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书屋小说网>穿越历史>大明:我,朱允熥,带着朱棣造反> 第412章 我的三百亩祖地哟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12章 我的三百亩祖地哟(1 / 1)

关于怎样让蹴鞠赛长远又稳定地发展,朱高炽手里那份规程写得十分详细。 最让他意外的是,本来这只是军队里争面子的小事,到允熥那儿,愣是变出一堆有利之事。 军队有了固定比试的地儿,军事学校能培养更团结的将领。 商人宣传了商品,小贩们赚了钱,连老百姓也多了个乐子。 当然,得防着大家沉迷赌博。 好在如今锦衣卫和应天府查得紧,地下盘口一冒头就被端了。 夏原吉拧眉道:“世子您对这事儿研究得这么透?” 朱高炽坦荡荡地摆手:“都是太孙的主意。” 夏原吉眼睛一亮,心说太孙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好点子啊。 “那围绕球场的看台,啥时候开建呢?” 这次军事学校的比赛总共就十五15场,差不多半个月时间。 朱高炽望着夏原吉:“这得等解学士的消息,应该快了。” “解缙?” 夏原吉一脸不解:“他最近不怎么在应天,常跑太平府,还听说在牛首山那块儿大兴土木建工坊呢。” 朱高炽点了点头:“耐心等等,到时候保不准能让整个应天城都眼前一亮。” 夏原吉心里直犯嘀咕,可毕竟最近跟解缙交流不多,只好等着看结果。 蹴鞠场外,人潮逐渐涌动。 夏原吉他们坐的看台,可不是一般人能上的,全是朝廷大员跟勋贵。 营地外,更多的人聚集,就为了看后军都督府跟上直亲军卫的这场蹴鞠赛。 只放持有下注单的人进,就这样,球场周围还是聚了上千人,还有不少人源源不断地往里进。 “3000两。” “生死在此一举,就看后军都督府那帮人的技术了。” 一个胖商人咬着牙,盯着正进入场地的后军蹴鞠队。 “3000两?老兄你这是把全部身家都押上了?”旁边有人好奇地问。 富商轻哼道:“哪敢拿身家开玩笑,就是这次从福建来应天赚的钱罢了。” “老兄真精明。”那人连忙奉承。 另一边,一人长舒一口气,眼睛泛着红:“300亩祖传地啊。这次就指望上直亲军卫了。” 旁边的人闻言转头:“听说太孙也押了3000两的上直亲军卫,估计没问题。” 那中年乡绅猛地回头,“太孙真的押了上直亲军卫?” 不等旁人回答,另一边一人带着神秘笑说:“据说,太子押了3000两给后军都督府。” 话音刚落,那位中年乡绅脸色唰地暗了下来。 这时,人群中悠悠传来一句:“各位可曾考虑过平局?我这次押了500两平。” “平局?” “前几天军校那场风波,根源就是后军都督府与上直亲军卫的不和。今日这场蹴鞠,定是要决出个高低胜负的。” “言之有理。” “平是肯定平不了的。” 围聚着准备下注蹴鞠赛的人群中,议论声四起。 忽然,人群中爆发出高呼声。 “富贵由天,生死淡然。” “后军都督府必赢。” 这一声,彻底点燃了现场的气氛。 而支持上直亲军卫的人自然不甘示弱,也高声疾呼必胜的口号。 观赛台上,夏原吉望着蹴鞠场四周的热闹人群。 “百姓们真是热情啊。” 朱高炽侧目,瞥向夏原吉。 这家伙难道不明白,为何众人会有如此高涨的热情? 朱允熥坐在最佳观赛位置。 身旁围绕的是一群本该在大本堂念书的堂兄弟。 朱尚炳嗑着不知道从摸出来的炒瓜子,大大咧咧地靠在座位上,翘着二郎腿,随地吐壳,随后又差遣一位被他买通的小堂弟端来一碗冰镇酸梅汤。 这一系列举动完成后,他才侧头望向朱允熥。 “你不担心这些人输得底裤都不剩,回头闹事吗?” 见朱允熥未予理会,他又自言自语道。 “真搞不懂应天府跟锦衣卫为何还留着这个赌盘。” “只要不牵涉百姓,他们这些人输不输,闹不闹,又有什么关系?” 朱允熥冷冷地解释了一句。 赌徒没必要同情。 这便是他要采用严格监管百姓的原因,为了确保仅有士绅商贾可以参与其中。 就算他们输个倾家荡产,也不至于惊动到他。 无非是收波韭菜。 割完一茬,自然还有下一茬。 朱尚炳微微点头,向后依靠。 “孟熜,帮我拿冰淇淋。” 楚王世子朱孟熜被10两银子收买,立马笑容满面地蹦跳至看台背后。 场边,助威声震耳欲聋。 …… “总共27万……平局的投注大概有3万两,但赔率低,扣除后其实不足4万两……” 西城大营蹴鞠场,从满载期待的加油声到后来的连篇咒骂,场面几近失控。 要不是有官兵在旁边指挥,说不定会发展为一场大战。 …… 观赛台下,朱允熥在锦衣卫和禁军的护送下,悄然离开。 周豪在一旁淡淡汇报。 朱允熥回头望了眼已混乱不堪的蹴鞠场,沉声道:“传达命令,让锦衣卫跟应天府严加控制应天城。” 周豪应声。 朱允熥又淡淡叮嘱:“后续的赌盘先缓一缓,只调整赔率,确保不亏即可。” 周豪谨慎地点了点头。 这一时刻,秦淮河畔,人潮比往常汹涌许多。 “平局?” “真就平局……” “我的5000两银子哟……” “怎会这样……” “死了算了。” 众人瞩目下,一人扑通一声,跃入河中。 不远处,有个身着锦缎的士绅,趴在岸边,泪如泉涌,悲痛欲绝。 “我愧对祖宗啊。” “那300亩地……” “祖上传下的300亩……” “砰!” 扑通声再起,又一人沉入河心。 一腔热血转瞬成灰,汉子们纷纷选择以此了结,激起的波澜引来全城百姓驻足观看。 不久,好心人也纷纷跳入河中,欲挽救这些输得一无所有的赌徒。 或许因河水冰凉刺骨,许多人刚入水便如梦初醒,挣扎呼救。 “救我。” “救我啊……” “秦淮河的水为何这么冷?” “咕噜噜……” 那因输掉祖传田产的士绅在水中呼救,一场悲剧竟变成了啼笑皆非的闹剧。 桥头岸边,笑声四起。 “赌徒,终会自食其果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