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你们要去阵前去同那些将士们说,我,李斯!要用你们的命去赌昌平君的忠心!李大人,你要如此做么!" 第55章 君权之下无亲情 李斯沉默,若是他,他敢拍着胸脯保证,他李斯一心为大秦。 可…… 李斯一甩袖子转头就走,不和黎姜论长短。 扶苏一向与黎姜交好,看着大臣们走了之后,他站在原地怔怔的看着黎姜,他不知道为什么黎姜会怀疑他的外翁。 "我外翁不会谋反,不会有反心。" "扶苏,你要知道,昌平君留在咸阳,对你也好,对将士们也好。" 扶苏看着黎姜,心神巨震,他懂黎姜的意思。 有流言在先,大秦伐楚在后。 他这个有楚国皇室血脉的长子,地位就略显尴尬。 他理解黎姜为他着想的心,甚至他完全没想过若是外翁真的起了反心。 他和阿母该如何在这大秦宫中自处? 不会的,不会的。 扶苏从震惊,到茫然,深思,最后脑海中想着那个拍着他肩头,说定会为他和阿母撑起一片天的身影。 他抬起头,目光坚定的直视黎姜。 “不会的,我相信外翁。” 事情不管如何,都会有个最终的结果。 她能做的,都做了,尽人事,听天命。 不管昌平君历史上因为什么反秦,不论被动亦或者主动,他终究是踩着二十万秦军的血肉之躯登上了他的楚王之位。 扶苏不理解,心里憋闷,他是秦国的公子,自然是不能用将士们的性命随随便便做赌注。 但他又着实气黎姜对他外翁的不信任。 “父子纲常,亲情伦理,我外翁自小在大秦,最是忠义仁厚。他绝不会反秦,绝不可能!” 他和阿母都在,外翁绝不会如黎姜所言,对大秦抱有反心,对从未踏入过的楚国抱有什么眷恋! 那是他的外翁,是他阿母的阿父! 黎姜叹了口气,淡淡的看向扶苏。 “长公子,今日臣便教您一句话。” “皇权之下无亲情。” 皇家无父子,帝王少兄弟。 如果想要身居高位成就霸业就必须狠得下心,等成功之后自然可以“改写”历史。 谁又知道历史上的昌平君,是真的“被逼”反秦,还是一直不甘心? 明明他才是楚考烈王的长子,楚国名正言顺的王君。 却一直和他的阿母被留在秦国,不得回到楚国。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楚考烈王死去,他的弟弟们轮流继位。 他只能在秦国做一名臣子,少时却受尽冷漠。 他真的会甘心么? 【换做我,明明家大业大可以继承百亿富豪爹的财产,却无奈不能回到家里,被留在舅舅家。】 【只能看着家里的公司被弟弟占有,而我成为卑微的打工人。】 【我怎么可能甘心?开玩笑!】 黎姜说完,也不管扶苏如何想,甩甩衣袖便回到侧殿。 有这功夫,不如多研究点东西出来,日后升升官,免得被人指着鼻子骂,都因为身份地位不能还击。 陈县 原本芈平不管项奴怎么说服他,怎么承诺他。 都毫不动摇,只一心等待他的阿父回来。 倒也不是芈平多听芈启的话,而是他心里清楚,若是没有阿父在,楚国不会派人来接触他。 阿父的身份,才是楚国冒着风险派人来接触他们的关键。 可一直等到了魏国灭亡的消息,也没等到阿父回来的消息,却等到了阿父传话给他,让他留在陈县。 而阿父留在咸阳城的消息。 芈平第一时间就命人封锁了阿父暂时回不来陈县的消息。 他已经畅想好未来,他成为新任秦国太子的日子。 已经畅想好他如何成为秦国君主的日子。 他不能允许这计划搁浅。 所以,他要留项奴在这,他要说动项奴,他和他的阿父,都是一样的。 只要他想要的,阿父都会为了他争取。 想明白前因后果,芈平便让人将项奴叫来。 "我已经同我阿父说了此事,阿父要你们一个保证,保证若是里应外合夺下大秦,大秦之主定是我阿父。" 芈平看着项奴接着说道:"如今我阿父为了大业,暂居在咸阳城内,安抚秦王,若是一朝起势,我阿父便会一路率领他国反秦义士,直指咸阳城。" 项奴看着芈平,他来这一趟,没见过芈启,他心里多少有些没底。 毕竟相国和大将军可是对他千叮咛万嘱咐,务必要见到芈启进行游说。 可如今芈启没见到,只有芈平的一面之词,这着实有些难办。 “大公子,不如给昌平君去封信试探一番,若是昌平君做好了准备,在下也好回国复命。” 芈平“哦”了一声。 “不知阁下想如何?” 项奴从怀里掏出一团麻布,里面包裹着几朵干花。 “这是我楚国独有的花,只要昌平君看到,自然会懂在大将军与相国的意思。” 芈平命人将干花拿过来,仔细端详。 心里有些不屑,一朵破干巴花,也值得大老远颠颠的拿过来。 脸上却连连点头附和:“说的没错,本公子这就给阿父去信。” 当着项奴的面,写好了信,又将花包裹好塞到包裹中,命人加快送到咸阳城后。 芈平才送走项奴。 看着项奴的背影,芈平愤愤的捏紧拳头。 这老狗,居然不相信他,不过,不管阿父传回来什么样的口信,他都不会放过这次机会。 这是唯一一次逆天改命的机会,唯一一次可以重新得到他该得的机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