间玉带撞得铜环叮当响。
刚踏出门,迎面撞上太上皇派来的太监:“驸马爷快去太乐宫!太上皇听闻番商之事,龙颜大怒!“欧阳伦脚步微滞,眼前闪过朱元璋前日拍着他肩膀时的笑骂,心头泛起一丝苦涩——这老朱还真是越老越沉不住气。
太乐宫内,朱元璋将奏折摔在蟠龙纹地砖上,黄绫封面震出闷响:“欧阳伦!你可知此举激起多少怨言?商户联名上书,说你崇洋媚外!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