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书屋小说网>穿越历史>大明:我,朱允熥,带着朱棣造反> 第266章 用魔法来打败魔法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66章 用魔法来打败魔法(1 / 1)

身负保卫应天城的重任,他们有责任让这些罪犯接受大明律法的公正审判。 刘远对太孙的洞察力以及对局势的准确把握极度佩服。 尽管散布谣言者受到了惩治,但如太孙所料,谣言已经开始在民间传播。 解学士走访了任亨泰的邻居后,今日之事也按太孙的计划进行。 这些人,有的是出于正义,有的是为了解学士承诺的好处,还有的是被穿着飞鱼服的随从们吓倒。 总的来说,都在今天到达了洪武门前,为被谣言蒙冤的任亨泰伸张正义。 这次行动很快吸引了许多城内对这桩谣言充满好奇的百姓,他们自动来到洪武门,想亲眼看看。 刘远轻轻叹息,低声说:“确实像三爷所预言的,有些百姓聚集在洪武门前,为任亨泰喊冤,已经吸引了一大批城内人围观。” 说完,刘远好奇心涌动,看着似乎沉思的朱允熥,心里盘算着下一步应该怎么做。 朱允熥思索了一眼城里的局势,然后看向一脸疑惑的刘远。 “接着等。” “啊?”刘远不解。 朱允熥并未解释,径直说道:“咱们去城墙上瞧瞧。” 刘远傻笑挠头,跟在后面。 没多久,两人登上洪武门的城楼。 朱允熥耳边充斥着城门下的喧嚣。 他探头一看,城门下聚集了近百名百姓,齐声喊着任亨泰的冤屈。 队伍前面的百姓,手里拉着白布,上面写着“任侍郎清白之家,任侍郎无辜”。 人群中,更多人挥舞着小白旗,上面写着为任亨泰伸冤的标语。 朱允熥皱眉,这就是他之前给解缙出主意,炒热舆论的那套。 没想到,这么快就被用上了。 应天府差役和金吾卫士兵正忙于隔离围观者。 数一数,朱允熥猜现场围观者至少千人。 连洪武门两侧不远处的太常寺和工部官员,此刻也偷偷躲在衙门后,伸长脖子看热闹。 朱允熥微笑颔首,轻哼两声。 不久,脚步声由远及近。 接着,解缙的声音在耳边响起。 “任务完成,太孙的计策已经安排好。” 解缙边走边说,来到朱允熥身边,脸上带着笑意,看向城外,目光扫过城门口的人群。 朱允熥暗自得意,“这就是民意。” 解缙转头,深深地看了朱允熥一眼:“民意已达,下一步呢?” 朱允熥手扶城墙,坚决地说:“今晚要让应天城的每家每户都看到那份小报。” 解缙皱眉:“很多人不识字……” “他们会找识字的读。” 朱允熥拍拍解缙的肩膀,往皇宫走去。 解缙看着朱允熥的背影,走到城墙边,看着远处的人群,不禁打了个冷战。 …… “无耻之辈。” “太过份了。” “老夫颜面何在。” 怒吼声响彻云霄,连夜间的江陵山都仿佛被震动了。 山巅雅居之外,黑夜如墨,星光隐约,屋里聚集着几位江南老儒。 他们愤怒不已,满脸通红。 坐在老儒中间的户部尚书赵勉慵懒地盘着腿,仿佛疲惫不堪。 刘三吾拿着一张字迹粗大的纸。 看着纸张上的文字,愤慨万分,纸被他紧紧地握在手中。 接着,他凝视着在场的几位老儒。 “今早洪武门前发生的事情,我知道后就感觉有点奇怪。” 他长叹一声,“果然不出所料……此时此刻,全城都在传播这些污秽的谣言,可恶至极。” “肯定有个幕后黑手在操纵。” 一位老儒双眼冒火,咬牙切齿。 另一人迅速把眼前的纸撕得粉碎。 “我此生何时受过这样的羞辱。” “谗邪小人。” “我恨不得亲自找出那贼人,一刀解决了他。” 声誉,这个东西,犹如双面镜。 一面光辉灿烂,另一面却是阴暗腐朽。 近期,任亨泰受尽污蔑,骂名缠身,几乎无法安心入睡。 府中的仆人,只要出门,便会引来路人的指点。 更有热血沸腾的百姓,随手拿起东西就向任府的仆人扔去。 因此,整个礼部左侍郎府如同鬼域,无人敢轻易外出。 府中,寂静得吓人,仆人们经过老爷和夫人们身旁时,甚至不敢呼吸。 那位幼年父母离世,被同族人欺凌,幸亏被任亨泰收养的侄女,这几日已三次试图上吊,想要证明伯父的名声。 那个嗜赌如命、好色成性的侄子也未能幸免,遭到了家族长辈的严厉惩罚。 自从百姓在城门外为任亨泰请愿后,就被直接送回任府,跪至昏迷,即将临盆的侄媳妇,每天泪流满面,对外界的指责和非议一力承担。 此时,满脸疲惫、头发散乱的任亨泰,静静地坐在书房前,仰望蓝天。 应天府的这起事件,早已闹得沸沸扬扬。 曾梦想坐上礼部尚书宝座的任亨泰,如今心如止水。 甚至思忖着何时写好辞官归田的奏章,向皇上请辞还乡。 “老爷,老爷!” “出大事了。” 任亨泰正为辞官奏章琢磨时,院子外传来仆人惊慌的叫喊。 这使得他不快,眉头紧皱。 只见老仆慌张跑来,手中紧握着一张纸,挥舞不止。 “怎么这么急躁,这成何体统。” 任亨泰不满地责备老仆,但目光却被晃动的纸吸引过去。 老仆跑得气喘吁吁,汗流浃背,将纸递给任亨泰。 “老爷,情况有变,您不需要辞官了。” 不需要辞官? 任亨泰惊讶地挑眉,接过老仆手中的纸。 老仆兴奋地说:“我在买菜时听到,周边邻居和乡亲昨天去了洪武门帮老爷您申冤。” “他们不仅为老爷申冤,还讲了咱们家的故事,老爷的善行。” “现在城里很多人都后悔以前误解了老爷。” 那时,任亨泰边听老仆说话,目光迅速在纸上游走。 顷刻间,纸上内容便了然于胸。 “好。” “妙哉。” “那帮小人,好自为之吧。” …… “昨日的消息,可属实?” “岂有假?此事岂容质疑?” “那些行将就木的老东西,竟敢如此?” “怎么不敢?” “昨晚就让识字的看过内容,一字一句读给我听。就是咱应天府城外那家,老头看着和善,常开粥棚救济百姓。谁知灾年时竟买乡下不足10岁小姑娘供他暖脚。” “暖脚还算好的,说不定还有其他企图。” “真是作孽,罪该万死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