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” 汝南第二句诗念出来时,群臣百官们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,钱塘湖的景象更加生动了几分。 如果说第一句就像是素描出了钱塘湖的景色,那么第二句就如同上色了一般,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! “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” 汝南一口气把最后两句诗念完,已然是屏住了呼吸,眼中异彩涟涟。 不仅仅是她,满朝文武包括皇子公主们,都陷入了针落可闻的沉寂之中! “这怎么可能?!” 李泰内心已然是惊涛骇浪,久久没法言语。 他万万想不到,李祐居然真的拿出了一首诗,而且还是一首足够轻松吊打他的诗! “好!” 就在这时,沉默中忽然响起了程咬金的大嗓门,同时还在给李祐“啪啪啪”的拼命鼓掌。 一旁的李靖从震撼中回过神来,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:“你说说,是好在哪里啊?” “额……” 程咬金一下子就卡壳了,他一个大老粗又不擅诗文,还真不知道好在哪里。 “行了,别继续丢人现眼了。” 李靖差点想捂住面孔了,有这么个同僚实在令人无语,而程咬金看见满朝文武都将视线聚集过来,不由得也急了。 “我就想给楚王殿下捧捧场而已……但说真的,虽然我一个大老粗不知道好在哪里,可这还是少有的让我一听就明白的诗,光是 听听都感觉好像看见钱塘湖了!” 程咬金这话居然意外的让很多人下意识的点头,程咬金话糙理不糙,正是说出了《钱塘湖春行》的精髓! 如此形象生动,又粗浅易懂的优美描写,即便是不读诗书之人,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妙。 实在是难以想象,这是楚王殿下只靠古籍上的描述就能写出来的诗! “好!” 突然间,一模一样的赞叹声,从李世民口中传出。 李靖和程咬金都愕然的看过去,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,李世民却完全不以为意,满脸都是赞赏之色。 “钱塘湖周边,可真有一座孤山寺?” 面对李世民的问话,见多识广的孔颖达站出来道:“回陛下,钱塘湖边确有一座孤山寺,不过在武德年间,那还叫做正见寺。” 李世民点点头,神色间对这首《钱塘湖春行》的喜爱之色,已经完全掩盖不住。 “此诗一出,其余咏春诗顿时索然无味啊!” 听到李世民如此盛赞,全部人的脸色都变了,这才是真正的钦点,已然钦点了本次的诗会之王到底是谁! 这下,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禁再次看向一脸淡然的李祐。 明明写出如此好诗,居然像是没事发生过一样,如果换成其余人,那肯定早已因此而欣喜若狂了! 想到这里,众人不禁佩服起李祐的养气功夫,还真的是沉得住气啊。 “这不可能!” 也有像是李愔那样浑身颤抖,无论如何都不想相信 的人在,但他的声音,很快就被李丽质的大呼小叫遮盖了。 “皇兄果然最棒了!” 襄城和南平虽然显得很矜持,但也目露欣慰之色,不过很快李丽质就被长孙皇后皱眉呵斥了:“长乐,教你的礼仪都忘了吗?” “哦……” 李丽质吓得蔫吧了下来,只是就连长孙皇后自己内心,都很不是滋味。 自己这女儿真是……明明高明和青雀才是你同父同母的皇兄,你却居然完全去给李祐助威? “慢着!” 就在这时,李承乾低喝一声,打破了这股气氛。 他和李愔一样,难以置信的看着李祐,这个明明过去从未表现出任何诗才的李祐,凭什么就能一鸣惊人?! 这根本就不合常理! 李承乾是万万接受不了,自己竟然被李祐这样的货色在这方面压倒,只不过他表面上伪装得比李愔更好一些。 “对了,我不是还有一个杀手锏吗!” 突然,李承乾想起了什么,面色一喜。 “高明,你想说什么?” 李世民挑了挑眉,就听李承乾说道:“父皇,儿臣认为现在认定《钱塘湖春行》让其余咏春诗索然无味,还为时过早。” “哦?”李世民问道,“莫非你还有什么能够与之比肩的佳作不成?” 毕竟李承乾是自己定下的太子,也是自己与长孙皇后的结晶,所以李承乾也能这么牛逼的话,李世民倒是并不排斥。 “正是,”李承乾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道,“儿臣 恰巧有一首诗,完全不逊色于《钱塘湖春行》,名为《春雨》!” “《春雨》?” 李祐多看了李承乾一眼,不过这个名字还挺常见的,说不定是刚好一样罢了。 然而事实证明了,李祐还是太高估李承乾的下限了,因为下一刻李承乾就从怀里取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筏,交给了台上的下人。 “日,这纸筏超级眼熟啊!” 李祐不知道该吐槽什么好了,只是似笑非笑的看了李承乾一眼。 在自己这个正主面前拿出《春雨》,怕不是没死过啊? 这真的是我明明没打算怼你,但你却逼我暴打小朋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