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也知道,我们这边,苦寒之地啊……” 夫余话还没说完,就听公羊仆再次反问:“苦寒么?不觉得啊…” “你们是不知道啊,今年辽北郡的收成有多好!” 想到地里出来的粮食,想着郡里百姓脸上的笑容。 公羊仆笑着显摆道:“我们这现在一点都不苦寒了,可能冬天会冷一些。” “但粮食收成是真的不错。” 其余三国:行了,这话是没法聊下去了。 “是……是么?” 肃慎国主笑了笑:“我们这边不行,土地都硬邦邦的,就得等春暖花开的时候放个牧。” 公羊仆笑了笑,他自然知道他们三个来干嘛。 但也知道,大秦迟早是要北上的。 这是大势所趋,不是强调你那有多苦寒,就能阻止大秦征战的脚步的。 公羊仆从怀里掏出一份连夜整理出来的大秦政策。 “你们也看看,以过来人的身份,不管你们是抵抗,还是投秦,你们都了解了解大秦的政令。” “也好做个心理准备。” 说着,将政令放在桌子上,公羊仆便站起身:“郡守身怀有孕,在下还要赶回去给郡守煮汤。” “就不多留了。” 说完,公羊仆转身离开。 东胡熊氏脾气有些火爆,他气的就要将大秦政令撕碎。 被肃慎国主抢先一步拿走。 “吃个软饭,这个软骨头还骄傲上了!” 肃慎国主对东胡国主的质问不予置评,他现在关心的是大秦的政令。 就像公羊仆所说的,大秦北上是一定的。 现在就是看,看他们是以什么姿态并入大秦。 这现状,谁都看得懂,但有人不想认命。 攻城容易,守城难。 大秦科考举办的时候,第一辆火车,也开始正式运行。 火车试运行的那天,朝中所有朝臣都去了咸阳城外,去目睹这辆火车运行。 城外百姓听到消息,自然也纷纷去就近的站台外去观看。 想要亲眼目睹第一辆火车行驶。 “呜呜呜~” “哐哧哐哧~” 所有人心中都捏了一把汗,这列火车,将会从咸阳城始发,围绕大秦一圈,重新回到咸阳城。 在这几天几夜中,一点点的偏差,都可能让这列火车运行失败。 所有人都紧张的看着这列载满燃料的火车,在大秦人民的注视下,渐渐顺着铁轨远去。 “太好了!” “终于成功了!!” 所有人都在为火车的成功运行而欢呼。 【这是时代的进步啊……】 【我改变了大秦……】 【我好骄傲啊!】 黎姜热泪盈眶的看着这列简陋的火车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。 墨家众人也很高兴,骄傲。 这列火车,是他们研究出来的! 他们,是功臣! “田博士。” 嬴政目送火车远走后,看向田房等人。 “火车既然建造成功,接下来,便多造几艘船只。” “既然海外有岛,有人,那就足以证明,在其他方位,也会有人。” 嬴政的目光看向远方,环视一圈后,目光扫了一眼黎姜。 “既然有人,就多抓一些,为朕建造城墙吧。” 嬴政将右手食指伸出,指着远方,围绕自己身前划了一道。 “朕要在以咸阳为中心,及建造一道长城。” “这长城,以咸阳为中心,四通八达,直抵大秦各方边境,为以后,为我大秦的将士们提供便利。” “让他们可以在城墙上,直接支援各处。” 黎姜听着嬴政的话。 心里也不由得感慨。 【果然,我能改变历史。】 【但我却改变不了,政哥想要基建的决心。】 【这长城工程,都拖了这么久,我还以为政哥早就放弃了呢。】 【真是没想到啊,基建虽迟但到!】 【谁都不能让政哥放弃基建。】 第443章 接连办喜事 嬴政自从下令让墨家人抓紧制造轮船后,就差不多将朝政都放给了太子扶苏。 他每日不是完善长城图纸,就是把握大秦的大方向。 就像黎姜说的,大秦是一艘大船。 只要船长把握好船只的大方向就可以了。 剩下的交给舵手和船员。 亲力亲为,只会累死船长。 “要是火车再晚点出发,也许能环绕大秦,将那些考中的学子都接上车。” 扶苏稍显遗憾的对黎姜感慨道。 只差了一个多月。 黎姜有些诧异道:“你就不怕火车出了意外,到时候将这一批栋梁都一车端?” “田家人做出来的,应该没事吧?” 扶苏小声辩解:“我看从马车到火车,好像都没出过事。” “出过。” 身后的冯去疾小声道:“马车都跑散架了。” 那次渭水河畔,谁不知道啊,田房追着马车嗷嗷跑。 行吧,扶苏不再说什么了。 就像黎姜说的,要真的将这次中举的都招上马车,真出事了。 恐怕真是一锅端了。 “张良最近在做什么?怎么没看见他?” 黎姜环视四周,看向扶苏:“阴嫚也没见着,这两人走的倒是快。” “吕雉那边给你回信了么?她在滇越呆的怎么样?” “吕雉给我回信了,也去云南各部去看了,见到将闾了……” 说到这,扶苏不由感慨:“估计再过不久,父皇就要再操办婚事了。” “将闾成功了?巴扎黑愿意?” 黎姜也是从黎普那里得来的消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