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而且这份无节操的风范,为何让我感觉到这么熟悉?总觉得貌似在哪里见过啊,并且还是经常都能见到的那种……” 李祐不禁陷入到了沉思之中:“估计这可能是我的错觉吧,毕竟在如此有操守的我的身边,又怎么可能会天天有个毫无节操之人?” 正在此时,老百姓们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了他们,却像是因为敬仰的缘故,所以始终隔着几米距离没敢对着李祐和李世民挤上去。 李世民见状更加得意,出列微笑道:“朕……” “太子殿下!” 民众们激动的声音,早已先一步淹没了李世民的话语。 “终于见到您了!太子殿下!” “是货真价实的太子殿下啊!和画像上长得一模一样!” “不对,明明更帅了!不愧是太子殿下!” “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太子殿下吗?我终于见到太子殿下圆梦了!” 听着百姓们一个个热情的叫喊,李世民的笑容僵在了脸上。 李祐也有点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,总觉得明明自己没来过定州,定州的老百姓们却如此的热情,稍微感觉有些奇怪呢。 只是李祐很快就想明白了原因,毕竟他的李氏产业早已覆盖了大唐的大江南北,当然也包括了定州,而李祐做过的许多事情,同样拯救了天下苍生,自然还是包括了定州。 可以说就算是李祐有心无意,但定州人民的生活,也都还是因为李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 变化! “太子殿下,您要到草民家中坐坐吗?草民定会全力款待您的!” “殿下也来草民家中吧!您在饥荒和天花时可是两次救了草民全家啊!” “太谢谢您了太子殿下!托您的福,现在的日子都过得比以前舒服多了!” 老百姓们由衷的感谢皇室作为,这本来应该是让任何当权者都心生暖意的场景,然而完全被排除在平民间的七嘴八舌声音之外的李世民,笑容却逐渐消失。 好……好尴尬啊! 一回想起自己刚刚还误以为是自己被认出来了,甚至热情的想出列说点什么,李世民就有生以来第一次想找条地缝钻下去。 而且这算是怎么回事? 他一个堂堂的大唐天子无人认识,可一个太子却早已家喻户晓了!? …… 次日,李祐刚一起床来到军营,就见到先前还在床上歇息的李世民,连靴子都没穿的就光着脚走出了门外。 “见过父皇,”李祐行了一礼,“话说父皇您不冷么?” “哈?” 李世民吃了一惊,这才发现自己连鞋子都没穿,立马折回去穿鞋了。 “殿下,昨天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啊?” 一旁有偏将见状担忧的问道:“昨日陛下一回来,就显得有些神思恍惚的模样,精神貌似也差了许多,难道是陛下在挂念着长安?” “可能是吧……” 李祐抽了抽嘴角,他大概能猜到是什么原因。 无非就是昨日那被平民百姓们天差地远的差别 对待,已经严重的打击到了李世民,让他一时半会都没能缓过劲来。 这时李世民才堪堪出来,李佑想了想还是道:“父皇莫不是龙体有恙?需要休息一番吗?” 李世民咳嗽一声,道:“哪有的事,只要见到你,朕就算是身体不适,那也是即刻全好了。” 李世民一边说着,一边牵着李佑的手进入临时行宫内,还同时命人准备餐宴。 “阳杰,你还没吃早饭吧?等下与朕一起用膳好了。” “多谢父皇,那个……” 李祐犹豫了一下:“父皇,其实关于昨天的事情,主要是因为《大唐日报》和剧场等全国性事宜我都多有参与,所以老百姓们才会对儿臣眼熟很多,绝不是他们心中没有父皇。” “朕明白的,”李世民淡淡道,“你也太多心了,朕岂会是这样小肚鸡肠之人?” “哦。” 李祐点点头,也正因为知道李世民并非小肚鸡肠之人,所以李祐和李世民相处的模式才会越来越随便。 只是上句话的话音还没落下,李世民就又补充道:“对了,下期《大唐日报》给朕做个访谈吧。” 李祐:“……哦。” “还有,记得找最好的画师,附上朕的画像。对了,朕记得你的那个什么写实流派就不错,记得把朕画的像一些,又不能失去威严之气,要印在《大唐日报》最显眼的地方。” 李祐:“……好的。” 吩咐完这些话之后,李世民脸不红气不喘 ,仿佛刚才疯狂要求曝光率的人不是他一样,直接就转换状态和李祐商议起军情来。 李世民拉着李佑走到挂着的地图前,指着地图道:“朕想了许久,准备差一将从莱州走海路,从海上登陆进逼高句丽,阳杰以为怎么样?” 李佑想了一下,急道:“这样不行!” 李世民奇道:“这是为什么?” 李佑想起在历史上成吉思汗的儿子,那个元朝皇帝忽必烈,曾经率大军走海路,去征服日本,结果还没登上日本就被风浪将大军全部掀翻了。 虽然现在走的是黄海,但风险确实也在,而且目前的战船水平远不及元朝,这风险能不冒就不应该冒。 毕竟李祐一向是不打无把握之仗的,大军又怎么能冒无谓的风险? 李世民的这个想法虽好,却没想到细节处。 “儿臣以为,不需要两路大军,也同样可以将高句丽拿下,那又何必费时费力的去走海路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