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时候还跑个毛啊? 这么多天让人堵在城里的憋屈,全在这一刻发泄出来。 王翦的到来,就像为大秦的士兵们注入了干劲,他们精神重新振奋起来,挥起刀剑砍向敌人。 芈平惊讶的转过头,就见王翦已经带着兵开始切进他的后排了。 “冲!冲啊!” 芈平着急的看向后排王翦的方向,又看向正前方项燕的方向。 看着项燕也快到了,现在就看谁先到,谁先支援。 芈平之前有多神气,现在就有多惊慌。 王翦几乎就是掐着点到的战场。 刚交手,王翦就赶到了,可比项燕快多了。 芈平赶紧策马跑去找项燕。 开玩笑,落到王翦手里,他还能有好? 等他在楚国站稳脚跟,再去找阿父也没有关系。 只要自己站稳脚跟,有楚国做靠山,那秦王就不敢动他的阿父! 于是芈平也不管这些什么百姓不百姓的,直接穿过大军,让这些反叛军作为他的掩护,跑去找项燕汇合。 而这些百姓,王翦直接下令,就地格杀,一个不留! 自从黎姜在朝堂上装可怜,李斯被人群起而攻之后,他就在朝堂上一言不发。 他对李信将军抱有很大的期待,已经围都楚国,马上就能一举将楚国拿下,又怎么会说失败就失败? 在他看来攻下楚国都城,只是时间的问题。 或早或晚都能打下,李斯对李信有十足的信心。 一连几日,朝臣们都在等。 等李信攻破楚国的消息亦或是楚国大败的消息。 不管朝臣内心多着急,当事人黎姜却一点都不担心。 扶苏都紧张坏了,每次有人进宫,他都担心李信赢了。 若是李信真的赢了,他定会保下黎先生。 黎姜丝毫不担心,昌平君的儿子已经有了反心。 就算李信围都楚国,芈平依旧会走向历史上昌平君的道路,截断李信的后路。 只不过这次与历史不同的是,这次李信带领的二十万大军,不会被人追着打。 不会被人屠杀殆尽。 黎姜除了每天悠闲的改良纸,让木匠雕刻龙椅。 龙椅有代表华夏民族的龙,还有秦国人的图腾玄鸟(燕子)。 扶苏有些心急,看着黎姜不慌不忙的模样:“黎先生,你就不怕李信大胜还朝么?” 黎姜摇摇头:“你要相信我,能掐会算。我夜观天象,李信将军必有一败。” 就在胡亥每日在黎姜的监视下,褪下皱皱巴巴的皮肤,变得溜光水滑,白白嫩嫩的模样时。 朝堂中终于再次传来了战报,所有人都屏息凝神,想知道这次的事情,到底结果如何。 李斯昂首挺胸,已经做好了赶黎姜出朝堂的事。 最好是黎姜说话算话,将项上人头送给三军,以庆大胜! 朝臣们也都看着黎姜和蒙常山,想知道蒙常山带来的是什么消息? 扶苏紧张的看向黎姜,就见黎姜一点都不紧张,也不好奇。 反而老神在在的坐在椅子上看着他们。 “王上。” 通传战报的蒙常山脸色有些不好:“王上,李信将军与蒙武将军被困城父。” 说到这群臣哗然。 李斯更是摇头:“不可能!李信将军怎么会被困在城父?” “李信将军不是一路所向披靡,怎么会被困在城父?” 蒙常山抬起头,看向李斯和嬴政,缓缓说道:“王上有所不知,昌平君公子芈平煽动百姓谋反了!” “他们截断了李信将军和蒙武将军的后路。” 第82章 国师…黎姜 啥玩意? 谁反了? 蒙常山的话,就像一个静音键, 刚才还喧闹的朝臣全部愣住了,朝堂上一点声音都没有。 群臣脑袋都没转过弯来,但眼神却很诚实的落到群臣之首昌平君的身上。 昌平君脑子一蒙,好像被人抡了一锤,正中头颅。 而这个抡锤的人,就是他的好大儿。 扶苏心情太过复杂,高兴的是黎先生果然不同凡响,说出的话都应验了。 难过的是他的阿舅造反了。 李斯目光直直的看向蒙常山:“蒙侍卫长,你说谁反了?” “昌平君之子芈平。” 黎姜的话应验了,芈平造反了。 嬴政尽管清楚芈平有反心,但也没想到他真的敢行动。 李斯也没想到,如今蒙常山的话,就像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巴掌甩在他的脸上。 回想他现在朝堂梗着脖子和黎姜犟嘴,还让王上将黎姜杀了泄愤。 现在看来,是他,是他… 李斯就像被人脱光,扔在大殿上,连一片遮羞布都没有。 其余朝臣就更不必说了,都震惊住了。 他们自诩从政多年,看的却没有黎姜透彻。 甚至在黎姜出言想要将昌平君扣留咸阳城时,还请求王上重责黎姜。 现在回想,若是王上没有采纳黎姜的建议,那事情的结局,是不是现在反叛的,就是昌平君父子? 昌平君会大义灭亲?还是会和儿子一同造反,这结果不是显而易见的? 现如今昌平君虽然没反,但他的儿子真的反了。 众人都不敢去想,昌平君是不想反? 还是因为昌平君没有时间,没有机会去反? 所有人的视线都转头看向昌平君。 昌平君也被这个消息震惊,不会的,他已经给平儿去了信… 他摇头道:“不会,不会的,平儿不会谋反的!” “王上,平儿一定不会……” 昌平君站出来,他说到这儿抬头看向嬴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