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四百零一章 戴玉农在行动(1 / 1)

第四百零一章 戴玉农在行动 这场宴席,足足持续了四个多钟头。 直到时近凌晨,酒足饭饱,摇摇晃晃的八人才相继离去。 回去的路上,叶少鸿蹭了郑耀先的专车。 在行进的过程中,郑耀先一边开着车子,一边和叶少鸿闲聊着。 “我听你的意思,不太愿意和王天风过多接触啊。” “有什么问题吗?” 不得不说,郑耀先的感官是敏锐,席间叶少鸿短暂一瞬的犹豫,都没有逃过郑耀先的双眼。 只是当时席间人太多,他没有表露出来罢了。 现在众人分别,车内也只剩下了他们两人,郑耀先才问出了心中疑惑。 “确实有一点。” “虽然只是初次见面,短暂接触,可我也大概分辨出了他的性格。” “王天风……不对,应该叫五哥。” “五哥这个人吧,行事太过偏激,我担心和他接触太多,会给自己招惹来麻烦。” 面对郑耀先,叶少鸿就不用藏着掖着了,虽然他也知道,王天风和郑耀先的关系不错,要不然今天晚上,郑耀先也不会把王天风带过来。 但论及关系亲近,叶少鸿相信,他和郑耀先应该更深一些。 而且郑耀先还是他的“引门师父”。 叶少鸿就更不会隐瞒了。“嗯。” “你这话说得倒是不错。” “天风……呸,老五这个人吧,还是有些真本事的,他也是纯粹的爱国者,就是这性格有些缺陷。” “要不然的话,以他的资历而言,不可能到现在为止,还是后勤部门的一个副科长。” 郑耀先一手掐着香烟,一边开车,一边做出了肯定的回复。 随后。 他的眉梢一挑,又是转身向着叶少鸿看了过去。 “说真的。” “席上你给几位老哥哥、老姐姐都送了礼,也算是发了一笔小财。” “那我的呢?”“你可别说没有啊,你说自己只有十八支磺胺,这话说出来,除了小八建平那憨货,我们几人可没有一个人信得。” “只是都不愿意拆穿你罢了。” “我们这关系可不比他们远吧,你给几位老哥哥、老姐姐都送了礼,我这里你也不能少啊。” 郑耀先需要用到磺胺吗? 肯定不需要啊。 所以他没有在席上和陈平安、纪承平几人争夺。 因为他很少出任务。 而金陵特务处总部的医疗室内,也长期储备着磺胺,所以他才没有张口讨要。 但现在不同了。 车上只有叶少鸿和他两人,郑耀先还有这红党的隐藏身份,磺胺又是可以救命的良药,现在有机会获得,还不会被他人知道,郑耀先哪怕是为了防患于未然,他也不会放弃的。 “哼,我就知道,肯定逃不过你的魔掌。” “早就给你留着呢。” “郑科……不对,六哥,跟你说实话吧,我手里一共有四十八支磺胺。” “都是前两日,李云龙与何坚两人,从沪上那些贪官污吏、汉奸卖国贼的家中盗取出来的。” “除了今天晚上送出去的十六支外,你需要多少,跟我报个数,我过几日就让人给你送过来。” 现在的叶少鸿和郑耀先,关系已经亲近到了极点。 为什么这样说呢? 因为他们彼此,都已经大概猜到的对方的身份。 之前他被郑耀先用计,调出金陵城的时候,叶少鸿就已经猜到了郑耀先的目的。 想要独占那两条药品走私渠道。 这事,郑耀先做得确实有些过分了。 但这次叶少鸿回来,却是绝口不提那两条药品走私渠道,以郑耀先的聪慧,他岂能猜不出,叶少鸿已经对他的身份有了些许怀疑。 但叶少鸿什么都没做。 依旧还是如同往常一般地和他交心亲近,郑耀先在感动之余,也有了将他吸纳进组织的想法。 只是这事吧,关系重大,郑耀先不好轻易做决断罢了。 他还想继续观察考量一些叶少鸿。 今日的讨药,虽然看似随意,其实也是他的进一步试探,就看叶少鸿会如何应对了。 还好。 叶少鸿的回应很给力,也没有让郑耀先失望。 “好啊。” “原来你才是隐藏起来的大财主啊。” “三十二支可以救命的磺胺,我也不多和你讨要,你找个可以信任的人,先给我送来十二支吧。” “没问题。” “过两日,我让于曼丽回来一趟,她是我的枕边人,你也见过,是可以信任的。” 从始至终,郑耀先没有跟叶少鸿提过报酬或者金钱,叶少鸿也没有张口询问。 他们就好像是在述说一些平常小事一样。 这一番话语过后,郑耀先又向叶少鸿提起了金陵城内最近的动向。 按照他的说法,委座已经开始联络各地的实权军阀了。 淞沪会战,已经不可避免。 同时。 郑耀先还向叶少鸿通报了一个消息。 这一次为了应对国战,老头子可是下了大决心,他不仅给各地的实权军阀许诺出去了很多的利益。 他还在国府内部,向各个实权派官员透露了一个讯息。 只要他们愿意抗战,那老头子委座,就会给予他们组建部队的权利。 戴玉农为什么会在这个关键节点,离开金陵总部,前往沪上啊? 就是因为戴玉农从老头子那里获知到了这个消息。 他想借此来扩大自己的权利。 扩张特务处的势力。 戴玉农这次前往沪上,亲自面见沪上黑帮三巨头,也是想依靠他们的力量,组建自己的队伍班底。 队伍的名字戴玉农在出发之前都想好了。 就叫忠义救国军。 为了筹措这股独属于他的部队力量,戴玉农不仅会在沪上附近,招揽人手。 他还会在特务处的各个科室,各个地方站点调配人手,填充到忠义救国军的指挥系统当中去。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就算他郑耀先不会被调离金陵总部,像宋孝安、赵简之这样的中低层军官,也会被抽调出去。都会投入到淞沪战场当中。 老八张建平,恐怕也会前往沪上。 一战过后,不知道最后会有几人身死,几人活着。 听到郑耀先提起此事,叶少鸿的面色也渐渐沉重了下来,他知道,这一次国战,国府的投入很大。 戴玉农的投入也很大。 淞沪会战结束后,原特务处的人手力量,直接折损过半。 可戴玉农不吃亏啊。 借助着国战的契机,戴玉农开始在全国各地大肆开设培训机构,短短几年的时间,军统局就发展成了一个庞然巨兽。 等到抗战结束之时,军统局的人手,已经从抗战初期的五千余人,发展到了接近十万人。这还不是最恐怖的地方。 最恐怖的是。 抗战结束的那一年,戴玉农可以直接调配的武装队伍,居然达到了三十余万人。 多么恐怖的数字啊。 抗战结束的戴玉农,他手里掌握的力量,已经庞大到了,足以位列国府所有高官前五的序列。 这也就难怪,以往在处座面前伏低做小,向来以学生自居的戴玉农,后期会发展到企图和委座分庭抗礼的地步,最后又撞山而死了。 都是自己做的啊。 他起了不该有的心思,也动了不该动的念头,还付诸了行动,他能活下去才怪呢。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