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时间嬴政对黎姜深表无奈,就不能多说几个字? 正想着就听黎姜的心声又继续响了起来。 嬴政赶紧精神高度集中,想听黎姜到底说的是什么。 【哎呀呀~该给小黎普找谁做师父呢?】 【扶苏是不是该成婚了啊,再不成婚是不是都老了?】 【政哥也不知道会不会封扶苏太子,杜绝其他儿子的野心之路。】 【哎呀~政哥啥时候准备搬家啊~是不是登基之后就准备搬家了啊?】 【这烟花到底能不能做出来啊,登基大典我还想给政哥放一个呢。】 说了一堆,嬴政越听眉头蹙的越紧,这些事情……都没用啊! 全是废话! 嬴政丧气的将手中的笔放在一旁。 昌平君一行人到了咸阳城后,明显就感受到了百姓们欢快的气氛。 他们郁结的心情也好了很多。 昌平君他的心情更为复杂,曾经那个需要靠着他才能和吕不韦对抗的君主,如今成了大一统帝国的君王。 而扶苏也在观察,观察秦国的百姓和齐国的有何不同。 秦国百姓脸上不光洋溢着笑容,更是对未来,对生活充满了憧憬。 甚至在他们身上,扶苏也终于理解了黎先生所说,强国无弱兵。 国就是民的底气,君就是民的脊梁。 脊梁软了,那民自然也软,想清楚后,扶苏心情豁然开朗。 进宫复命后,昌平君和黎姜都被留了下来。 昌平君是要和嬴政辞官。 “王上,臣也老了,臣到了年纪,也该颐养天年了。” 昌平君目光中带着追忆:“臣已经看到了王上统一六国,完成了当初许下的宏愿,臣就算死也能瞑目了。” “外舅如此说,不就是在伤寡人的心。” 嬴政目光中也带着回忆,这么多年,他也不容易,昌平君也不容易,两人一路扶持。 可明明现在他已经统一六国,身为功臣的昌平君可以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时,却在这时候要退下了。 黎姜坐在嬴政身侧,看着昌平君,也不知道昌平君现在还想不想寻死了。 “外舅,政现在刚刚统一,还需要外舅……” 昌平君笑着摇了摇头:“臣观王上很好,臣也老了,也该退下一享天伦之乐……” 说到这,昌平君的笑意又敛了敛,享什么呢?又能和谁享呢? 嬴政也想到了芈平的事,便点点头:“外舅放心,外舅永远是大秦的昌平君,这一点,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。” 这是他在和昌平君承诺,不管昌平君是不是退出朝堂,不管昌平君的儿子,不管任何,昌平君永远都是大秦的昌平君,永远是那个忠心耿耿,遇到危险将他挡在身后的昌平君。 都是在大秦地位数一数二,无可替代的昌平君。 君臣两人都非常感动且满意,两人双目泛红,感情逐渐升温,气氛一度非常和谐。 然而,总有那种不和谐的声音出现,搅合了这君臣之间的气氛。 甚至嬴政刚刚要流出来的眼泪,也在听见黎姜的心声后,荡然无存。 【王上,臣退了~臣这一退~就是一辈子。】 嬴政:感动ing…… 【臣一罪:遇你,二罪,识你,三罪,交你。】 嬴政:…… 【四罪,悦你,五罪,想你,六罪,顾你。】 嬴政:眼泪不见了。 【七罪,守你,八罪,护你,九罪,恋你,十罪,爱你。这十宗罪,需要臣日日夜夜的赎罪~】 嬴政实在忍不住,转头看向黎姜:“黎国师,你要不要去看看黎普?” 黎姜抬头,有些不明所以,难道是黎普又惹祸了? 还是有些话她不方便听? 于是她便点头:“是,臣退了~” 嬴政面色刚刚好转… 【哦~臣这一退~就是一辈子~】 嬴政的脸色更黑了。 而昌平君的所有心神都放在了黎普两个字身上。 黎普,王上突然提起黎普,难道是想预示他什么么? 是了,刚刚他说想要含饴弄孙,所以王上就提起了黎普! 没错,定是他想的那样。 第134章 始皇帝 黎姜接了黎普回来后,才听说嬴政将郑妃和扶苏都叫到了大阳宫殿,与昌平君一同饮宴。 【原来是一家人吃饭啊,我还以为有什么背人的事呢。】 齐国打下来,嬴政照例先让人去接手齐国,将齐国设齐郡和琅琊郡。 至于后胜,他还在牢狱中等待着嬴政将他放出来,再给齐王建一处封地,让他继续逍遥的美梦呢。 殊不知,在齐王建开城门投降的那刻起,他们的结局早已经书写好了。 而后胜从秦国敛过去的大量钱财,包括以前他自己贪的那些,都被王贲派人掘地三尺找了出来。 这后胜,将所有的金币都融了,重新打造金砖,垫在脚下。 若不是抬钱币的时候,士兵太过用力,不小心磕碎了一块地砖,恐怕王贲也找不到这王上给的三十万金都藏在哪里了。 王贲尊嬴政的命令,当着齐国百姓的面,浩浩荡荡的从后胜府中抬出去一箱又一箱的金砖。 本就对齐王不满的百姓们,更是纷纷咒骂后胜。 “亡齐者,胜也!” 嬴政白白利用了后胜,还把花出去的钱翻倍的拿回来。 心情那叫一个美妙啊。 可这种美妙,在上朝时,见到黎姜送给嬴政的那把椅子,就荡然无存。 上朝时,大臣们就开始说起了秦国统一之后需要实行的政令。 毕竟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文字和字体,每个国家也都有每个国家的习俗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