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泰说完了之后缓缓的转身,看着从屏风后面刚刚走出来的王老头儿。 王老头也朝着他看了过来。 两人几乎是不约而同的笑了。 两人各自有各自的心思。 李泰想要借着世家的力量来做最后的一搏。 他自己的势力实在是难以做大事。 王氏则是想利用李泰的身份来搞事,他对李泰能不能成不关心,只要有了李泰造反。 不管是生还是死。 李世民的名声就将彻底的跌入低谷。 到时候四方的质疑声就全部会出现。 他们就能从容的有喘息的机会。 若是李泰成了也无所谓,毕竟李泰根基浅薄,登基了也不过就是他们手里的提线木偶罢了。 本身这些东西不能叫做决战。 也不过就是试探。 试探下李世民的底线和警告下李世民。 王氏根本就不会参与进来。 谁知道中间出了李承乾那么一个不要命的疯子。 他什么都不管。 什么东西都不顾及。 上来就是一通杀。 完全打破了他们一切的部署。 清河崔氏已经给了他们最后的通牒,若是还不能解决就要给李承乾和盘托出这件事的真相了。 太原王氏就这样被推出了前台。 被迫的要和李承乾打擂台。 本身的试探变成了决战。 直接把太原王氏逼到了墙角上。 就只剩下了一条路。 那就是李泰登基。 所有的一切都是万事大吉。 不然就是灭顶之灾啊。 李泰看着眼前的王老笑呵呵的开口了。 “王老。” “这次全靠王氏了。” 王老头此时眼神闪烁的开口道:“还希望殿下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承诺。” 李泰则是信誓旦旦的开口道:“那是自然。” 王老头郑重的朝着李泰点点头。 随后朝着远处就走了出去。 李泰则是看着王老头的背影露出了嘲弄的微笑。 忍不住轻轻的开口呢喃。 “本王乃是李氏的子孙。” “本王是做皇帝。” “本王想做的是天子。” “不是你们的提线木偶。” “本王答应你们的一定会做到。” “王氏一定会青史留名。” “后人也一定会记得王氏。” 接着他默默的转身朝着自己屋子里走去。 东宫! 李承乾靠着床头在看着手里的奏折,一边随意的翻阅一边看着 两人谁都没有出声。 程知节额头已经有了细密的汗珠。 根本不敢看李承乾。 完全没有平日对李世民的那种玩世不恭。 过了不知多久。 李承乾才缓缓的将自己手里的奏折放下来,不咸不淡的抬头道:“卢国公今日来孤这里是有什么指教嘛?” “莫非是对孤打你的一鞭子心怀怨恨嘛?” 程知节此时急忙就跪在了地上! 他十分严肃的开口! “微臣不敢!” “微臣是来给殿下请罪的。” “也是来自辩的。” 李承乾则是忍不住嗤笑道:“自辩?你要在孤这里自辩什么?那些士兵不是你麾下的?没有你的兵符,他们能调动?” “还是说你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兵调动了?” “还是说当日你不在现场?” “你要辩驳什么?” “你真当孤是傻子嘛?” 程知节急忙低头道:“启禀殿下,微臣擅自调兵确实是死罪,只是微臣要辩驳的是另外一事。” “微臣虽乃崔氏女婿。” “但始终都是陛下的臣子。” “始终都是大唐的臣子。” “从未想过背叛。” “还请太子殿下明鉴。” 程知节说这个的时候冷汗都下来了。 他在李世民面前是敢稍微放肆的,但是对李承乾他可是不敢的。 李世民情绪是稳定的。 李承乾的情绪可不稳定啊。 要是突然坐起来就是一刀。 自己找谁说理去。 而且他坚信李承乾是能干出来这样的事。 李承乾则是好笑的摇头道:“父皇曾说过,若是想看清一个人,不要看他说什么,要看他做什么。” “你说呢。” “卢国公?” 程知节立马就俯首道:“还请太子殿下吩咐。” 李承乾则是淡淡一笑道:“孤听闻清河崔氏的崔老太爷要进宫了。” “你接接吧。” “不过半个月实在是太慢了。” “十日!” “十日内孤要见到他。” “毕竟朝廷的兵马调动也就十日左右就能到清河。” “你说呢?” 程知节急忙俯首道:“微臣明白。” 李承乾则是随意的摆摆手道:“你替孤告知崔老太爷。” “想好了再来。” “孤平日里比较忙碌,见他也就只见一次。” “挑点孤感兴趣的。” “微臣明白。” 程知节急忙站起来就朝着外面走去。 杜荷此时从一旁一边收拾奏折一边好奇道:“殿下,十日?崔老太爷已经八十一岁了,十日来能受得了颠簸嘛?” 李承乾则是脸色不变道:“死在半路上更好。” 杜荷则是深呼吸了一口气道:“殿下,清河崔氏来必然是来服软的,架子颇丰,一次怕是难谈出什么结果吧?” “您就不怕他狗急跳墙?” 李承乾则是拿起来自己手里的茶杯喝了一口,伸了个懒腰好笑的开口道:“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,谁肚子里有什么,大家都明白。” “崔老头八十多了,那是个老妖精。” “他知道孤要杀鸡儆猴。” “孤要震慑天下世家。” “他也知道。” “清河崔氏不是孤准备杀的鸡。” “所以不会跳墙的。” 杜荷则是更加疑惑道:“可若是轻飘飘的放过崔氏,那您做的这么多事岂不是白做了?” “不管是要什么,崔氏还是崔氏啊,世家还是世家。” “并没有变化啊。” 李承乾则是微微眯着眼睛看着杜荷道:“孤要土地。” “天禧十分地。” “世家独占七分。” “百姓才占三分。” “有了贞观豆固然是好事,可最后都在人家土地里种着。” “到时候人家拿走多少。” “要收多少租子。” “还不是人家自己说了算?” “清河崔氏天下大族,只要能将八成的土地要出来,将他们的佃户重新编入户籍,清河周围等地才算是彻底的能推广贞观豆。” “这才是孤想要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