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书屋小说网>穿越历史>大明:我,朱允熥,带着朱棣造反> 第424章 只要让百姓有饭吃,朱家江山将无人可动摇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24章 只要让百姓有饭吃,朱家江山将无人可动摇(1 / 1)

此时,朱允熥正忙着往燃烧室添煤。 闻声回头,见挡杆变动,苦笑中带着无奈。 填满煤炭后,他又启开蓄水室,提了一桶清水注入其中。 瞬间,车速缓了下来。 “喂,这是咋回事?” 车刚减速,前方传来朱元璋的喊声。 朱允熥连忙关闭蓄水口,擦干手,赶回朱元璋身旁。 他面露忧色:“爷爷,您不带亲兵独自离京,朝廷大臣怕是要来劝阻的。” 加了煤,又加了水,蒸汽机再次缓缓喷发出澎湃动力。 速度复又加快。 朱元璋斜睨一眼,不在意道:“咱家允熥乃先登之勇,哪有独自一人之说?” 要是此刻山贼拦路,看你还怎么说。 朱允熥撇了撇嘴:“此举于理不合,回头监察院和言官非议,怕是难逃弹劾。” 朱元璋冷哼,双手猛地一拽横杆。 未待朱允熥反应,满载的车辆竟在官道上平滑转了个弯。 四顾之下,朱允熥才惊觉已至神烈山东麓。 他正欲劝朱元璋休息,却见远处官道旁,一支队伍避让一旁。 “这是什么人?” “是皇上跟太孙啊。” “二位怎么出现在这里?” 一群刚回京的勋贵立于路边,满脸惊奇。 皇帝跟太孙单独出城,实属罕见。 “皇上乘坐的是何物?” “居然无需牛马便能自行?” 无人驾驶的蒸汽机车,在大明朝自然是稀罕之物。 勋贵尚未想明白,朱元璋已自行将挡位调低,车速随之减缓。 “臣等拜见皇上,皇太孙殿下。” 勋贵全家跪于路旁,高声呼喊。 朱元璋悠悠驾车至他们身侧,车不停歇。 “传话给后方的官员跟禁军,咱安好。” 未等众人领旨,他的蒸汽机车已继续前行。 “微臣遵旨。” 望着远去的皇帝跟太孙,勋贵一脸困惑,却不敢违抗圣旨。 只能守在路边,等待后续官员和禁军到来。 …… “你来开吧。” 终于,朱元璋略显疲惫地挥挥手,让出了驾驶位。 他还随口提了一句:“这操纵杆真是费劲,一路站着操作,将来或许该加个座位才好。” 朱允熥接手驾驭,保持着低速等待禁卫军跟上,颔首道:“这已在冯大匠的改良计划之内了。” 朱元璋应了一声,又说:“还有一点,这车不能只晴天才用,得前后都加个遮挡或盖子。否则,遇到大雨大雪,人跟货岂不是全泡汤了?” 提及这些,朱元璋突然灵感泉涌。 “得区分载人还有运货。载人自然要更讲究些,这车行路稳当,颇为稀奇,不知可否再舒适点。” “运货的话,就要更牢固,应天府周边道路平坦,但南方或边境地区呢?” “还有,这车能否改造成攻城略地的利器?类似武刚车,但速度要快许多,成百上千辆排山倒海般击溃敌阵?” 朱元璋的想法从民用跳跃到军事,越说越激动,眼中闪烁着光芒。 朱允熥也惊讶不已。 这不正是坦克的雏形吗。 世界上的许多发明,多始于战争,军事技术的应用与进步,总是最快的。 就在这一念之间。 朱允熥甚至开始幻想,大明勇士们驾驭着钢铁蒸汽战车,在九边的广袤草原上驰骋。 那将是怎样壮观的景象。 然而,梦想还需一步步照进现实。 朱允熥笑道:“当前的蒸汽机尚不足以支撑战场的冲击,但孙儿相信,大明的将来,定不用将士们的血肉之躯去冲破敌阵。”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,这个道理他自然明白。 “爷爷这辈子最大心愿,便是看到大明与你们一同成长。” “还好,爷爷还有机会看着你们成长。” 朱允熥被朱元璋的话触动了心弦。 抬头望向前方的道路,不知不觉间,他们已驱车至长江岸边。 朱允熥轻推挡位至空挡,身后蒸汽机随即响起一阵齿轮运转的声响。 他走到蒸汽机前,调整了几下,蒸汽机的烟囱便呼呼地喷出阵阵白雾。 不久,一大片洁白的云朵伴着微风,悠悠升空,融入蔚蓝天际。 最终。 朱允熥双手撑地,悬坐在车沿,双腿轻轻摇晃着。 他向后仰望,对上了站在身后的朱元璋的目光。 “皇爷爷,大明会愈发繁荣昌盛的。” 朱元璋面对着滚滚东流千年的长江,挺胸昂首,面上洋溢着自豪感。 “今日见大江依旧。” “吾生无悔矣。” 说这话时,朱元璋目光炯炯,直视朱允熥。 朱允熥轻轻一笑:“皇爷爷,大明的百姓还没都能填饱肚子呢。” 朱元璋笑容满面,“有你,何须担忧?” 话音落下,朱元璋伸手搭在朱允熥肩上,另一手扶膝,缓缓弯腰,像朱允熥一样坐在车沿上。 “最近,爷爷常半夜醒来……” 朱允熥歪斜着脑袋,朱元璋的脸庞上已刻下了几抹时光的痕迹。 时间,似乎总在不经意间流淌。 此刻,朱允熥化身为一位耐心的倾听者,静静地守候在朱元璋的身旁,无声胜有声。 朱元璋叹了口气:“夜半梦回时分,咱眼前常浮现多年前的景象,那万千生灵涂炭的画面,那民众痛苦的哭号,依旧清晰如昨。” “思绪辗转,昔日的老友又一一浮现,如今他们或许都已投胎做人,成为了我们大明子民的一分子。像陈友谅,张士诚等人,必定也在享受着大明的盛世繁华。” “所以,咱更加难以入睡。” 朱元璋的情绪略显激动,又夹杂着一丝哀伤。 他转向朱允熥,脸上却已绽放出慈祥的笑容。 “因此,咱每日都在害怕,怕那些苦难重现,怕天下再陷动荡,百姓再次承受无妄之灾。” “这份害怕,让咱这些年不得不狠下心,送许多人上了路,淮西勋贵,贪官污吏,天下腐儒。” “在洪武27年,咱十一次下令北征,虽平定了北元,却也让草原洒满了鲜血。” 朱允熥深沉地回应:“爷爷您就是大明的镇国神器,也是天下百姓之福。” “又有谁能真正担当得起镇国神器的名称呢?” 朱元璋大笑着摇头,随即神情变得严肃。 “你得记住,这天下社稷,任何人若敢动摇,皆可杀之。但要有一念,善待百姓,即便天下动荡,只要你能让百姓有饭吃,你的地位便无可动摇,我朱家江山也会固若金汤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