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病重未醒,皇上虽悲痛交加,却也作好了最坏的打算。 应天府被铁腕控制,任何人不得妄动。 各卫兵马皆受中枢制约,以防有心之人乘虚而入。 同时,周边地区卫所和北方边疆的藩王也被要求保持安定,这无疑是明确警告,切莫心存妄念。 至于召回皇孙之举,其背后的深意,足以在应天府激起层层波澜。 正当二人思量如何应对之时,朱元璋不知何时已转身,目光平和地望着他们。 解缙与夏原吉连忙反应,转身匍匐:“皇上万岁,望皇上珍重龙体。” 朱元璋轻轻叹息,挥手示意,一手扶腰,缓缓坐定。 他平静地望着眼前的二人, 这两位,是皇孙离京前,初涉政务时亲自挑选的助手。 还有一位礼部给事中,已被派往中都随侍。 这段时日,朱元璋几乎毫无保留地栽培这二人。 他们聪明、机敏、富有能力,这让朱元璋十分满意。 若一切顺利,未来的大明朝廷,必是他们施展抱负的舞台。 然而,太子突如其来的重病与持续昏迷,完全打破了朱元璋的布局。 他满面忧虑,对着解缙与夏原吉道:“咱之前的安排,你们都明白吗?” 解缙、夏原吉连连颔首,像学堂里的乖学生。 朱元璋轻轻应了一声:“别慌,别怕,有咱在,大明便稳如泰山。” 这话,与其是对解缙和夏原吉说,更像是朱元璋对自己的勉励。 二人依旧恭顺地颔首。 朱元璋显露出疲惫,摆摆手:“累了,你们先退下吧。” 解缙和夏原吉闻言,总算放松,急忙起身行礼告退。 待二人在沉寂中走出中极殿,脚程未及加速,身后即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响。 回首一瞬,刘建安的身影已赫然伫立于殿门外,脸上挂满了忧虑。 在二人投去的目光下,刘建安高声宣告:“皇上龙体欠安,速传太医院院使应景辉入宫诊治。” 言罢,殿外待命的内侍闻声即动,匆匆绕过愣在原地的解缙与夏原吉,向着宫门外疾驰而去。 解缙与夏原吉心头一紧,不由自主交换了眼神,那眼神中满是对刘建安意味深长示意的揣摩。 两人随即躬身,转身折返中极殿。 解缙低声呢喃,透露出一丝焦虑:“皇上的状况……” 夏原吉连忙伸手制止,轻轻摇头,目光穿透紧闭的殿门,满载忧心。 他压低嗓音,语气坚定地说:“一切等殿下回京再议。此刻,我们切不可自乱阵脚。” …… 中军都督府内。 “糟了糟了。” “全乱套了。” 接旨整装的曹国公李景隆,身披铠甲,在白虎堂前踱来踱去。 双手时而交握,时而松开。 同样戎装加身的蓝玉、常升,手按刀柄,面容肃穆,紧盯着不停徘徊的李景隆。 他们等待着禁军亲卫指挥使们的到来,但李景隆的焦躁举动让二人心生不快。 蓝玉忍不住,洪亮之声喝道:“天下尚未乱,你便如此急躁,怎堪领军。” 李景隆停下脚步,目光转向蓝玉,脸色几番变换,最终还是强作镇定,移步一旁。 此时,朝中显贵、各卫指挥使及禁军亲卫指挥使也陆续赶到。 见众人已集,常升瞥了眼沉思中的蓝玉,主动开口:“各位,现今太子病情加重,皇上龙体亦有不适,朝局定会波澜迭起,国家局势动荡。” “但大明开国24年,皇上正值盛年。我辈作为开国武将,代天子统帅兵马,理应遵旨约束各卫军队,以国家大事为先,稳守军中。” “不可让军心动摇,不可辱没了大明武人的名头,更不可辜负皇上的期望。” “誓死追随。” “誓死追随。” “誓死追随。” 那些开国元勋、侯伯将军们,齐声呼喊,气势如虹。 蓝玉终是挥臂一指,指向中军都督府的门外。 将领们闻令,拱手领命离开。 等到人群散尽,蓝玉一脸忧虑地踱步到常升跟前,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一旁的李景隆,眼中满是深意。 他压低声音说:“允熥还在中都,皇上身体不适,而皇上的旨意送达还需时日。” “你我眼下负责京中禁军亲卫的调度,丝毫马虎不得,这些天我们就守在禁军营地,生活用品让家中送过去吧。” 常升默默点头,视线也跟着投向李景隆。 察觉到两人的注视,李景隆显得有点不自在,轻轻哼了一声。 随即上前一步,抱拳行礼,遥对着皇城的方向致意。 “我李家蒙受皇恩,此番领命与二位共掌禁军,定不让奸佞有机可乘,扰乱朝纲。” 李景隆的这番保证,让蓝玉和常升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。 三人随即一同动身,分头前往皇城四周的禁军营地。 …… 东宫,太子妃寝宫。 “母妃,您要去哪儿呀?” 朱允炆紧张地看着坐立不安许久后,终于站起身的吕氏。 吕氏身旁陪着当年随嫁的老嬷嬷,勉强掩盖住脸上的慌张,努力展现出温柔的模样。 “允炆,母妃要去宫里四处走走,安抚人心,你就在这里乖乖等母妃回来。” 朱允炆有些犹豫:“但是母妃……” 吕氏上前轻轻拍了拍朱允炆的头,笑道:“傻孩子,你父亲一定会没事的。” 朱允炆脸上的忧虑未减,他抬头望着吕氏,压低了声音说道:“可是父皇……还有三弟……” 吕氏的眼神在听到朱允炆提到朱允熥时猛地一变。 在朱允炆未曾留意的瞬间,一抹狠厉在她眼底一闪而逝。 随即,她温柔地微笑着走上前,张开双臂将朱允炆搂进怀里,手轻轻地抚过他的头顶。 “允炆,不管天塌下来多大的事,母妃都会保护你,绝不让你受到任何伤害。” 随着朱标病情危重昏迷的消息传来,朱允炆一整天心绪难平,焦虑不已。 此刻被吕氏紧紧抱着,仿佛回到儿时,每当摔倒受伤或受了委屈,痛哭不止时,母亲也会这样将他拥入怀中安慰。 熟悉的气息让朱允炆的心逐渐平静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