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免得日后被人将长城挖了…】 【还是垫高一些吧…】 嬴政听闻蹙眉,什么意思? 难道有人贼心不死?进犯中原? 修站台的外国人此时都已经赶到了。 西边并不是从嘉峪关开始,而是从西藏处开始,咸阳作为中心点。 这图纸也生动地展示了什么叫做条条大路通咸阳。 将嬴政和黎姜等人送到陇西郡后,火车就开始返回。 开始重新绕大秦一圈,去收这一年各郡城的粮税。 有了火车,各地往咸阳送赋税,也不需要千里迢迢的走很远。 更不用经很多人的手,遇到个天灾什么的,也不用哭唧唧的和嬴政说,路遇暴雨,所以税粮没了。 更不会有那种不长眼的山匪去火车前打劫。 可以说,火车运送粮税,减少了百分之八十的麻烦。 自然也斩断了那些贪官的心思,更没人敢在税粮上作假。 这次没有“山匪”,没有“天灾”这些中间商,他们也没法赚差价。 吕雉和吕泽还没出发,韩信和黎普就押送大伊万到了嬴政这里。 有了大伊万,不管开山,还是平地,都方便的很。 虽然嬴政压根不想平山,甚至还想将山再垫高一些,免得让人突破进来。 黎普带着大伊万到的时候,嬴政皱眉:“你没去打仗?” “回陛下。这就去了,臣顺路为陛下送大伊万。” 黎普规规矩矩的回禀道。 “真慢…” 嬴政吐槽,这都几个月了,还没出发呢? 黎普没好意思说,太子研究图纸就研究了很久。 满朝文武都不敢言,这图纸画的到底是个啥… 黎姜看到黎普也很高兴,但想到他要去征战,还是嘱咐了两句。 “那边的人膀大腰圆的,你要注意一些。” 黎普点点头,怪不得他阿母不带他来呢,原来是来督工,干苦力。 果然世上只有阿母好… 第459章 给嬴政讲孟姜女的故事 黎普感动坏了,都说有娘的孩子是个宝。 他终于体会到了。 不是阿母不带他,而是他阿母舍不得让他干活! 在这督工还不如打仗去。 黎姜对着黎普不放心的嘱咐完,就让黎普韩信赶紧走,动工之前走。 “黎国师,陛下有请…” 黎姜叹了口气,上班真不容易… “行了,你赶紧走吧,我就不留你了,我还得搬砖去。” “这和你叙旧的功夫,还是我特意请假出来的。” “最近要开工了,忙的紧。有什么话,等回咸阳再说吧。走吧。” 黎姜说完就招呼黎普一起走。 (搬砖:特指上班。) “阿母…” 黎普感动的眼泪汪汪的:“阿母,你保重。” 黎姜嫌弃的看了一眼黎普:“我保重什么,我又不上战场。” 说完黎姜率先走了出去,她完全不担心黎普。 只要不去乌江吃榨菜,应该没大事。 黎普看着黎姜的背影,感动的湿了眼眶。 黎姜一边往嬴政那里走,心思一边飘远。 【后世一直有个未解之谜,都说长城的砖很重。】 【又说现在的人,个子矮。】 【那究竟是怎么建造的万里长城呢?】 【这回我知道了,是人高马大的歪果仁建造的啊!】 【黎普再不走,就很容易传成黎国师有一子。】 【天生神力,能扛鼎。】 【万里长城就是黎普背上来砖建造的。】 听着黎姜的心声,嬴政回头望去,就见黎姜边嘴角带着笑意边走了过来。 一看就知道心里想的事情都给自己逗笑了。 “你是不是想太多了?” 嬴政回身将手中的图纸递给蒙常山,走到黎姜身旁。 “朕倒是不知,黎普在你心里倒是有排山倒海之姿,居然一人就能将万里长城建造出来。” 黎姜看着嬴政:“陛下,您不懂,等一会儿臣给你讲个故事,您就知道为什么了。” 嬴政点头,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,转而说起了这长城的选址。 “朕想着最好是沿着山脉建造。像一条巨龙盘踞在大秦,守护大秦。” 黎姜闻言点头,不错,这很秦始皇。 “既然这选址都选在山脉上,那这往上面搬砖的事,就不是那么容易。” 嬴政说起了找黎姜来的关键。 “人力需要太多,工时太久,朕找你来,是想问问,若是在山上开个道,能不能用蒸汽马车送砖上山?” 其实按照嬴政的想法,那定是不想将山路铲平的。 若是开出一条路,那日后敌军也会充分利用这条路。 可若是完全靠人力,嬴政也不知道这条巨龙多久才能建好? 他有生之年,还能不能走上这长城,一览他的江山? “陛下!” 黎姜皱眉:“路还是别开了,这路一旦开了,日后避免不了被人走。” 【也可能被人推平。】 “臣有个想法,容臣琢磨琢磨,画个图纸,让他们试试看,能不能做出来。” 做个简易小吊车就行了,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的通。 “若是能做出来,多做几个工具,将山下的砖,从山下运送到山上,也不费什么人力。” “那朕就先让他们打地基,造瞭望台,先人力搬运,等这东西做出来,再说其他。” 嬴政吩咐蒙常山,等人走了,才回头看向还在思索的黎姜。 “给朕讲讲一人造长城?” 他对身旁的内侍吩咐两句,才说道:“正好在这用个午饭再回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