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还没吃够? “陛下,这是我们大秦,黎姜指了指鸡肚子,这里是东胡,这里是肃慎。” 她手指轻轻上移,指了指鸡脖子处。 “这里…是…箕子国。” 【历史上这里的箕子王,会被人撵走,跑到下面,成立泡菜国。】 【可现在这里都是泡菜的地盘。】 “陛下,您看,现在我们还要派驻军去守边疆,可若是我们先将这里打通,那它三面环海,就不需要我们派人守边疆了。” 黎姜指了指自己画的草图,指着鸡肉裙的位置,又指了指会稽郡和琅琊郡说道:“我们届时可以在这里建造港口。” “到时候造海船,运送物资也方便。” “之所以说未到时候,是因为臣要写一则故事。等这故事流传整个秦国后,倒时就是陛下发兵之日。” 黎姜看向眼前的地图对着嬴政说道。 嬴政是从现实角度出发,匈奴,南越等地多次侵扰大秦,可这肃慎箕子等地,皆是苦寒之地。 “黎卿,这肃慎等地,皆为苦寒之地,浪费兵力去攻打弹丸之地,实在是有些浪费老秦人的兵力。” 老秦人指的是原秦国的子弟,和后来吞并的韩国,燕国,楚国等六国人民性质不同。 黎姜摇摇头:“陛下,您知道婆媳关系么?” 嬴政被黎姜发散性的思维搞得一懵,我说老秦,你说婆媳,我说胳膊肘,你说胯骨轴。 “假如公子苏成婚了,那郑妃娘娘就是婆婆,公子苏的夫人,就是媳。” “在外看来,她们两人是一家,但为什么自古婆媳是天敌?” 黎姜看向嬴政:“因为婆婆不拿媳妇当自家人看,总觉得她是外来的,后进家门的,所以她从不拿媳妇当自己人对待,自然而然,媳妇也不会将自己当做这家人。” “就像陛下,陛下挂在嘴边的,都是老秦人,但现在,凡是我大秦国的子民,皆为秦国子民。” 第185章 动员六国 黎姜指了指原本燕国的地方:“陛下就用这里的人去打箕子国,用边境的人,去打边境。” 她又伸出手,指了指原本赵国和燕国的地方:“陛下再让他们,去打匈奴。” “在陛下还未统六国之前,想必这两处的百姓,也被匈奴侵扰的烦不胜烦。” 嬴政皱着眉,有些不赞同:“这些百姓还未收服…” “所以臣说,现在还不到时候,等臣写好了话本,等话本流传出去,百姓们都耳熟能详,再让朝中那些儒生去各处动员,想必陛下定能收服他们。” 派大儒去? 嬴政怀疑的看向黎姜:“这能行吗?” “怎么不行呢?” 这时候什么事情都要带点神话色彩。 比如刘季的母亲,与神龙相交才有的刘季。 比如什么刘季斩白蛇,非要说成赤帝子斩白帝子。 陈胜造反前,还非要弄什么鬼神襄助,震慑众人。 事实证明,在这里,想要做什么,只要扣上天意,只要沾染上神话色彩,就一切都事半功倍。 “放心吧,陛下,到时候臣会给这些大儒统一话术,让他们出去给百姓,给那些原本六国的士兵们培训。” 嬴政有些听不懂黎姜个别词语的意思。但是结合上下文,还是能猜到一些的。 于是第二天下朝后,黎姜看向那些满口之乎者也的大儒,以及领队曹参。 “你们都是秦国的栋梁,现如今秦国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,要交给你们去做。” 黎姜站在十几个能当她爷爷辈的大儒面前慷慨激昂的陈词。 “那就是向各郡的百姓,向各郡的士兵们,传递我们的传承文化!” 黎姜对着身后的赵细赵桶还有宫人们抬抬下巴,让他们将这则神话故事给这些大儒们看。 大儒们一个个看着手中的故事,心里有些不高兴,金发碧眼? 谁见过? 净瞎扯。 “诸位别不信,陛下昨日梦到天神降临。” 黎姜看向这些大儒继续说道:“天神说山的那边,海的那边,有一群蓝精灵~” “他们金发,碧眼,白皮肤,还有一种是黑皮肤,特别黑!” 黎姜的目光有着深深的忧虑,好像这些人明日就要打过来了似的。 “大儒们都是我大秦的栋梁之材!” “如今陛下刚刚统一华夏,内忧外患,如今之计,只能让你们去各郡给这些不和我们秦国一条心的百姓,还有士兵讲道理。” “你们肩负着陛下和大秦朝臣们的期望!你们一定会成功的是不是!” “你们是谁啊!你们可是秦国的栋梁,是陛下奉为上宾的博士们,可是我们大秦的脊梁骨!” “大儒们,大秦的未来,就要靠你们了!” “等你们成功而归,陛下定会为你们篆刻碑文供世人敬仰!让你们的清名流芳千古!” 篆刻碑文,供世人敬仰…… 清名流芳千古…… 这两点,哪一点都成功的搔在这些博士大儒的痒处。 别说什么不为了名和利,不为了名和利他们能入朝堂? “可…这一个故事,就能让百姓和士兵们摒弃家国?” 有人不信,提出来质疑,这一个故事,就让他们忘了秦国灭了他们国的事情,未免想的有些太天真了。 “怎么能就一个故事呢?” 黎姜摇头:“陛下一视同仁,给他们机会,上阵杀敌,为家族,为子嗣,赚下功劳的机会。” “现在,在下教给各位大儒一些话,这些话,大儒们便可到各郡,去和百姓,去和那些将士,去和那些六国残余的贵族们去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