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穿灰蓝僧衣的僧侣们,面露惶恐,纷纷向庙宇四周散开。 而那些衣饰略显华贵的高僧,则朝着大雄宝殿聚拢。 赵百户并不急于动手,对安陵的行动需要实际证据。 他此举只为先行封锁此地,以防走漏风声。 尽管锦衣卫有权自行抓人,但持有证据后,那方外之地也不敢公然抗命,以免激起民间不满,影响时局。 心中盘算已定,赵百户便有暇端详这眼前的安陵寺。 寺庙规模不大,因依山傍水,添了几分世外桃源的宁静韵味。 雪已停歇,万物沉寂,远眺可见松柏披雪之景。 “严密监视各处,切莫让人溜走。” 赵百户赏雪片刻,对身旁随员吩咐道。 一锦衣卫轻步上前回禀:“已布置妥当,各要点皆有人值守,墙垣亦有巡逻,逃无可逃。” 赵百户颔首:“待冯百户携证据而至,便将此地人等一并送往诏狱。” 锦衣卫所至,无所遁形。 一众部下默然颔首,凝视着安陵寺,望着僧侣们不安的神情。 数座殿堂之后,一群灰袍僧人匆忙返回。 与那些贵重衣衫僧侣的紧张不同,他们脸上洋溢着掩藏不住的笑意。 “师兄,师兄,官家来人了。” “锦衣卫来了。” 简陋的僧舍被推开,内仅有一僧,僧袍洁白如新,跪在木佛前,手捻佛珠,低诵经文。 背后的风雪与寒冷未扰其心,反倒是同门的喧哗打断了他的功课,眉头不禁微蹙。 随即自责,或有嗔怒之嫌,低语忏悔。 于是,他虔诚拜别面前佛像,收拢佛珠缓缓站起,转向来者。 “出了何事?” 和尚们溜达到师兄跟前,一个个都低下脑袋。 “锦衣卫上门把咱这儿围上了,说是皇上要查些见不得光的事,给咱们讨个说法呢。” 这话音刚落,立刻有人接茬:“师兄,我看皇上这番操作,八成是想给咱佛门留点颜面,估摸着他们手里捏着咱庙里某些人的小辫子。” 师兄眼神平和,“不忧不喜,心如止水。” 和尚们闻声,连忙念起佛号来。 紧接着,急切地说:“师兄,师父圆寂前明明是想让你接手僧录司的,如果不是……咱安陵寺也不会沦落到被围着的地步,这次,咱得把这些事情说个明白。” “是啊,安陵寺早该是师兄你的了。” 师兄面色如古井无波,“莫要执着。” 和尚们这会儿哪还顾得上什么佛法教诲,跺着脚直叫唤:“师兄。” 师兄眼睛一瞪,“主持那边情况咋样了?” 一听师兄提起现任主持,和尚们的脸上闪过一丝喜色:“我们一见着官差就往这儿赶了,主持那里的人也早去通风报信了,这会儿估计正忙着迎接官差呢。” 师兄点了点头,转身对着那尊永远沉静无言的佛像,再次跪拜下去:“和我一起诵读一遍经文吧。” 和尚们面带困惑,但身为安陵寺里不怎么受宠的弟子,眼下唯有师兄能关照他们,既然要诵经,那就一块儿念吧。 安陵寺大门外头。 由于赵百户领着锦衣卫一来,整个地方都乱套了。 原本随风雪飘摇的钟声和诵经声戛然而止,连敲击木鱼的声音也消失了。 佛堂里本该宁静升腾的袅袅青烟,此刻也乱糟糟地聚集成团。 一群和尚簇拥着几位穿着袈裟的高僧,从那座全身镀金的巨大佛像前起身,匆匆朝大雄宝殿外赶去。 “各位大人冒雪莅临安陵寺,想必有公事在身吧?” 原在大殿里诵经面色红润的主持,一踏出宝殿,脸色竟变得苍白。 带着僧人们来到赵百户面前,双手合十行礼。 赵百户目光淡淡扫过众僧,轻轻说道:“奉旨调查,确认安陵寺是否有所谓的不法行为。” 主持面色微变:“能否请大人明示究竟为何而来?” 赵百户眼神一凛,冷冷道:“上面的心思也是尔等可以揣测的吗?” 主持脸色再度变换,周围僧人交头接耳,神情显得颇为紧张。 思索片刻,主持压低声音说:“既然这样,不妨请各位大人进屋喝杯热茶,是寺里自种的山茶,虽非名品,却也能驱走几分寒气。” 赵百户挑了挑眉:“喝茶?不必了,我们就在这儿等。” 主持一阵错愕,心里的不安越来越甚。 这些锦衣卫到了安陵寺,既不提抓人,也不接受饮茶邀请,就这么站着等? 他们到底在等什么? 主持小心翼翼地侧过身,示意和尚们准备些茶水,好生伺候这些如狼似虎的锦衣卫。 赵百户却是猛然瞪眼:“我的意思是,你们也一起在这儿候着。” 噌噌噌。 赵百户背后,一柄柄绣春刀出鞘,寒光闪烁,直透人心。 和尚们终于支撑不住,纷纷与还没回过神的方丈拉开距离。 “官爷,就是他,这老顽固干的好事。” “一切的事都出自他手,跟我们没半点关系……” “求您明察秋毫,我等小僧全是被这老家伙逼的。” “请官爷为我们做主啊。” “……” 一时间,安陵寺仿佛又刮起风雪,寒气直透人心。 方丈已是一屁股坐到弟子清扫过的地上,但仍冷得人直打哆嗦。 赵百户却不理会这些,淡淡说道:“上意要明辨是非,绝不冤枉了这佛门净地,各位再等等吧。” …… 邹小杰做梦也想不到,有朝一日自己会懂得寸步难行的滋味。 邹源惨死的景象,如烙印般深刻在他脑海,挥之不去。 那一刀,就像杀鸡一样利落。 积雪已至膝盖,双手被缚的邹小杰,只能咬紧牙关紧跟两名身强力壮的锦衣卫。 失禁后,裤腿潮湿,遇风更是冷得刺骨。 邹小杰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了。 邹小杰强忍不适,双腿用力分开,艰难前行。 冰凉的湿气已在身下凝成细碎的冰渣。 每一步摩擦,都让他恨不得立刻倒在这一片雪白之中。 他抬头望向前方。 那是通往安陵寺和应天府的岔路。 回头望去,无垠雪地中,几乎半数邹家村村民,小半个大胜关的劳力,被麻绳串连往向应天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