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书屋小说网>穿越历史>大明:我,朱允熥,带着朱棣造反> 第519章 士绅的不快,凭什么给百姓粮食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19章 士绅的不快,凭什么给百姓粮食(1 / 1)

县丞是县令的助手,主簿负责文书管理,典吏则管理县里的差役。 文书一听,意识到大事将行,立即遵命行动,去找来了几位大人。 而戴星海则带着亲信,去找汤辉留下的三位营指挥官。 好像汤辉事先已经与军中将领有所沟通。 等戴星海带着人找到他们时,三位将领不待其详说缘由,便有一位抱拳朗声道。 “戴县令,我们将军的意思是,我们亲军卫队专程来到陈留县,一是为了给太孙打个前站,二来呢,也是想着能帮上陈留县的忙。” 紧跟着,另一人颔首道: “戴县令,我们都是军中糙汉子,不懂怎么处理灾情,但我们吃的皇粮不少,有力气,有什么脏活累活,尽管吩咐。” 戴星海刚要开口,就被两人抢了先,一时语塞。 这时,最后那位将军也开了腔。 “戴县令,您尽管发话,在陈留县的地盘上,除非是要造反,其他都是您一句话的事。” 至此,戴星海这才理清了思绪。 对方估计早就知道他的计划了。 戴星海轻叹一声。 “多谢诸位将军出手相助,还请三位率军助我前往城中富户家中借些物资,以纾解当地的燃眉之急。” 戴星海的话音刚落,一位将军站直了身子。 “借嘛,自然得有点血性,刀光剑影里才能借得痛快。” 话语直白,不容置疑。 未及戴星海回应,那人已高举手臂,大声喊道。 “兄弟们,刀磨亮了吗?跟我随着戴县令进城借物资。” 戴星海心头惊喜交加,只见三位将领已指挥城外的数千兵马迅速集结。 “前锋营,封锁城门,进出需持戴县令手谕。” “左翼营,管控主街道,闲杂人员禁行,意图不轨者严惩不贷。” “右翼营,每百人一队,遵照戴县令命令,进城拜访,筹集物资。” 兵马如潮水般迅速分散行动。 有的奔向其他城门,有的涌入街道实施管控,更多人则刀已出鞘,静待戴星海发令。 陈留县的县丞主簿和典吏三人匆匆赶来,气喘吁吁,望着一众兵马,心中不禁忐忑。 到了戴星海面前,县丞连忙问道。 “戴县令,这是……什么情况?” 此时,戴星海已恢复了镇定,望着县丞,主簿跟典吏,知道此刻不容悲观。 他正色宣布。 “朝廷救济还需几日才能到,现在府库空虚,百姓忍饥挨饿。如今亲军在此,我决定借他们的力量,进城借粮。” 借粮? 还得动用朝廷亲兵? 连日来四处奔波借粮的县丞,心中焦急如焚,搓着手,来回踱步。 “不成,这绝对不行。” “大人,这样下去要出大乱子的。陈留县没您不行,老百姓更是离不开您。如果您今儿真……真把粮食借出来了,那您的名声可就全毁了。” 旁边的主簿跟典吏面露焦急,争先恐后地劝阻。 “大人,咱已经尽力借粮了,再撑几天,朝廷的救济总会到的。您万万不可冲动,否则他们非得拿这事儿弹劾您不可。” “我来借,大人你就别管了,我哪怕是挨家挨户磕头,也会为大人跟陈留乡亲们求来粮食。” 戴星海望着面前三人,脸上浮现出真心的笑意。 这三位都是他在陈留任上的这些年,一手提拔起来的。 百姓们都传他是陈留的硬骨头,不怕上司,不惧权贵豪门。 可他这硬气,全是这些下属跟全县百姓给的底气。 见三人着急,戴星海毅然挥了挥手:“我已经决定了。就算将来有万般指责,我一人承担。现在,请三位分头行动,带领借来的兵卒进城各家各户借粮去。” 言罢,戴星海不顾三人焦虑,径直前去与等候的右军将领汇合,率兵直入城中。 县丞,主簿,典吏三人被留在原地,急得脸色发白。 无奈之下,三人愤愤跺脚,各自召集兵马,一副豁出去的样子,也进入了戒严中的陈留县城。 …… 陈留城内。 洪水冲塌了贫民房屋,却绕过了那些豪门大院。 坚固的高墙守护着富贵人家,退水后仅留下泛黄的墙基和新生的青苔。 距县衙不过两条街的地方,一座庞大的府邸占据了整个街区。 春意盎然的庭院里的宴席上,汇聚了陈留半数的士绅豪族。 非千亩良田者不得入,非十几间店铺者难进门。 主人邹老,年逾五十,手持宋代古董茶杯,凝视着在座的陈留士绅。 在这个四十岁便自称老翁的时代,邹老的地位与威望不言而喻。 “今天县丞又来借粮,老朽实在推辞不掉,答应明日送去100石。” 邹老语气平和,轻轻啜了口茶。 立刻有人嗤笑:“县太爷当真以为咱们家里都有金库银矿?以为我们的粮食能随便挥霍?” “是啊,这阵子咱们怕是已经给了县衙好几千石粮食了。怎么那么多人要喂?” 有人越说越不忿,眼神中透着深意。 邹老淡淡扫了他一眼:“戴县令清正廉洁,陈留无人不知,别在这胡言乱语。咱们虽不是巨富,但支援戴大人这样的好官,也是应当的。” 有人绷不住了,放下茶杯,猛地起身。 “邹老,您说说看,朝廷救济还不知道哪天到,咱们陈留这么多人等着吃饭,您认为够吗?要是县衙天天上门要粮,咱们也得给?” 邹老面色愁云密布,望着眼前这些昔日老友,他们都不愿再支援县衙一粒粮食。 他轻叹一口气,眼帘半垂:“等等看吧,等这阵灾荒过去,咱们再想法子,为戴县上下疏通疏通。戴大人八年的政绩,大伙心里都有数。” 无非是筹钱集粮,替戴星海在官场上铺路,助他青云直上。 闻此言,众人心里不由得拧成一团。 疏通关系,可得花不少银两。 但想到戴星海这些年在陈留县的所作所为,这会儿,谁也不心疼那疏通的财资了。 主意难定,大家只好品茶闲谈,三五成群,各说各话,浑然不觉陈留县即将风云突变。 另一边。 戴星海手拿着刀,与右军营将军带着兵马,已赶到邹府门外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