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就是个人渣,知道,太知道了,被我家皇帝陛下打了一顿,差点砍死他了。” 苏白回头看着桑娘子:“蓝玉来过你这里?” “便是半个月前,他看上了红苕,要带回家去,不然就要杀人!” 桑娘子道:“我也不是什么仁慈的人,奴家在这一行混着,往日也有些关系,可这一次却用不上了!” “红苕要是被蓝玉带走了,怕是活不成了!” “我是做生意的,可我养了她十八年,总是有些感情的,若是好人家我自然拿钱便是了,可蓝玉……不行!” 桑娘子小声道:“奴家听说,他弄死了好些女子。” “红苕才二十,我想卖了她换银子没错,可不想她被人害死。” “便是小猫小狗养了十八年,也会有一些感情,何况人呢!” 苏白看着桑娘子笑道:“我对你有些刮目相看了啊!” “若是别人我也懒得搭理你,既然是蓝玉,好吧,你的麻烦我帮你接了,你让红苕出来给我跳个舞,就算是报答我了。” “我把她卖给公子?” “那不行,我要了她,我家里的那两个女人非弄死她不可的。” 苏白笑道:“你放心好了,我既然说接了,就一定保你平安。” “我说的话便是大清的意思。蓝玉不服可让他来找我。” “我看红苕一舞,便也足够了。” 桑娘子还想说,可苏白已经不搭理她了。 专心看着舞台上的表演。 一曲过后,桑娘子起身走了,稍等一会,一个红衣女子出现在了舞台上。 那女子举手转身,张嘴就唱起来:“人值残春蒲郡东,门掩重关萧寺中,花落水流红,闲愁万种,无语怨东风……” 苏白一愣,凝神看着舞台上的女子。 他闭上了眼睛,实在是意外,没想到舞台上的女子竟然会唱戏。 还不是花鼓之类的! 三胞胎姐妹小声的和苏白道:“公子,这便是红苕呢,她唱的可好听……” “不错,有戏腔的味道了,只是不太正!”苏白笑笑。 竟是西厢记! 苏白感觉这桑娘子也是有意思了。 一定是她交代,红苕拿出压箱底的本事。 这一趟来的不错! 西厢记本就很流行,只是老朱建国之后就完犊子了。 这戏剧变成了花鼓戏! 蒙古人大多文盲,又爱热闹。 戏剧这种东西热热闹闹的,那些蒙古人就爱看。 可大明,这又恢复儒家礼教了。 西厢记这种男女私奔的戏,那就是邪典。 红苕的声音很清丽,唱的百转千回的,声音悠悠,很有味道。 红苕一口气唱了一折,足足两个小时,这才停下来。 苏白一愣:“没了么?” 红苕听苏白的话,好想打死他。 苏白一直不喊停,她就不敢停下来。 一个时辰啊,她的嗓子都快破了! 三姐妹和苏白表示,是不是让红苕休息一下呢? 人家又是跳舞,又是唱的,身上的衣服都潮了。 泪汗沾衣很辛苦的! 苏白这才知道,都已经唱了一折了。 一个人连续唱两个小时的歌,这妞很有当歌星的潜力啊! 红苕和桑娘子一起过来见苏白。 坐下后红苕低头不说话,只是觉得奇怪,苏白竟然在盯着她的脚看。 桑娘子嘴角微笑。 什么不感兴趣?那是没看到红苕本人。 这不看到了就不一样了么? 红苕的脚可非常的好看。 “公子?” 苏白回头反应过来:“你们穿木屐的么?” “这是东坡鞋,走动起来咯吱响非常的吸引人。”桑娘子道。 好吧,木屐就是苏东坡弄出来的。 便不是他发明出来的,也是他推广起来的。 因为他穿,天下人才跟风。 这才是名人魅力呢! 苏白看看红苕,红苕身上的衣服大红,可却是透明的蝉翼纱。 里面自有其他的衣服,外套翼纱跳舞的时候才会有仙气。 这种布料非常的昂贵。 一两纱布一两金,比头发丝还细薄。 其他的丝绸更是不必说了! 关键是这纱布上竟然还绣着富贵牡丹! 苏白就很想吐槽,大明的工匠有心思,能不能都用在发展工具上啊? 别那么讲究了好不好。 那么薄的纱布上竟然刺绣,有这个功夫干点什么不行。 “她这一纱布外袍多少钱?” “啊?” 桑娘子十分无语,你说你关注一下人家的脸蛋多好。 你就看衣服呢,衣服怎么了! 衣服能有人好看么? 可苏白既然问了桑娘子不得不说:“三千两银子!” “嚯,真高端!” 苏白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。 老子是个皇帝,全身上下加起来都没三千两银子。 果然奇技淫巧,太会享受了! 苏州绣娘太特么的厉害了。 这是高端奢侈品啊! 纱布半透明,半遮半掩,女子穿了,里面再少穿点。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 这……简直勾魂了! 苏白点点头,大明真好! “唱的不错,好活,有赏!” 桑娘子连忙道:“公子不如带红苕回家?” “你是在作死你知道么!” 苏白看看红苕,人很漂亮,江南女子哪里有不漂亮的。 虽在青楼却没有风尘气,很是清雅脱俗。 苏白看桑娘子还想说话,就让她和其他三姐妹先去一边等着。 然后看着红苕道:“有意中人了?” “没有,公子……玩笑了!” “都唱了西厢记了啊,还没有意中人?骗鬼呢?” “人声便是心声,只恨此身非自己所有,困于牢笼红尘,你的张生如何,是个读书人么?” 红苕沉默不语,她心中惊慌。 “我没有什么意中人,公子说笑了!” “女人啊,就是死样子嘴硬,男欢女爱是常态,你刚才那戏腔婉转百折,肝肠寸断,不就是在怨恨自己的身世么?” “一代佳人沦落风尘,自古红颜都是薄命人。”苏白笑道:“你当我不读书的啊!” 大明的那些论语经典,苏白完全看不上。 倒是戏剧什么他经常看,实在是太无聊了! 他喜欢,胡喜也喜欢。 每一次都是胡喜读给他听。 看繁体字苏白只觉头疼,现在胡喜不给他读书了,换成了徐妙锦。 “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还是可以的,小红娘子更是好女孩,男欢女爱人之常态,有什么不能说的。” 苏白笑道:“人在风尘心不在风尘便是了,身子脏了,心干净便是。” “如何能做到呢?” 喜欢大明:我一定红透半边天的!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