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伟毅喘着大气,直言不讳:“我是书报局石伟毅。” 俩锦衣卫互相交换了个眼神。 其中一个锦衣卫压低声音说:“石先生请留步,今日锦衣卫行动,涉及重案。” 书报局现在归解学士打理,是传播心学的地方,这些门道俩锦衣卫不懂。 但他们知道解学士是太孙身边的大红人,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天子身边的重臣。 这也让他们对书报局的石伟毅自然而然地多了几分敬意。 石伟毅没再往前挤,就站在街道边,望着嘉林街上那一栋栋官府大院。 片刻,只见一群群锦衣卫从官府中押着人走出。 这些人背后,还跟着各个部门的其他官吏。 此时,石伟毅脸上挂满了压抑不住的笑意,却依然努力憋着。 刘星剑和薛嘉运等人匆匆从后方赶来,一左一右紧紧拽住了石伟毅。 “你还好吧?” 刘星剑跑得满头大汗,心里暗自叫屈。 明明他自己也科举落第,却还得反过来安慰石伟毅。 可他还未开口,就见户部一位官员被两名锦衣卫推搡着带出。 刘星剑面色一凛:“他…他…他不是本次会试的同考官之一吗?” 与此同时,已有锦衣卫军官在嘉林街上站定,大声宣读被捕官员的罪行。 刘星剑闻言,心潮起伏。 “科举作弊。” “科举作弊。” “哈,哈,哈哈!” 一时间,刘星剑竟如同刚才的石伟毅一般。 前方的两名锦衣卫回头对刘星剑投去警告一瞥。 石伟毅在确认了科举作弊案已公开处理后,转身拉住刘星剑:“回书报局吧,这期文章得赶在明天通过驿站发往各地。” 洪武25年,科举作弊的事儿一闹,那些刚考上的学子们全部取消成绩。 接下来就得看皇太孙,还有暗地里运筹帷幄的皇上和太子了。 石伟毅琢磨着皇上面子不可能就这么丢了。 所以,朝廷今年科考总得挑些人才出来做官不是? 现在关键就看皇太孙想把这事儿闹到什么地步了。 夫子庙那最高的塔楼上,可以清楚看见锦衣卫冲进后,贡院街立马就炸开了锅。 朱允熥的神色从头到尾愣是没变过。 这一届考上的666名举人,一个不落,全上了锦衣卫的搜查名单。 剩下的,从主考官刘三吾开始,到底下所有相关的官员,一个也没跑。 怎么处理这些人,把这事儿引向何处,朱允熥心里头已经开始打起了小算盘。 贡院街上,名单上的人被抓了个干净。 贡院也被锦衣卫控制住了,官员们一个接一个落网。 这个月里应天府怕是难得安宁咯。 朱允熥收起目光,转身望向塔楼里面。 只见书桌早就摆得整整齐齐,吏部尚书詹徽,正站在中央。 他周围是一堆朝廷御史言官,一个个忙着起草关于这次科举舞弊案的弹劾奏折。 詹徽感觉到一丝视线,抬头一看,正对上皇太孙的目光,连忙拱手行礼。 可心里早就是剪不断理还乱了。 自己不仅答应了今天要处理的事务,还得张罗着一帮御史言官们,针对恩科作弊的官员和考生们发起责问。 连带着他们的家人,还有整个江南地区的理学风气。 早晚有一天,这把老骨头会埋在神烈山东边那片荒草丛生的乱坟堆里。 詹徽心里满是无奈。 这时,暗卫周豪三步并两步地从塔楼下跑上来。 来到朱允熥跟前,恭敬行礼。 “报告皇太孙,江陵山上的人,全都自我了断了。” …… 这些天来,江陵山成了朝中文武百官心头的一块石头,无人不关注。 虽然从没人明说,但大家心知肚明,江陵山顶上那几位江南学术界的泰斗,已在那里驻足数月有余。 他们来应天的目的,早已是公开的秘密。 书报局流传的知行合一学说,让理学与心学的辩论再现宋代儒学学问盛况。 这批江南学者,正是为了给理学摇旗呐喊而来。 可如今,这些人竟无一例外,选择了自我了结。 詹徽不由得身子一震,猛地抬头望向皇太孙。 御史言官们,手中的笔纷纷停滞,面色凝重地转向门外。 此时的朱允熥,脸色铁青如乌云密布。 “这分明是逼宫……咱们还要按原计划行事吗?” 周豪压低嗓音,试探着问。 朱允熥的目光瞬间锁定了周豪,对方即刻低下头去。 砰的一声巨响。 朱允熥的手掌狠狠拍在了身旁的栏杆上。 他们这是以死相逼,向朝廷发起了最后逼难。 周豪所言不虚。 江陵山上那些老学者的自我了断,并非因为东窗事发后的畏罪自尽。 无论是今科科举的舞弊风波,还是理学与心学的正统之争,朝廷对他们本就无可奈何。 他们选择在此时自我了断,无非是想用自己的死换取道义上的胜利,占据道德高地。 詹徽脸色凝重地步出房门,弯腰行礼来到朱熥身旁。 “太孙,他们是希望通过几人牺牲,迫使朝廷让步。” “让步?”朱允熥转身,低沉地重复了一遍。 詹徽的眼角不由一跳:“是用死亡作为威胁,他们意在强迫太孙对科举舞弊案的涉案者从宽处理。” 朱允熥冷冷道:“詹尚书以为,本宫会因此动摇吗?” 詹徽微微一顿,随即抬眼深深望向面前的太孙。 当这个问题自太孙口中提出时,詹徽心中已有了答案。 太孙在此刻改变决定,全无可能。 从燕王他们包围江陵山那一刻起,事态便已成定局。 朝廷虽未对理学与心学做出最终裁决,但这何尝不是默许了心学发展的空间? 而今,种种事件与矛盾交织累积,终于借着这次科举舞弊案集中爆发。 朱允熥打量着詹徽的神色,暗暗一笑:“大家都已做好了选择,为何此时我还要去改变原有立场呢?” 詹徽默默颔首。 理学有其选择,太孙亦有他的决定。 同样地,今日站在这里的他,不也做出了最终抉择吗? “不过……” 詹徽犹豫着说,“如今江陵山上的自尽之事,消息怕是捂不住。一旦传开,不论朝廷还是百姓,不会去想他们这样做的意图,只会觉得那是以死谢罪,为今年科考舞弊案向朝廷乞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