尉缭着急的给黎姜使眼色,挤眉弄眼的,希望黎姜明白他们的意思。 黎姜看着昌平君,又看了眼朝臣。 扶苏不可置信的看向黎姜,外翁这副样子,怎么能出去领兵? 嬴政转头看向黎姜,黎姜丝毫不慌,肯定道:“燕国与代国不过一城之地,臣相信昌平君定会拿下两国。” 【在咸阳城背负污名一心求死,不如去战场上拼杀,若是壮烈牺牲也好,或是想通了也罢,至少不会连累扶苏的名声。】 群臣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,原来不是国师没领会他们的意思。 是国师变了想法… 这怎么他们有些跟不上国师的脚步了呢? 李斯看着嬴政有些不赞同的表情,自觉这次摸准了王上的心思。 连忙站出来与群臣一同反对道:“王上,昌平君已经年迈,又身体大病初愈,舟车劳顿,带兵出征,没有个好身体可不行。” “李丞此言差矣,在下还比王翦将军年纪小了两载。” 昌平君看向李斯:“若是在下都不行,那王翦将军该如何?” 王翦:膝盖有些痛,是怎么回事? “好了,就依国师所言。昌平君与王贲将军共同领军出征。” 嬴政开口道:“这件事就这么定了。” “王上英明…” 群臣附和… 李斯惊讶的看向嬴政和群臣,这怎么回事儿?这王上和群臣的态度怎么又变了呢? 第108章 昌平君得偿所愿 昌平君得知可以出去上阵杀敌,可以为自己选择埋骨之地,也就不参与朝政了。 剩下的时间大家都在商讨接下来原楚地封官执管的事。 下了朝之后,大家都去找黎姜,想问问黎姜的想法,顺便诉说下他们的担忧。 昌平君得偿所愿,就回府,将府门一关,谢绝所有人的探望。 他要多想一想,什么时候壮烈比较合适,总不能刚到战场,第一场就死了,那不是给扶苏挣荣光,那是给扶苏抹黑。 扶苏下了朝也和群臣一同找到黎姜,想知道黎姜怎么会同意昌平君出去出征。 群臣担心昌平君反扑,但扶苏担心昌平君的身体。 黎姜看着朝臣们碍于扶苏在场,不便明说昌平君的事。 便也拐着弯说着让他们放心的话,总不好直接和他们说,你们别担心。 昌平君不会背叛大秦,他就是去找死去了。 “诸位放心,昌平君身子已经大好,不必担心在战场上会出现什么状况。” 黎姜接着道:“况且,本国师夜观天象,在不久的将来,秦必能大一统,诸位将心放在肚子里。” 送走朝臣,黎姜才对着一脸担忧的扶苏接着劝慰道: "现在昌平君老年丧子,自然是心中苦闷,若是你一味的将他留在咸阳城,这口气堵在心里不得发泄,定是有碍寿数。" 黎姜摇了摇头:"不如让昌平君出去征战,去战场上发泄出这口气。” 看着扶苏还是面露担忧,黎姜接着说道:“长公子,你也要想开一些,你也看见了如今昌平君的情况,就算你拦着他不让他出征,他也没有多少日子了。” 【所以去了战死沙场,你别怪我。】 【就算不去战场,你看他半月瘦十多斤的模样,也挺不了几天了。】 “至于你担心的问题,在下只有两个办法。” 扶苏看向黎姜,深深揖了一躬:“还请先生不吝赐教。” “这一,自然是找人保护昌平君,当然,这是下下策,你不可能永远贴身保护昌平君,寸步不离。” “这二嘛……” 黎姜看向宫门的方向:“人自然是要有牵挂,有挂心的人或者事,才会有勇气坚持下去。” 就像上班一样,总是要图点什么,图工资高,图工作氛围好,轻松,或者图单位有你相中的人。 总不能又累,又不能满足你的基本需求,这破班谁去上? 人也是如此,总得有点让他挂心的人,挂心的事,他才会觉得对这个世界有牵绊,才会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。 黎姜说完,扶苏便目露深思,点点头:“苏知晓了,多谢先生解惑。” 而嬴政此时也已经在思索着昌平君之事,他自然清楚昌平君去战场为的是什么。 也清楚了黎姜的想法,他对此也没有意见。 昌平君死在战场上,自然是要比死在咸阳城名声好听的多。 若是他真的如同传闻中那般,逼迫昌平君杀子,他大可以不让昌平君走出咸阳城半步。 或者直接将昌平君就地格杀。 总不会让一对他有反心的人,出去带兵。 赵高的精神状态也并没有比昌平君好到哪里去。 自从知道自己辛辛苦苦挑选的孩子,被黎姜占为己有后,赵高的表情便如丧考妣。 尤其是自从在娃娃坡被黎姜嘲讽不能生后,更是一怒之下,将弟弟的女儿过继了过来。 (这里面赵高客串的天阉,他女儿客串过继的版本。) 什么就捡儿子,他赵高!就喜欢女儿! 等他女儿长大,迷死她黎姜的儿子! 让她儿子也尝一尝爱而不得的滋味! 这样的心情,一直持续到赵高回到咸阳城,听闻王上又添了一子。 此子从出生开始,便备受王上的器重与喜爱。 直接让郑妃养在膝下,甚至将长公子的师父都给了此子。 就连黎姜也是隔三差五的便去看一眼此子。 可想而知,此子该有多受王上和黎姜的重视。 而赵高也终于知道了,他给黎姜寻的这个男婴是做什么的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