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头,你觉得我应不应该要一些典籍呢?” 苏白故意道。 李叔正看着苏白。 “你不用试探我,典籍还是很有好处的。” “百姓多无知,就需要圣人的道理来教化。” “化外之地,百姓野性难驯,若不以圣人的道理来教育,只怕地方不安。” “我们汉人打仗未必是最厉害的,但是对于人心,我们却是最懂的!” “中原王朝更迭,皇帝换了多少次,可典籍文章却一直都没丢过。” “你当为何?便是因为典籍,圣人的道理,这些都是治理一个国家的基础。” 苏白不是不懂,可就怕儒学那些东西坏了人的心智。 把百姓训练成了牛马,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。 李叔正对于苏白的担心嗤之以鼻! 苏白自己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,懂个屁的典籍文章的好处? “文官留名,武将封狼居胥你以为是什么?” “不外乎功名利禄。” 老头摇摇头:“格局小了,功名那些东西,是你这个皇帝用来笼络别人为你卖命的。” “官职最大,不过位极人臣,再进一步就要自己当皇帝。” “如何打消那些人,想自己做皇帝的想法呢?” “光是用刀子可不行,人心复杂,这就需要典籍文章,需要教化!” “让那些人知道大义,知道了大义的人,就算是读书有小成,也可成国家栋梁,可以被你使用了。” “大义之上还有,便是如圣人一样为万世师表!” “我们儒家从小学的,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。” “这是读书人的志向也是大义所在!” “读书人从小知道这些,那他们的想法,就从小被这些道理束缚。” 苏白犀利点评:“儒家锁喉!” 李叔正气的抬起手,看样子是想给苏白一下! “不锁喉,你能安稳的当皇帝?” “中原经过千百年的教化,才有了现在这样的读书人。” “辽东那地方,什么教化也谈不上,人如野兽,不锁喉你就等着天天平乱吧!” 儒学最大的好处,就是能维持一个大局上的稳定。 苏白从现代来,不得不承认李叔正说的很对! “这应该是儒学的真相吧,你就这么告诉我了?” 李叔正眯着眼睛笑道:“我想看看,你能不能跳出儒学这个手掌心!” “你不是要和百姓共天下么?“ “老百姓会读书了,自然就成了儒学的弟子,跑不了的。” 苏白点点头:“你们儒学是很厉害,竟然早就知道用思想来统治人心。” 李叔正想了一下,看了一眼苏白。 把这话反复品味了一番。 这才道:“这话说的精准!” “人间可有帝王,人的脑子中也应该有一个帝王。” 这个帝王就是儒学经义! 李叔正道:“你不打算独尊儒术?” “还独尊儒术呢?从武帝到大明皇帝都多少皇帝,多少朝代了?” ”这些皇帝朝代都在独尊儒术,结果可有万年的朝廷?” “万年的朝廷没有,可是万年的读书人还是有的!”李叔正笑道。 苏白一愣,看着李叔正,顿时感觉背后有些冰凉。 老东西这话真相了! 想想历代王朝的变化,可不就是这个道理么? 皇帝可以换,乡绅还是那些乡绅。 苏白和李叔正说的东西比较形而上。 这些东西对于百姓来说没什么用 老百姓最关心的,还是柴米油盐,赚钱吃饭这些问题。 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,这些东西就很重要了! 这是理念的问题。 国家的政策和战略,都是从这些形而上中引发出来的。 李叔正和苏白说的这些话,其实就是一个意思。 苏白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,用什么样的理念来打造一个国家。 治理百姓,进一步延续这个国家。 依靠军队和武力来延续国家,强大如蒙古也不过百年的时间。 依靠儒学来维持国家,可以有三四百年的时间。 三四百年之后,皇帝肯定要被推翻了。 但是士族乡绅肯定会延续下去! 一番谈话后,苏白对这死老头有些刮目相看了。 不愧是当过大明礼部尚书的人,这是一个读书大成的读书人! “这些话你和老朱说过么?” 李叔正看傻逼一样看着苏白。 “为臣子第一要害,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!” ”给什么样的皇帝当臣子,就说自己应该说的,这才能长久。” ”皇帝是什么人还要我说么?这等话说给他听,他只会杀了我。” “那为何说给我听?”苏白问道。 “你不是大明皇帝,你是千百年了,第一个敢在中原裂土为皇帝的人!” “翻遍了历史书也找不到第二个你,你是皇帝,不是藩王。” 李叔正看着苏白,看着就笑了起来。 “可老夫觉得,你其实也不屑当皇帝,想当皇帝,只是为了恶心一下老朱是不是?” “哪有,我是真想当皇帝,皇帝多好啊,三宫六院什么的……”苏白道。 “切,辽东那地方,你还想三宫六院,你有盖皇宫的工匠么,有人口么?” 李叔正摸着肚子:“如此一想,老夫有些后悔跟你去辽东了!” “若非想赚点银子给家中孩子娶媳妇,我何必跟你去吃苦?” “之怕和你去了辽东,要吃草根睡草地,所以你和皇帝多要点好处啊!“ “银子带去辽东没用的,皇帝很缺银子,去辽东你还不多多带点铁锅,那东西都比银子有用!” 这时候的辽东说不毛之地也差不多了。 银子这种东西,只有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地方才能有用处。 苏白决定去找老朱谈一下。 希望老朱看在大家亲戚的份上,能对自己放开大明的府库! 大明朝廷是没钱的,中央仓库苏白没指望。 但是大明的行政系统是分成了地方和中央两个部分。 朝廷没钱,没物资,地方府库或许没钱,但是物资肯定有。 江苏,浙江,都是富裕的省份! 这两个省份的府库要是能对自己开放,随便自己采购。 自己就可以过一段好日子了。 老朱这个老东西,到了苏州就搬进了城里。 直接占了本地最好的一处园林别院当行宫! 王景弘在门口拦住了苏白,笑呵呵道:“大清皇帝陛下,打算用何身份求见大明皇帝呢?” “是皇族弟子,还是大清皇帝的身份啊?” “死太监你作死么,你没拿我的好处?” “不要胡说八道,我为人清白的很,从来不拿别人的好处,老奴有俸禄!” “呸,你好意思说,你一个死太监在京师卖春宫,一幅画还要两千两,光是朱标的春宫你卖了多少了?” 卧槽,你为什么会知道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