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书屋小说网>>大儒门下独苗,我于世间斩妖> 第3章 仙钟现,举荐成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章 仙钟现,举荐成(1 / 1)

“安兄,那我便在此告辞了。” 林子墨与安中在一个路口分道而行,他找到一处石墩坐下,看着眼前的面板沉思起来。 【任务目标】:拜入任一夫子门下,进入稷下书院。 【任务时长】:七天。 【成功奖励】:随机功法x1 【失败惩罚】:碌碌一生。 林子墨眼前一亮,巧了,这次的任务正好与他的目标一致。 现在,前身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帮林子墨突破了此前的重重困难,拦在他求学之路上的只剩下了最后一关——拜师。 五年前的林子墨就是倒在了这一关上。 更糟糕的是。 他刚从安中口中得知,稷下学宫这一批次招收弟子的考核已经在不久前结束了。 这可是五年才有一次的机会! 别的考生倒是还能去其他书院试试,但他却必须要加入稷下! 林子墨不可能再等五年。 既然寻常路走不通,那么留给他的选择,便只剩下一个了。 走往年没试过的路子。 和那些没被选上却仍抱有侥幸的书生一样,他要去‘拜举荐’。 但想要得到眼高于顶的先生们的举荐,何谈容易? 更何况现在是僧多粥少,难上加难! 不过。 他林子墨是什么人,穿越者! 天生我材必有用! 自从记忆完全融合后,他便知道这个世界的历史与蓝星只有轨迹上的重合,那些着名的诗人,还尚未在历史中出现过。 如此一来,他的背后岂不是站着无数位伟大又迷人的老祖宗,还怕拿不下一个举荐之位? 林子墨照着五年前的模糊记忆,绕着京城迷宫般的大街小巷走了快大半个时辰后,终于来到了一处占地极广的建筑前。 在那扇雄伟的大门上,挂着一块金字牌匾,上面写着四个大字:白鹿书院 林子墨顿时愣在原地,怎么弯来弯去,跑到别的书院来了? 白鹿书院也是京城除了稷下外数一数二的一座书院,还不时会请来稷下的夫子坐堂。 可这里不是稷下啊!难道是过了太久,记错路了? 此刻,这座建筑已是被围得人山人海,放眼望去都是前来白鹿书院参加考试的书生。 书箱之间互相摩擦,发出沉闷的木头碰撞声。 林子墨不由得将目光投向四方,发现隔壁一处不起眼的偏门中,有着与其完全不符的人流通过。 原来如此…… 他也跟着走了进去,一刻钟后,他直达林荫后的一处半圆形拱门前,看见那些考生一个个消失在其中。 石拱门上有莫名的力量,让人看不清里面的情况。 林子墨试探性地向前伸出一脚…… 转眼间,周围被嘈杂充斥。 这里云雾弥漫,唯有中心立着一处木屋,宛若与世无争的人间桃源。 “不愧是夫子的手段……此地,甚是神妙啊!” “听说……陶先生前几年才举荐了一落榜考生?” “嗨,可不是吗!这位陶先生就和他所教的书画课一样……为人极为随性,就连举荐这种事也完全看眼缘!” “哎,这风格……不愧是稷下夫子!你说,这等好运咋就没落在我们身上啊!” …… 大多数落榜的书生都彼此认识,他们成群结队地攀谈着,但在彼此的心中,都暗藏着一丝竞争之意。 毕竟即使是稷下学院的夫子,十年内也只有三个举荐名额。 得者成龙,败者成虫。 林子墨在一旁静静听着书生们的交谈,也是得到了一些极为重要的信息。 比如:这位陶先生似乎是位教书画的夫子。 他也试着想要去前面看看,却被由书箱组成的城墙给直接挡了出来。 入目之极,全是神态各异的书生。 不过下一秒,他们忽然安静了下来,双眼不约而同地朝着前方看去…… 紧闭的木门忽然被从里推开。 “陶先生要出来了!!”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,这处云间小院一下便热闹了起来! 就跟接受过训练的士兵一样,所有人都面色一变,侧着身子向前挤去! ‘乒乒乓乓’的书箱碰撞声不绝于耳,林子墨眉头一皱,退至人群后方…… 门被完全打开了。 从中走出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。 他穿着一身灰色的贴身儒袍,面容温婉如玉,眉如新月,身姿挺拔而优雅,给人一种超脱凡尘的感觉。 “这少年真俊俏啊……” “这就是陶先生?果然样貌不凡!” 人群的议论声中,林子墨也眯起眼,不敢相信。 这位陶先生这么年轻!? 按影视剧的套路,如果他真的是眼前的这位少年,那没准是什么老头特意变化成这样的! 毕竟改头换面之法,对于夫子来说也就一句话的事。 “你们!都围那么近干嘛?别踩到菜了!”少年忽然出声呵斥。 众人闻言连忙后退,远远避开近处的菜园。 接着,在众人的疑惑的目光中,他竟是抄起了一旁的大号锄头,自顾自地翻起地来…… 书生们的心中固然有众多疑问,但谁都不敢率先出声。 近百号人就这样看着少年翻土、撒种、施肥…… 直到一个时辰后,少年才终于停了下来。 他拉出竹栏将菜园围上,便走入了房间,‘啪’的一声关上了木门。 “这是什么意思,难道陶先生变了主意,不收人了?” 渐渐地,考生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,毕竟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。 夫子们的性格各异,但不管有多不合理,他们这些来求举荐的都只能照盘受着。 几分钟后,木门再度打开,但这次走出来的,却是一位男人。 就跟那少年在突然间长大了一般,他大约三十岁左右,正值壮年,面容俊朗,眉宇间透露着淡淡的书卷气,身姿挺拔如一棵青松。 身上穿着同样简朴而不失文雅的淡灰色儒袍,手中握着一卷黄纸,腰间则是系着一块玉佩,玉质温润,光泽柔和。 “陶先生出来了!” 这一次,人群中有人惊呼,不再质疑。 “陶先生!学生对您仰慕已久,对书画之道颇有兴趣,这是学生今年所做的拙作,希望您能不吝赐教……” “陶先生!学生偶得一份世间难有的大家字画,已在家中备好酒好菜,还请您移步一观!” …… …… 同一时间,众书生空着的双手忽然多出了各种各样的字画,他们一拥而上,将那位走出门外的身影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。 见此情景,林子墨面露惊色,满头大汗。 自己穷书生一个,从北凉万里而来,能安全到这里都已经不错了,哪里还拿得出什么大师名家的字画…… “你们都是来求举荐的?” 这时,一道中气十足的男声压住了人群的骚乱,想来是那位先生说话了。 “可以。” 陶先生两字,让在场的所有书生眼中杨起狂喜。 但,他忽然环视了一圈面前的考生,缓缓伸出一根手指: “不过,我只举荐一人。” 旋即,陶先生便将手中的那卷黄纸递给了身后的少年,让他张贴在了后方的门檐上。 黄纸长约一米,空空荡荡。 “既然你们都喜欢书画,那今年便以它为题,做一句诗吧。” 说着,他忽然抬头望了一眼天空: “小万,你看着他们,别让他们踩到菜园子了,我要先回书院一趟,未时回来。” 向那位少年稍微叮嘱了一句,陶先生便匆匆迈步向门外走去,途经的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,互相挤得歪牙咧嘴。 “以‘书画’为诗,这可不好做啊……” “距离未时不到两个时辰,还必须做出一首佳句,简直难如登天!” “唉,这也不比院试简单多少啊!亏我还特意准备了这么名贵的……” 待先生走后,书生们都炸开了锅,有的甚至已经拿起书本翻了起来,眼中尽是焦急之色。 林子墨则是乐了。 俗话说‘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做诗也会吟。’ 更别提在他得到了系统奖励之后,简直就是一座人形的书库! 以书画为题…… 林子墨在脑中快速搜索,很快,他的嘴角悄悄勾起。 …… 未时,陶先生从后方的石拱洞中出现。 “小万,我回来了。” 醇正温和的声音中,少年将厚厚的纸摞交给男人。 “那便看看吧……” 陶先生轻语一句,竟是直接当着众人的目光,饶有兴趣的翻看起来…… 在场的书生们全都眼含热切地望着男人手中的那叠黄纸,渴望被多看上哪怕一秒。 一张又一张黄纸被他放在了左边闲置的竹椅上,每次都引得众书生随之看去,一阵心惊不已。 “书声传千里,画意满乾坤……” “书画传心意,笔墨写春秋……” …… “这些倒还不错。” 陶先生翻看的速度很快,不出一分钟,便将黄纸便在竹椅上堆成了一摞,直到他拿起了最后一张。 “飘若浮云,矫若惊龙。?” 当陶先生念出这短短八字,头顶忽有天音震荡。 “铛——” 霎时间,书生群中,惊呼声此起彼伏:“天啊,是仙钟,仙钟现世了!” “仙钟响了!是超越了世俗之物,上上之品的绝句诞生了!” 钟声停,金光自天而降,分为两道,一道落在那页黄纸上,一道则是落在了人群中。 “看,是他!!” 林子墨周身被金光环绕,在一众书生中显得极为显眼。 他也没想到,这出自《晋书》的四言句竟然会引来如此大的反响! 林子墨抬头,仰望着那头顶只露出一半的金钟。 这便是记忆中提到过的佳句问世时才会出现的异象吧。 此时的身体除了有些暖洋洋的感觉之外,倒是没有其他变化了。 “看来这次的胜者,已是显而易见了。”陶先生抬头看向天空,笑道。 “先生所言极是。” 众书生无人敢有怨言,仙钟一响,十年都难得见一次的奇景!连上天都在此作证,他们不得不服。 “能引得仙钟现世,林兄大才!” “佩服!佩服!是我等技不如人了……” 书生们陆续经过林子墨的身边,纷纷抱拳一礼,脚步匆匆地离开了。 陶先生这里是没希望了,趁着现在还有时间,他们或许还能去其他先生那里碰碰运气。 人群消失后,金光也逐渐散去。 “你叫林子墨?”陶先生看着黄纸背面的名字。 林子墨躬身点头,直抒来意: “学生自北凉而来,却因脚程延误,不幸错过了大考,所以想找先生讨要一个举荐的名额。” “北凉?” 话到这里,陶先生那张一直都古井无波的面容不由得多看了一眼:“那里倒是很多年没有出过读书人了。” “跟我来吧。” 林子墨紧随而上,进到了木屋之内。 屋中的构置极为简朴,只有一张桌案,一个书柜,以及一些摆在桌上的字画,除此之外,连张床都没有。 不知什么时候,那位被称作小万的少年端着一个盘子,将一块白玉做成的令牌呈了过来。 林子墨下意识地接过,随后眼神一凝,不敢置信地盯着上面龙飞凤舞的“稷下”两字。 这不是稷下书院弟子才有的令牌吗?! 林子墨突然被一双眼睛盯住。 那双眼睛似乎要将他刺穿,莫名的压力让身子忍不住地颤抖。 所幸,陶先生的目光只持续了一瞬便收了回去。 “举荐就不用了。” “明日你拿着它,直接进京城中的书院找我便是。” 音落,陶先生和少年的身体竟同时变得虚幻,连带着整座小院一起消失不见。 “这令牌……” 林子墨刚想追问,抬头一看,面前已是空无一物。 “?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