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书屋小说网>穿越历史>大明:我,朱允熥,带着朱棣造反> 第45章 大明的市井,大明的风华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5章 大明的市井,大明的风华(1 / 1)

目送解缙渐行渐远,终消失于人海深处。 朱允熥背手站立,静默地注视着身边穿梭不息的人潮。 接着,朱允熥转身朝皇城方向缓步走去。 他的步伐不急不徐,刘远亦步亦趋,默默地跟随其后。 这时,朱允熥低语道:“解缙似乎颇为敬畏内人呢?” 忆起教坊司中,那秋香靠近解缙时,他那副抓耳挠腮的窘态,朱允熥不禁哑然失笑。 刘远步伐稳健,眼神机敏地扫视周遭行人,随时戒备可能的隐患。 朱允熥此言一出,他不禁轻笑回道:“确有此事,解翰林与其夫人举案齐眉,膝下又新添稚子,从未闻其在外有何风流韵事。” 朱允熥点头微笑,却转而以疑惑的目光审视刘远。 刘远被看得心头一阵忐忑,小声探问道:“三爷,可是小的说错什么了吗?” 朱允熥轻轻摇头,满脸疑惑:“你在教坊司竟滴酒未沾?” 酒香美人当前,凡人哪能不动心。 反观此刻刘远,步伐沉稳,如松柏屹立不摇,朱允熥心中愈发困惑。 莫非这家伙暗自练就了什么独门心法不成? 刘远搔了搔头,诚恳地道:“三爷的恩赏,小的哪里敢推辞,只是心里有杆秤,生怕耽误了三爷的大事。” 真是个识时务的家伙。 朱允熥眼中闪过一抹赞赏,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与刘远一同被派到东宫,担任皇孙守卫的另一位亲军羽林卫冯永逸的身影。 他踱着步子,低声问道:“那个冯永逸,你平时和他有来往吗?” 刘远一时不明皇孙意图,心中警觉起来,生怕皇孙觉得他嘴不紧,行事不密。 连忙拱手,声音沉稳地解释:“小的平日只知道为三爷效力,闲暇时便带着兄弟们练功,和冯永逸平时交往并不多。” 说话间,刘远微微抬起眼,留意着皇孙的神色。 而朱允熥听了这话,脸上竟露出了几分失落,摇头示意道: “以后啊,多和他走动走动,你们都是亲军羽林卫出身,现在又同在东宫任职,总该比外人更亲近一些才是。” 接着,朱允熥又补了一句:“要是平时开销大了,可以去秀婉那里预支。” 言毕,朱允熥意味深长地盯着刘远。 刘远心头一沉,隐约明白了七八分。 皇孙让他预支钱款,与冯永逸增进感情,目的何在,不言而喻。 他颔了颔首,把这事暗暗记下了。 在刘远看来,初被调入东宫,他自认将是那些皇族贵胄出行时开道的工具。 可这几日在朱允熥身边,刘远却发现,这位皇孙胸中自有丘壑,胸怀壮志。 从将门到对那位方先生的提拔,再到在诸多皇子面前的情谊拉拢,直至今日…… 收服。 身为皇家皇孙,若非胸怀壮志,又何须布下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? 刘远念及此,心潮澎湃。 抬眸之际,只见朱允熥已悠然前行,好一派闲庭信步,仿佛专为游赏这京城繁华而来。 机遇如流星划空,孙家的荣华富贵,此刻正紧握在他自己手中。 一番深思熟虑后,刘远重重颔首,随即迈开步伐,紧跟朱允熥的脚步。 此时的朱允熥,恰似一位不问世事的贵族少爷,漫步于市井之间。 街角巷尾的俚语碎语,悠悠飘入耳畔,那是民间对大明朝都最为隐秘的谈资与揣测。 “西城储家那位娇艳欲滴的小娘子,唤作……” “储琳。” “对,正是她,那生活过得比戏还精彩……” “什么意思?” “坊间传言,那位小娘子家中,上至门房,下到后厨,夜夜笙歌,个个都是她的座上宾,乐此不疲。” “哎哟喂?” “更甚者,家中仆役趁主不在时,竟引外人偷偷进入,与储琳共度春宵,好不热闹。” “啊,当真?” “这岂不成了任人采撷的繁花?储家老爷子难道一无所知?” “呵呵……谁又能说清,储老爷子是否也……” 一阵意味深长的低笑,围聚的人群脸上尽是男人才懂的微妙神色。 朱允熥面色微变,心头不禁生出一丝反感,连忙加快脚步,远离这片是非之地。 刚走没多远,朱允熥便在一处香气扑鼻的小摊前驻足。 摊主是一位沧桑的老者,脸上刻着岁月的刀痕。 摊前,一口巨锅巍然置于炉灶之上,锅内是灰黄交织的米饭,拌着腌菜根,几点晶莹剔透的猪油星子混在其中。 老者见朱允熥驻足面前,连忙起身,佝偻着身躯说道:“这咸菜配饭,公子想必难以下咽。” “前方胡记的糕点,在此地堪称一绝,公子可买些回去。” 朱允熥轻轻摆手,唤过一旁的刘远。 “咸菜饭?” 刘远瞥了一眼老者的摊位,面露讶色,再望向老者脸庞上那道深刻的刀疤,心中更添一份震撼:“老丈莫非曾是军中儿郎?” 老者缓缓摇头,挥挥手,面上闪过一丝对往昔的怀念,但转瞬即逝。 朱允熥心中微动,轻声道:“老丈,给我们四碗,我带回去吃。” 老者惊讶地望着朱允熥,正打算婉拒。 这时,刘远接口道:“老丈,就依我家公子的话吧。我家祖上,也是靠着这咸菜饭,一步步走到了今天。” 老者神色又是一变,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。 他再次望向朱允熥时,仿佛看见了自己晚辈。 他连声应好,手脚麻利地忙碌起来:“好嘞。你们能念着那些时日,真是好啊。” 话音未落,老者已分装好四只粗陶碗,每碗都压实得满满当当,不顾这些碗能否归还,一并包裹起来,交到刘远手中。 “慢些吃,如今生活好转,自然要讲究些。” 刘远嘴上应承着,一手接过咸菜饭,另一手则掏出一块碎银,轻轻塞入老者掌心:“碗就拿走了,您收好,别让人瞧见,也别弄丢了。” 老者还想推让,刘远已退后几步,望向面色凝重的朱允熥。 接着,二人头也不回,迅速消失在熙攘的人群中。 “街谈巷议中传说,侯府那对金童玉女今日喜结良缘,门第相当,佳偶天成,直叫人好生艳羡。” “提起这茬,大明朝功臣世家的子嗣们怕是也已茁壮成长,不知他们能否承继先辈遗志,为我大明拓展江山社稷。” “此乃必然。就拿邻街侯府那一对璧人来说,男儿英姿飒爽,女子温婉贤淑,才子配佳人,那侯府公子更是五军都督府里的一员干将,颇有建树。” “再道那些功臣家的千金们,个个据说花容月貌,将来不知会花落谁家,成就另一段佳话。” “中山王、信国公、宋国公这些家族的千金们均已亭亭玉立,何时咱也能成为他们眼中的佳婿人选呢……” “哈哈,想多了吧?你啊,还是多积攒些银两,去秦淮河畔寻乐实在些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