甚至他都在想,若是黎姜没有在他身边。 他也听不到黎姜所说的话,那等黎姜到了年纪出宫,做说书先生,定是会赚的盆满钵满。 “黎国师,你觉得,赵佗此人如何?” 嬴政还是想看看黎姜,不,是想看看后世人,如何评说的赵佗。 想知道事情最终的结局和经过。 【赵佗?】 【哦~陛下到底还是因为这些朝臣所说的话上了心?】 【觉得赵佗年轻守不住泡菜?】 【还是觉得赵佗会叛变?】 【现在大秦蒸蒸日上,国力强横,赵佗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他也不敢啊!】 【至于之后国内战乱…】 【为什么不回来……】 【可能是因为他不愚忠?也可能是因为他识时务?】 【毕竟,大秦气数真的尽了……】 “回陛下……” 黎姜还没开口,嬴政就点头:“朕懂了。” 黎姜一懵,她好像什么都没说吧? 【政哥懂什么了?我还没懂呢。】 第210章 准备立储君 嬴政这次并没有让其他人去接管高丽,而是让王翦的孙子,王离去镇守。 现在天一天天的变冷。 匈奴跃跃欲试的惦记着大秦的边防。 想要来大秦抢夺一些粮食和物资。 大秦百姓别的不说,就说过冬的粮食和衣物,那还是有的,这些都是匈奴人可望不可即的东西。 嬴政看着大阳宫后的地图,他还是想顺着一个方向直推,尤其是匈奴,常年进犯骚扰边境。 这都让他十分烦心。 可现在他有些怕大儒不够,也不知道匈奴那边会不会说秦话。 黎姜最近一段时间,都在研究如何做卫生巾。 尤其是她还特意找让人做好了油布和油纸,就想试试看,到底哪个做出来的卫生巾比较柔软舒适不磨腿。 一直到高丽投降的消息传到匈奴,在天气刚刚入冬不久,咸阳城传来消息。 匈奴进犯。 哪怕已经有五十万战士驻守边关,还有之前赵国燕国应召入伍的百姓,但嬴政还是沉下了脸。 “扶苏,此战你带着张良去支援边关。带上二十发大伊万。朕要你们拿下匈奴!” 黎姜听着嬴政让人直接将匈奴打下来,便不由自主的看向嬴政身后悬挂的地图。 匈奴再往上,就是国外了啊。 历史上的嬴政,打匈奴的时候,也用到了赘婿和商人。 如今有了大伊万,又因为她的原因,嬴政开始重视起商人。 但仅仅也是不排斥而已。 至于长城,黎姜想着,要不……先征服yazhou大陆?(不敢写,怕被封。) 这样是不是就不用修长城了? 亦或者,倒是可以修,修一些高楼大厦? (秦始皇本纪记载:三十三年,发诸尝逋亡人、赘婿、贾人略取陆梁地,为桂林、象郡、南海,以適遣戍,西北斥逐匈奴。 译文:始皇下令征发曾经逃亡在外的犯人、入赘妻家的男子、商人去攻打陆梁地区,在那里设置桂林郡、象郡、南海郡,遣送罪犯去戍守,在西北驱逐匈奴。 那个时候,都能拉去打仗,商人的地位,未必高。) 朝堂中还在为怎么打,从哪里开始打的事情争论时,韩信家中的张良就已经接收到了旨意。 匈奴再次来犯,陛下让他随军去攻打匈奴。 这一次,是张良展示所学的机会,也是决定他的去留的机会。 毕竟你来兑现承诺辅佐大秦,但你什么都不会吧。 韩信下了学就听说了这件事,想要和长公子,和张良一同随军出征去打匈奴。 最后还是让张良劝了下来。 毕竟陛下让他去和长公子一起,定是有陛下的用意。 黎姜也在心中思索,张良肯定是要启用的,但为什么要派扶苏去,而且两人年纪相仿。 【看来,应该是政哥开始给储君培养谋臣了?】 【历史上也没说为什么政哥有生之年不立储君,也没说为什么不立后。】 【虽然现在的政哥也没立储君……】 【政哥也不像是舍不得权力,连储君都不立的人啊?】 黎姜听不懂怎么打,只能坐在那里双眼放空,天马行空的想事情。 嬴政听到黎姜的话,也一愣。 他为什么不立储君啊? 大概是他的儿子们重蹈覆辙? 变成他弟弟那般为了王权反叛? 可他确实是没想到,没想到在他没了之后,扶苏居然被赵高和李斯矫诏害死。 没想到,赵高和李斯的胆子那么大。 没想到扶苏的性格,太过…… 不过,待他长子从边境回来,倒是可以将储君的事宜提上日程。 一想到这,嬴政看向李斯的目光都带着审视。 又想到还在督促那些大儒教泡菜国人秦话,嬴政就心里烦躁的厉害。 “来人,传朕旨意,命赵高来大阳宫觐见!” 他得想想,给赵高弄个什么活呢? 此时的匈奴并不知晓,每年都要上演一遍的节目:骚扰大秦边境。 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。 东胡今年听说高丽直接降秦,大秦将泡菜国打下,也在观察。 还特意取消了一年一度的节目:和匈奴一起骚扰大秦边境。 所以今年天气渐冷后,这节目,就只有匈奴一个演员。 在高丽国姿态放的很低,跟着国君千里迢迢到了咸阳城时,扶苏已经带着张良,樊哙和吕雉的二哥,吕释之等人一同发兵匈奴。 至于赵高,很不巧,又被嬴政丢在了前去攻打匈奴的队伍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