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书屋小说网>穿越历史>大明:我,朱允熥,带着朱棣造反> 第203章 吉时到,击鼓,征倭大军出发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03章 吉时到,击鼓,征倭大军出发(1 / 1)

朱允熥望着刘三吾那看似波澜不惊的进言,心中却腾起一股莫名的烦躁,正待反驳,却不料背后响起一声怒斥。 “闭嘴。” 众人的目光纷纷转向后方。 只见轮椅上的朱标,面色已带上几分愠怒:“大军未动,你们就在这里妄谈什么战败,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妥当吗?” 难道你们在诅咒即将踏上征途的将士吗? 朱标的面色十分难看,透露着他的不满。 一直等着朱允熥与群臣争辩的朱元璋,眼角余光扫过朱标,淡淡一笑。 咱的标儿,心气还在。 刘三吾等人惊慌地望着久未在朝堂发言的朱标,此刻正怒视着他们,心里不由得生出几分忐忑。 刘三吾嘴唇微颤,弯腰欲答:“回太子殿下……臣……” 朱标却是挥手打断。 “倭国南北朝之争,如三国末年,现在正是统一的契机。我国与倭国仅一水之隔,南朝秋吉尊我国为上国,此时若不伸出援手,我大明的脸面何存?” “将我们平日里高喊的仁义道德又置于何地?若是因你们的拖延与怠慢,让朝堂讨论拖沓数日,最终导致南朝灭亡,你们今后还怎有颜面自诩仁义?” 朱允熥注视着朱标全情投入,心中的感触如潮水般涌动。 朱标质问的话语,每一句都精准地击中了刘三吾等人的道德软肋,就像高手打蛇直取七寸,让他们哑口无言。 此时的刘三吾等人,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。 朱标言辞清晰,逻辑明确。 倭国南朝秋吉家族是倭国的正统血脉,尊大明为上国。 现在,倭国正处于关键时刻,若是因为他们的延误导致这衣带水之邻的正统传承受阻。 那么他们平时标榜的仁义道德将瞬间崩塌,恐怕未来再难有颜面谈论仁义二字。 赵勉首先反应过来,拱手认错:“臣等考虑不周,在君前失言,险些让倭国局势生变,实在是罪过。” 刘三吾脸色铁青,不甘心地低下了头。 他承担不起导致倭国正统南朝秋吉氏灭亡的责任。 更不希望自己那以仁义自居的名声有任何瑕疵。 朱元璋不耐烦地挥了挥手:“看在你们为国家筹谋,心系将士的份上,此事不再追究,都退下吧。” 试探失败的刘三吾、赵勉等人,只好退出。 望着几人远去的背影,朱允熥没好气地道。 “真是可恶啊。” 话音未落,他的目光偷偷瞥向已朱标,以及一旁朱元璋。 朱元璋哼了两声,眼神中带着几分玩味:“确实可恶。” 朱允熥立刻堆起笑容,“这些人明明不通军事,却偏要整天插手军务,难道他们以为我大明还是那个被文官束缚手脚的南宋?出兵前还需他们绘制行军布阵图?” 朱允熥早就憋着一股劲儿,打算好好收拾文官,给将来的大明朝官员们立下规矩。 朱元璋倒是呵呵一笑,“真是有其爷必有其孙啊。咱就是因为太了解这些人的德行,才没把对付倭寇的事拿到朝廷上去说。” 朱允熥一听,立刻凑到朱元璋跟前。 “爷爷,孙儿琢磨着,人们常讲武将不通文墨,打仗容易鲁莽。可依我看,那些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的人瞎掺和,那才是真正的危险。” “看看北宋南宋的教训,我们大明朝得引以为戒啊。” 朱元璋眼神深邃,斜睨了朱允熥一眼,悠闲地抿了口茶。 “他们懂什么行军打仗,一群连鸡都不敢杀的文弱书生,给他们马骑,给他们刀拿,怕是连敌人都找不着。” 朱允熥嘿嘿一笑,“皇爷爷,允熥觉得……” “你爷爷刚才不是让你去传旨,把对付倭寇的事跟李景隆那边详细说说吗?” 这时,朱标突然扭头,提醒道。 朱元璋一侧目,对上朱标的眼神,随即又是一脚,不轻不重地踹在了朱允熥屁股上。 朱允熥尴笑了两声,满心无奈。 他明白现在不是时候,只好收起心底的小九九,恭恭敬敬开口告退。 …… 三天之后,钦天监选得黄道吉日,星象显示金火旺盛,正是大军出征、胜利在望之兆。 于是,大明朝首次,亦是中原历史上的首例大规模远征倭国开始了。 在应天府西边,外金川门外。 站上城墙,北眺远方,只见浩瀚江水滚滚东流,江面开阔,无边无际。 外金川门下,紧邻江边的,是繁忙的渡口与码头,此刻已泊满壮观的大明宝船与龙舟。 这处码头,人称云平。 云平码头直接衔接外金川门,成为连通应天府内。 而今日清晨,应天府的府军卫早早行动,清理码头周边,确保道路畅通无阻。 从金川门至钟阜门,再到外金川门,沿途皆由府军卫的官兵严密把守,确保没有百姓,不致拥堵。 在宽敞的外金川门外大街上,5000余名装备齐全的战士列阵以待,静候出征的号令。 朱允熥掐着点,率领一群来自都督府的官员,以及即将远赴倭国的使团,来到了外金川门外的云平码头。 他回头望向城内,那蓄势待发的征倭大军,心中涌起一股激动。 朝廷钦点的征倭大将军曹国公李景隆,身披重甲,与副将鹤庆侯张翼并骑,紧随朱允熥身后,气势凛然。 征倭大将军署的总负责人铁铉,一脸肃穆,引领着一众工部官员和将作监的工匠,在旁整装待发。 相比之下,作为倭国南朝的使者,秋吉悠介显得有些拘谨,被一群陪同前往的锦衣卫包围。 正当此时,钦天监的官员仰头观察日光。 众人窃窃私语一番后,其中一人向前迈出一步,高声宣布:“吉时已至。” “击鼓,大军出征。” 外金川门的城墙上,战鼓雷动,伴随着金戈铁马之声,震撼人心。 “出征。” 城门之内,征倭大军的呐喊如潮水般涌来。 “出征。” 马蹄轰鸣,铁甲碰撞。 外金川门的城门洞内,轰然响起激昂壮阔的军歌。 那是汉族男儿吟唱了千年的旋律,饱含着他们抛洒热血的无畏诗篇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