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谁说重塑货币,是为了逼他们交出囤钱这点渺小的目的了?那只是顺便的附带作用而已!” 面对魏征的质疑,李祐语出惊人! “什么?!” 就连魏征都被惊得后退一步,那等能将全天下所有中上层阶级尽皆算计其中,制造出难以想象规模的货币流通与资金池,居然还只是顺带的而已? 那重塑货币的真正功效,又将何等惊人啊!? “楚王殿下,您到底……” 萧禹张了张嘴,李祐已经气定神闲的说道:“所谓的重塑货币,真正的意义在于对货币的重新洗牌,以此达到无中生有的效果!” “重塑货币当真能够凭空生钱么?”李世民皱眉问道。 不仅是李世民,几乎全场所有人都望了过来,脸上也已经不再是当李祐说胡话的神情了。 “当然,”李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解释道,“目前我们大唐所用的开元通宝,计算金额的时候,最重要的两点就在于重量和数量,这也是做文章的关键之处!” 开元通宝是唐代的第一种货币,也是发行量最大、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,其质量合理,通货控制得当,钱币做工精美,深受百姓们的喜爱。 https:// 而李祐所说的重量,即使是指一般的开元通宝每文重一钱,每十文重一两,每贯……也就是一千文文钱则重六斤四两,每文重二铢四丝,折合质量约4克左右。 从这里就能看出,开元通宝的计量方式与数量和 重量都息息相关! 并且从唐朝开始,大唐就采用新的度量衡,一两改为40克,而并非过去的以二十四铢为一两的二十四进制为标准了,因此十钱为一两的新的十进制度量衡便由此产生。 随着二十四进制的铢两制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,钱币的实际重量也不再以锱、铢、两的二十四进制去计量,而是开始以厘、分、钱、两的十进制去计量。 开元通宝,径八分,重二铢四丝,即是一文钱,每十文重一两,一千文重六斤四两。起用这种新衡制换算非常便利,很适合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,也成为唐代以后各代铜钱的标准! “这上面还能怎么做文章?” 只不过在李祐解释了之后,群臣百官都反而更加的茫然了。 “很简单啊,”李祐淡然一笑,“目前开元通宝的主要锻造材料,乃是青铜、白铜,这两种材料说贵不贵,但也绝不便宜,能使用这两种材料当货币,正说明我大唐的国力昌盛。” “而众所周知,黄金和白银都是所谓的硬通货,只可惜在大唐,黄金和白银目前都非常稀缺,所以一定程度上代替其价值地位的,乃是塑造货币的铜料!” 货币体系能够流通起来,是因为货币被赋予了其原本不具备的价值,那么衡量这个价值的对比标准,在古代一般是黄金或者白银。 因为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,本身是具备无比优越的保值能力,在 后世就展现出了其卓越的避险功能。 当世界政局和经济不稳、尤其是发生战争或经济危机时,各种普遍的投资工具如股票、基金、房地产等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,即便如此这时的贵金属的价格仍能维持不变甚至稳步上升,保持了资产的价值! 而且这还因为贵金属能对抗通货膨胀,也不易崩盘,在一些极端的情况,国家的货币通货膨胀严重,唯有贵重金属会随着通货膨胀而上升! 换句话来说,就是贵金属抵消了通货膨胀的损失! 不过因为古代的开采能力不行,所以贵金属的产量很低,目前一定程度上代替这一职能的金属,就是构成货币的铜了。 从唐朝开始流通开元通宝就能看出来,随着当前时代的富裕程度,开元通宝的构成成分一直都在变化,铜的纯度与含量也是随之增高和降低,导致开元通宝有了很多个版本。 “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也很简单了,将青铜和白铜,逐渐过度为紫铜,甚至是铁和铅,再根据其重量来调整改变大小,如此一来就能在既不缩小面值的情况下,又能以原有的铜料制造出更多的开元通宝!” 群臣百官们都已经听呆了,目瞪口呆的看着握紧拳头的李祐。 “只要其中的细节部分把控得好,不无脑增加货币数量,以及分配延长其替换周期,就能在货币几乎不会贬值的情况下,对钱进行无中生有的操作——也 就是凭空生钱!” 原本李祐其实还有另一个办法,那就是由朝廷建立银行,甚至是发行纸币。 可一来这两种举动,都必须要朝廷具备非常强大的信用与公信力,才能完成这种新体系,而目前毫无基础的大唐朝廷,就算想做,规模也绝对做不大,根本没有老百姓会放心的存钱! 二来这个方法,也无法配套李祐后续坑李泰的计划,并且重塑货币的这个行为,本身就是在为朝廷积累信用和公信力的过程,有了这个做铺垫,日后的银行和纸币流通才能更顺利! 因此,李祐目前才会选择重塑货币之法,而他讲完之后,太极宫内鸦雀无声!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