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臣待昌平君被带走,才纷纷将目光对准黎姜。 “还是王上用人目光如炬啊!” 冯去疾看向嬴政真心实意的夸赞道,末了将视线转向新出炉的国师黎姜。 “不知黎侍郎…黎国师如何得知昌平君之子有不臣之心?” 朝臣也看向黎姜,都想知道黎姜是如何提前知晓此事的? 黎姜故作高深的摆了摆手:“不过是夜观天象,推演之术这种雕虫小技罢了。不足挂齿,不足挂齿,倒是让各位见笑了。” 朝臣无不震惊非常,怪不得王上对黎国师信任有加,原来黎姜乃得道高人。 众臣有些震惊,但也想再试试黎姜的本事。 要是真的通宵古今,那是不是… 和黎姜打好关系,也能让黎姜帮忙推算下他们的未来? “也不知这次王翦将军和李信将军能否一举夺下楚国?” 冯去疾抛砖引玉问出第一个问题。 朝臣纷纷再次看向黎姜,就连嬴政也看向黎姜。 【看我干嘛?】 黎姜清咳两声,装模作样的伸出手,大拇指轻点其余手指几下。 才淡淡开口:“此战必胜!” 【至于啥时候打下来,就和我没关系了。】 【反正最后打下来就行了呗。】 简短的四字,群臣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笑,好像此时楚国已经被灭了一样。 大家纷纷祝贺嬴政,君臣同乐。 唯有李斯不死心,非得再博一下。 “王上…若是战败…” 话还没说完,就被其他朝臣打断。 "王上!您看看李斯这叫什么话?这李斯分明是不盼着我大秦好啊!狼子野心!贼心昭然若揭啊!" “是啊!黎国师已经断言此战必胜楚国,占领楚都指日可待……” 前有楚人昌平君之子谋反叛乱,后有楚人李斯危言耸听。 你李斯还为昌平君说过话,谁知道你是不是居心叵测? 李斯不敢置信的回头看向这些朝臣。 “你们…你们…” 你们说的,全是我的词啊! 黎姜满脸微笑,风水轮流转啊。 【这李斯不见棺材不落泪,不到黄河不死心。】 【果然史上说他恋权却为人自私。】 【他是一个将自己权利看的很重的人,不容许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。】 【怪不得找我毛病么,原来看不惯我比他受宠!】 李斯努力了那么多年,却一朝被黎姜压在头顶,他如何能甘心? “好!既然黎国师说了此战必胜!那寡人,就亲自去郢陈,亲自督战!” 嬴政看向朝臣宣布道:“传令下去,后日出发前往郢陈,命黎国师,蒙恬,蒙毅,赵佗章邯随行。长公子扶苏与昌平君皆随寡人一同前往!” 黎姜获封国师与昌平君之子叛乱的事一经传开,所有人都震惊住了。 黎姜真的说准了! 尤其是膳房里的张管事,自从拜了黎姜为师。 他就没敢出国宫,黎姜这名声臭的啊! 可甭管黎姜在外名声如何,对他是真的没话说啊,倾囊相授。 可现在不同了!黎姜平反了! 他看谁还敢说他师傅是祸国妖姬? 他师傅,那是堂堂大秦的国师!是得道高人! 他是国师的徒弟,是高人的徒弟! 这就相当于他是半个国师,他是半个隐士高人。 而击杀芈平叛军,成功夺下城父的王翦和李信,蒙武,以及赵高也在讨论黎姜。 “黎姜说的是真的,昌平君之子真的有异动!” 王翦感慨道:“若是没有听从黎姜的,将昌平君留在咸阳,那此次就不知该何等结局。” 李信现在是真的服气了,经历了生死,他现在对黎姜彻彻底底的服气了。 原来不是黎姜觉得他们是别国人,排除异己。 原来黎侍郎一早就看明白了昌平君! 至于为什么要把昌平君之子的罪过,放在昌平君身上? 子不教父之过么! “果真是料事如神,算无遗策啊!” 王翦感慨道,黎姜临走对他说的话,也都一一应验。 看看这李信的态度,再也不是骄傲自满那副样子了。 甚至主动交出此次伐楚的指挥权,心甘情愿的做他的副将。 赵高表面上笑着应和,心里气得要死,大骂昌平君父子两人。 芈平这个鳖孙,你阿父还在咸阳,你就敢举旗造反? 芈启到底是怎么管孩子的? 你们父子两人就不能安安分分的? 就那么差这一丁点点的权势地位? 本来还以为出来建功立业,回去定能将黎姜踩在脚下。 没想到昌平君父子不争气啊! 幸好自己没在咸阳城啊,赵高叹了口气,要不黎姜得嘚瑟成什么样? 看来他还得多杀点敌,争取往上窜一窜。 国家大事,没过多久百姓们就都知晓了。 之前李斯让人散播言论,说黎姜忠奸不分,排除异己,想要对昌平君下手。 百姓自然对黎姜抱有极大的不满,甚至说黎姜是祸国妖姬,是别国派来的奸细。 可现在昌平君之子真的造反了,这…黎姜是好人? 百姓们之间的传闻,甚至比朝臣他们得知的都快! “我七大姑的八大姨的儿子的孙子就是陈县,听说昌平君的儿子杀了不少人。” “可不是,我妻弟的姑婆的弟弟的孙子的外舅一家就在郢陈,听说好多叛军都被煽动了。” 百姓们都有自己的独特消息渠道,通过传来的消息,一传十,十传百都知道昌平君的儿子谋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